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解放日报:由温总理“让行”和“打伞”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5:19 解放日报

  作者:路人

  这是一个在网络之间引起热烈反响的细节———8月13日下午,温总理冒着酷暑,前往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察看“超级稻”试验田。看罢之后,本该打道回府,但温总理三次握住袁隆平院士的手,坚持要他先上了车,然后才登车归去……

  温总理让行,网上是有各种“微言大义”的,有说它表明了对“第一生产力”的尊崇,有说它显示了对人才、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有说它表达了殷殷公仆情的。说得都有道理,开掘也都深刻。然而温总理让行,毕竟只是一个细节。这样一个细节,在于总理,也许只是一种习惯、一种下意识,然而为什么偏偏这细微一节,就引起了网民如此热烈反响;在整个温总理视察的通稿中,这“三次让行”也只是简短一句,为什么偏偏就是这几十个字,在网络上到处传播?这就十分值得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位领导给一位学者“三次让行”的“细节”,也许是太少了。记得一年之前,也是酷暑高温,一位大数学家去世。追悼会上,开足冷气的大厅,站满了官员,可谓冠盖云集;而大厅之外,烈日当空之下,却挤满了没有“级别”的教授和学者,尽管他们远比官员们更谙通去世者生前的研究领域,尽管他们与去世者并肩拼搏过几十年,尽管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白发苍苍、步履艰难,然而因为他们身属布衣,所以只能站在外边,只能晒在烈日下。而身处“清凉世界”的官员同志们,有没有想过让“第一生产力”进来凉快一下,让“人才”们避一避毒日头呢?没有,因为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对于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来说,这是顺章成理的“礼”。难怪网民们看到温总理在烈日下给一位科学家让行的消息,要“反响热烈”了。因为这一让行,实在不是“细节”,实在有着太大的意义了。

  说到温总理让行,令我想起了一年之前也是在网上引起热烈反响的一张照片来———那是温总理视察灾区,雨下,泥泞路上,温总理身穿长统雨鞋,自己打着伞,艰难行走在被毁坏的乡间小路上,焦急地赶赴灾民家舍。这张“温总理打伞”的照片,贴出来几个小时,就引出数万次点击,留下近千条感言。有不少网民,请他们那儿的县长、乡长们也看一看这张照片,今后也学一学总理,伸出你们的手,自己打一打伞,不要再端足一个架子,前呼后拥,左右服侍,连一把小小雨伞,都要下属来打……

  总理是管大事的,三次让行也好,自己打伞也好,也许都是细微小事,也许都是温总理的个人习惯。但恰恰是这样的细节,蕴藏着深厚的大义;恰恰是这样的“习惯”,反差着“可怕”的风气。总理让行和总理打伞,一条短讯、一张照片,为什么引起网上如此热浪,真值得我们反思!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