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新京报:“麦莎”带给人类的警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20:19 新京报

  一场比台风“云娜”威力更强的台风———“麦莎”,8月6日凌晨从浙江登陆,气势汹汹横扫浙、沪、皖、苏、鲁、津,直扑北京,一时间,京城如临大敌。

  京郊4万人待命转移,17座病险水库空库迎汛,1000辆公交救援客车紧急待命,地铁做好了临时封站、短时停运的准备,卫生部门紧急发布汛期水污染预警……此外,北京市还调整成立72个防汛指挥部,全市动员防汛抢险队伍30万人,其中驻京部队3.5万人,专业抢
险队伍100多支。

  然而,就在北京全城严阵以待之时,“麦莎”却姗姗来迟,遂成强弩之末,从前日夜到昨天,北京只是飘了一些滴滴答答的小雨,那些暴雨、特大暴雨的预测全部落空。

  “麦莎”忽悠了北京,这样的现实让人们既高兴又泄气:高兴的是,防汛能力较差的北京因此避免了一次暴风雨之苦;泄气的是,我们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动用了那么多紧急措施,结果却迎来了一场疲软的台风,打了一场没有对手的“战争”。

  仗还没开打就结束了,为“麦莎”而进行的全力准备也白费了,但是,这样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值!

  气象灾害变幻莫测,依照现有的技术,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预测准确,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把事情想象成最坏,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把灾难的危害降到最抵。

  公民生命安全永远是天大的事,气象灾害应急是考验政府保护公民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北京乃至中国,公民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严重不足,因此公民在危机面前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种情况下,在启动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时,政府把问题估计得更严重些、准备得更充分些、预案制订得更完备些,这是一种必须的“矫枉过正”。

  正如北京市副市长翟鸿祥所说,“首都无小事,北京的安全工作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对于气象灾害缺乏足够的敏感和重视,北京因此吃过大亏,甚至在全国人民面前丢了脸,从2001年的那场导致全城交通瘫痪的小雪,到2004年那场水淹京城的暴雨,无一不是深刻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同样的错误北京不能再犯,也没理由再犯。

  政府在“麦莎”面前负责任的表现让市民感到欣慰,提高每一个市民的安全感,这种政府与公民互信的增进,是政府无价的财富,是城市安全最根本的保障。相信有了“麦莎”的事例,今后,市民在面临危机时将会更信任政府,更好地配合政府,同心协力,共保城市安全。

  不过,此时我们还需要保持一份清醒,毕竟面对“麦莎”,政府所有的努力与筹划并没有得到最终的考验,这就意味着,北京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真正是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迎战气象灾害,特别是像台风这样的特殊灾害,北京的经验还是太少了。北京还需要虚心学习国内国外其他城市的经验,避免走他人走过的弯路、错路;北京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反思灾害预警和应急体系存在的盲点和薄弱点,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的动员机制、运作机制和保障机制;此外,北京的政府部门还应学会吸纳民间的智慧,重视市民的建议,善待市民的批评,把每一个市民的不满意,转化为政府工作的动力。

  不仅是“麦莎”,不仅是气象灾害,在每一个公共安全危机面前,政府的预警和应急工作都不该有丝毫的侥幸与懈怠。“麦莎”过去了,但公共安全的隐患却仍在各个领域存在,形形色色的公共安全危机仍然会在说不准的哪一天到来,这是一种长远的挑战与考验,容不得半点掉以轻心。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