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科研“官本位”错不在科研人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1:06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刘继忠 “要搞科研就不要当官,要当官就不要搞科研,当了官就要好好地为科研工作者服务,既想当官又想搞科研肯定什么都做不好”。针对科技工作者热衷做官的现象,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近日在某座谈会发出了掷地有声的痛斥(《中国青年报》8月22日)。痛斥得好,好在及时震醒了那么多被“官气”笼罩的科研人员,及时给他们提个醒:要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和
在现行的科研体制内,科研管理“人治”化,课题申请靠职称、依关系,凭官位;学术争论以资历、名望为标准;课题成果评价凭面子,相互吹捧;科研经费、福利待遇向科研行政人员倾斜;科研资源与“官位”紧密相连,“官”“研”一体化,以致形成了干好不如“官”好,干好不如“偷巧”的圈内氛围。在这样的体制和氛围内,要求科研人员坐冷板凳、刻苦钻研,无疑于挤牛奶不给牛草,只会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由此,出现大面积的学术浮躁,“大量科研工作者千方百计要混个官当当”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验表明,社会运行中,当类似的个案大量涌现,以致形成某种现象时,个案就不再具有偶然因素,而是某种社会制度的缺陷所致。犹如有漏洞的操作系统,不打上补丁或者或升级,即使动用各种杀毒工具天天杀毒,也难防病毒入侵。科研系统内的“官本位”化亦是如此。以权力分配资源为核心建构的科研体系,必然使科研人员产生重权轻研、重名轻实的思想,继而出现一些以研谋官、以官抢研的“官”、“研”相勾结的“伪科研人员”。这些人员的“官”没做好,“研”没做牢,名、钱、色却捞得不少,浪费了不少科研资源与机遇,危害实在不小! 体制比项目更重要。邓小平曾说,一个好的体制,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一个不好的体制,也可以使好人变成坏人。科研系统官本位严重,仅依靠痛斥是不够的,而且天天痛斥,读者耳朵也会生茧子,十分有损科研的整体形象。因此,与其大声痛斥,还不如悄然动真格的,给科研体制做力所能及的手术。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