中国新闻周刊:教授要为真正的弱势群体奋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10:37 中国新闻周刊 | |||||||||
作者:薛涌 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教授最近发表公开信,拒带研究生。他的主要理由,是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覆盖的科目太广,削弱了专业偏向,使一些在专业上有发展潜力的考生很难入围。为此他和其他教授曾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行政部门不予考虑。他觉得教师群体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他只有退避一途。
此论一出,媒体一阵喧哗。大家马上把贺教授和不久前因招不上自己想要的研究生而从清华辞职的陈丹青教授相提并论,并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中国研究生教育困境的表症。 其实,从笔者的角度看,贺教授的公开信并没有给北大法学院出太大的难题。如果在美国法学院,这几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比如一般美国的法学院,教授很少直接管招生事务。招进来的学生,也都是一色考标准化考试进来的,比起北大的考试来,恐怕更看不出个专业方向。当然考生申请材料中有推荐信等等非考试的内容。但由于法学院申请者甚众,很难想象教授会逐个亲自读。笔者也很少听到教授对录取的具体技术细节以这样激烈的方式抗议。 人家教授超然事外,自有其道理:教授很少自带硕士生。在这方面,法学院和一般的研究院没有太大区别:硕士生即使有指定的导师,也大多是名义上的,与博士生和导师的关系非常不同。一般的博士生,由导师手把手地教,从论文计划到最后论文提交,导师层层把关。许多教授连博士生选课的细节也过问。博士生入门,要导师自己挑。博士生毕业,要导师亲自将之推荐到工作岗位上。所以,美国的博士生,“家门”也十分重要。 与这种个人化的博士训练相反,硕士教育基本上是集团式训练。一大群硕士生被集体录取,教授根本不知道谁是谁。大部份硕士生没有导师,选课非常自由,只要完成学校指定的学业就毕业,甚至可以和教授彼此不认识。当然,硕士生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了实际工作的特别技能而读硕士,拿到学位后就找工作。另一种则是准备搞学术。对这些人来说,读硕士期间是给教授留下深刻印象、与之建立个人关系的良好时机。不少人靠读硕士被某个教授相中,不是投到该教授门下,就是被该教授推荐的其他学校的同事那里读博士。 所以,贺教授提出的问题很好解决:北大法学院应该改革,让教授不要挂名招硕士生。从贺教授的信来看,法学招生总数达110人。另外还有一个更实用的法律硕士,估计人数更多。这样大的“军团”,怎么可能实行导师制的个人化教育呢?说当导师也不过是挂名。为什么不弄得名实相符一些?象贺教授这样的导师,应该集中精力从现有的硕士生中物色自己的博士生,当然同时还应该考虑校外来的博士生。 至于入学考试博而不专的问题,笔者和贺教授的意见基本相反。研究生考试肯定有各种问题。但博而不专很难说触及了问题的实质。比如美国法学院录取的学生,大多数根本不是法学专业。实际上,美国的大学,很少在本科生有什么法学专业,你想招这样的专才也没有。于是,什么计算机专业、历史专业、经济专业、人类学专业等等的毕业生,都进了法学院。这样作自有其道理。法律是个很特别的门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微软的律师,是应该从本科就学法学才算“专”呢?还是本科读计算机或经济,然后拿个法学硕士更承职?在纯学术领域也是如此。以贺教授特别提到的法律史为例,从瞿同祖到黄宗智,这些对中国法律史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家,都不是法律专业出身。黄宗智甚至是在退休前十年左右才进入这个领域。道理也很简单。瞿同祖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司法和税收是地方官的最重要职能。黄宗智研究农业经济,户婚田土这类官司是躲不开的。一开始就从法学的门路接受训练,未必能对法律史有他们那样的体会。笔者以为,如果北大法学院能够从其他专业招一些完全没有法学训练的学生来读硕士,恐怕比从本专业招专才更能培养人才。入学考试也根本没有必要太专业化。只有看看学生一般的学术能力就可以。 笔者更以为,贺教授的信,无意中引导公众和媒体避重就轻,忽视了法学教育更迫切的问题。象北大法学院,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学生入学前的知识准备和训练,而是学生的“代表性”。也就是说,法学院的学生构成,能否反映中国人口的地域、阶层分布。法学教育不同于量子物理。你招量子物理的研究生,当然是谁有专业能力就录取谁。法学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专业能力也无法象量子物理那样界定。比如,农民和所有城里人一样,应该享受平等的司法保护。这就需要有足够能够理解他们、为他们所信赖的律师。如果农民子弟在法学院中的比例远远低于农民在人口中的比例,就很难想象农民会得到公平的法律服务。再如许多偏远地区,老百姓根本不说普通话。这些地区如果无法向法学院输送一定数量的人才,将来如何能够享受法律上的良好服务? 中国的读书人和教授,受科举和苏联式教育体制的影响还是太大,动不动就是考试、专业。大学的使命并不仅仅是专业,而且还包括对社会的服务。大学教育的公平,是未来社会公平的基础。那些在大学里缺乏代表性的社会阶层,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我们的教授,应该学会为这些人的利益奋斗。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