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政府在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9:35 东方早报

  作者:易宪容

  7月1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改革高层讲坛指出,在中国内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要改进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如何深化对中国内地金融机构改革的认识,而且要强调政府如何进一步在金融机构微观改革方面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如这次论坛的主题那样“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创新”。周行长以此为主旨,就政府应进一步明确金
融机构改革重组的目的、如何为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提供好的指引及内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重新定位,都做了十分有创意的阐述。而这个问题延伸开来,实质就是政府在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作用。

  可以说,就目前中国内地经济形势来说,无论是大的经济环境还是金融市场的经济环境,如何界定政府的职能,政府如何在经济改革及金融机构改革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应该是目前我们经济生活中的大问题,也是民众与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市场最近一系列的改革过程中,无论是证券市场还是银行体系,基本上是由政府所主导。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不仅提供改革所需求的种种资源,也提供了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所需要的法律制度。如政府对一些金融机构的注资,金融市场制度规则的制定与实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内地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的改革、政府职能的界定与改进往往跟不上经济形势,甚至于有些方面政府职能向计划经济回归。因此,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创新”为主题来讨论政府职能改进,应该是目前中国内地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的理解,一个市场扩展型的政府,它的基本职能是为市场提供制度规则,清楚地界定产权、保证合约有效履行及保护个人财产不受到掠夺。这是整个社会繁荣的关键。

  而法律制度的创立、政府政策的推行就是产权界定的不同方式。正如周行长所认为的,目前内地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彰,就在于公司治理的概念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明晰,就在于我国《公司法》尚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内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情况也是如此,制度规则不健全导致了在资产处置方面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处处掣肘。

  可以说,在目前中国内地的改革过程中,为什么许多改革并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效?为什么中国内地经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换会这样困难?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政府在制度规则的供给上不能够适应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就在于我们的经济生活还是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阶段。

  我们还应该看到,强调政府如何进一步在金融机构微观改革方面发挥作用,或强调政府在微观经济改革中发挥作用,并非是要求政府对市场行为渗透多少,或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多少———比如早些时候的宏观调控,不少方面往往都是政府对社会微观经济的干预(如规定企业利润率高低,关闭政府认为不合规的企业),而是政府对市场行为供给如何。微观经济实际活动不是政府要做的事情。政府在微观经济改革中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对制度规则的设立与提供,以及如何来协调这些制度规则。对一些具体的市场规则,不仅应该有原则性的指导,而且应该协调规则制定以保证不同利益关系之间的平衡。近年来,中国内地经济波动与投资过热等现象,既有对这个问题误解的方面,也有不能通过对不同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来达成利益平衡的方面。政府如果一有利益冲突与矛盾就参与其中,就成了利益关系的当事人。所以,政府职能改革在这些方面应该下大功夫。

  当然,产权的界定,不仅在于制度规则对利益关系的直接调整,而且在于一些经济生活行为标准的制定。比如,目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的就在于食品安全检测标准设立、执行、监督等方面,而这些都是政府要做的事情。特别是产品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更有义务向企业和民众提供相应的信息,以便民众与企业增加这方面的识别能力。

  也就是说,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其他经济领域,政府不仅要提供相应的市场规则,要提供各种各样的行业标准,更为重要是的要向社会与民众提供更多更科学的信息。比如目前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组织会对同一市场做出不同的判断?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从这个市场中不能得到同一的信息,特别是不能得到可靠权威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民众与企业对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判断自然是分歧很多了。

  因此,政府如何在经济改革中发挥更多的作用,目前最为基本的方面就是随着市场的变化向市场提供有效的制度规则,以及协调好这些制度规则所涉及的不同利益关系,并向企业及民众提供种种行为标准及更多信息,这样政府推出的制度才能有效实行,企业及民众也才能够作出更好的理性选择。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