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人民日报:解决农民小病拖大病扛的可贵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4: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淑军

  在我国现阶段,多数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相对缺医少药。城乡间的差距,使得农民“小病拖、大病扛”,有些重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农村公共卫生疏于管理。福建省近日实行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以及拨款在空白村建设卫生所的举措,有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的窘况,无疑是保障卫生公平的可贵探索。

  村卫生所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责,也是农民诊治常见病的场所,是农村卫生事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医疗卫生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依旧不容乐观。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在过去20年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开,集体经济逐渐解体,合作医疗因为失去经济依托,其覆盖率由90%下降到不足10%,多数农民看病自费。同时,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三级医疗网濒临解体。2/3乡镇卫生院面临倒闭或勉强维系,多数村卫生所“规模小、分布散、标准低、质量劣、效率差”,难以为继,不得不为生存谋取利润最大化,医药费用持续上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乡村医生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信息闭塞,得不到及时培训,误诊率上升。农村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服务不能有效开展,一些地方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却得不到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农村卫生的困难局面,又促使农民患者到城市大

医院就诊的比例增加。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农村卫生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大医院也要看小病和常见病,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出现基层医疗机构无人看病、大医院却“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这些变化导致我国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程度加剧,农村卫生服务状况堪忧。

  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更加关注弱者的处境。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是农民兄弟的根本利益。农村基层卫生组织、乡村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被认为是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三件法宝。毕竟,农民患病首诊宁愿在村里,村卫生所是农村卫生事业的网底和支撑。面对城乡医疗卫生方面的巨大差距,应该认识到,8亿农民的健康,事关农村生产力的保护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稳定,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调整医疗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投入和支持,重建濒临解体的农村卫生三级网络,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卫生公平。而保障卫生公平首先是政府的责任,这方面,

福建的做法是一种可贵的探索,值得称道。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