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七夕能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2:24 潇湘晨报 | |||||||||
作者:单士兵 8月11日,农历七月初七。这个具有中国情结的“七夕”,在传说中一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好日子,现在,已经被公众普遍视为“中国情人节”。这一天,许多商家也嗅出了商机,适时推出了“情人翡翠节”、“情人烧烤节”、“七夕仰看牛郎织女星”等活动。甚至有专家建议将“七夕”法定为情人节。(8月10日《江南时报》)
把“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我以为有些不伦不类。“情人节”本是一个舶来词,用这样的符号来称谓,自然削弱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味。而且,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的称谓符号,其实,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价值意义深远,不可或缺。有专家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符号体系,有时候符号的意义比内容还重要。如果“七夕”这个符号一下子被抽掉了,这个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都消失,这就很难用别的办法来填补了。 “中国情人节”使这样一个传统节日符号被异化了。将之视为一种传统民俗的断代,并不为过。我不否认,因为成了所谓的“中国情人节”,这个原来传统浪漫的日子,有了太多的“节日载体”,特别是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民众的利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情感的。而情感的需求往往会被忽略,会为满足外在的物质利益所替代。而这样的情感,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消失。 “七夕节”变成“中国情人节”,是一种悲哀。如果牛郎织女真的被遗弃了,“七夕”本身节日文化也就只能衰落了,甚至走向消失。本来,从七夕的文化内涵中就没有“情人节”的内容,因为西方的情人节风俗是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很多依托的东西在里面,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这与中国“七夕节”完全是两种文化形态。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附着其上的审美情感、趣味,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变味的“中国情人节”,是一种被异化了的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不应该是我们所需要的节日称谓与形态。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