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中国情人节”该怎样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2:28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单士兵 8月11日,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现在,已经被公众普遍视为“中国情人节”。许多商家也嗅出了这一天的商机,适时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甚至有专家建议将“七夕”法定为情人节。(《江南时报》8月10日)
尽管“七夕节”被称为是“中国情人节”,但情人们在选择相互赠送的礼物时,却与西方的情人节没有多大区别,依然是鲜花、巧克力和皮夹领带等。中国情人节并没有多少中国味。我觉得,这样的节日,其实已经渐渐偏离了“七夕”这一民俗节日的内涵,背离了它本身的传统文化内蕴。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是古老的节日,千百年来,中国民众通过富有中国文化韵味的方式,充分体味其传统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七夕节”也被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许多地方有“比巧”的传统;传说中,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也让这一天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一些地方有“树液洗头发,花草染指甲”或者“南瓜棚下听悄悄话”的传统…… 现在“七夕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用一个舶来词替代了本来的称谓,我以为,这会自然地削弱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味。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符号体系,有时候符号的意义比内容还重要,如果“七夕”这个符号一下子被抽掉了,这个节日传统的内容和形式都消失了,以后将很难用别的办法来填补。 在我看来,“中国情人节”,这是一个传统节日符号被异化的结果,将之视为一种传统民俗的断代,并不为过。我不否认,因为成了所谓的“中国情人节”,具有了“节日载体”的功能,七夕确实“热闹”了许多;特别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这样的日子日益变得“物质化”。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民众的利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情感的。而情感的需求往往会被忽略,会为满足外在的物质利益所替代。而这样的情感,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消失。 在我看来,“七夕节”变成“中国情人节”,这是一种悲哀。如果牛郎织女真的被遗弃了,“七夕”本身的节日文化也只能衰落、甚至走向消失。西方的情人节风俗是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很多可依托的东西在里面,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这与中国“七夕节”完全是两种文化形态。 传统节日文化是带有民族性的,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自有附着其上的审美情感和趣味。所以,变味的“中国情人节”,是一种被异化了的传统节日符号,并不是我们期待的文化承继和发扬。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