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中国青年报:大学该如何应对学生贫富分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14:25 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高校不得按学生的经济状况安排住房,原则上有条件的高校要实现学生按班级住宿。(7月20日《新京报》)

  此前,扬州大学将未改造为公寓楼的宿舍专供贫困生居住,一年住宿费500元(公寓楼为1200元),学生之间的“贫富分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成为大学校园里贫富差距的集中体现。近年来,社会上各个家庭的经济收入逐渐拉开距离,与此相对应的是,按照学生的经
济能力,高校学生中明显地有三层人群:一是富裕型学生,二是贫困生,三是广大的中间层学生。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这种差异带到大学里,必然导致学生中出现贫富差距、优越感差距。而教育部下发禁令的目的就在于让贫富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社会阶层的分化,直接在大学校园里体现为分层。表面上,这种分层是经济差异、消费差异,实际上,已经涉及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甚至文化认同的危机。

  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以为,要让贫富学生和谐相处,强化大学的公共性和培育发扬大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当前是比禁令更重要的举措。

  在教育领域过分强调市场化的情况下,教育的公共性和专业性往往会被市场性和经济利益所淹没,对教育本身造成伤害。其结果是,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虽然增长和扩大,但是教育的个人支付成本越来越昂贵,同时,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范,教育品质恶化。要让大学生和睦共处,这是首先要改变的现实,恢复大学的公共性。

  其次,要发扬大学精神。一个高等学校若缺乏提升人的精神品位的理念做支持,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可悲的。大学是追求人生至善的“圣地”,是通过精神自由交流,提升人性的“精神之都”,而不是知识商店。近年来,由于物质主义泛滥和工具理性膨胀,教育对建构个体精神的价值日益黯淡了,漠视对崇高理想的培养。只有发扬大学精神,才能医治贫富学生之间的隔阂,这也是大学使命的体现。

  最后,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贫富学生即使不能成为朋友,也要学会宽容,彼此尊重、彼此善待的效果。

  社会分层在继续,大学校园的贫富差距也在继续,如何让贫富学生和谐起来,是时代和大学的共同课题,这并不是有了禁令就能解决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