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高校招生的潜规则维护谁的利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16:47 新京报 | |||||||||
近年来,高校女生在就业中遭遇的性别歧视问题备受关注,这个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女生在高考录取中遭遇歧视的报道,又揭开了性别歧视的另一重面纱。今年,北京一所著名大学在小语种招生中为男女生设置了不同的分数线,文理科女生分数线分别比男生高出8分和17分。(8月29日《瞭望东方周刊》)该大学曾是自由平等与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却在招生中出现如此明显的性别歧视,这种负面示范作用无疑非常重大。
高校录取设置男女比例是一条潜规则,很多高校以不同形式运作之。这条规则主要是向男生倾斜,尤其体现在语言、行政管理、经济等一些热门专业上。既然是潜规则,就是针对显规则的一种变通和抵消,是为了某个个体或较小的团体的利益。这个问题上的显规则是什么呢?是“未经教育部批准,高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那么,潜规则维护着谁的利益?该校外国语学院有关领导说是为了解决学生心理、学科发展、就业等问题,但这些理由显然站不住脚。这种潜规则的背后是对女性能力的不信任,对“男性少数”的局面的不适应。 从文化心理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公共领域中男多女少、男主女辅是正常的,反之就不平衡了。这种心理反映到高校教育之中,就是认为某专业的女生太多了,可能导致以后这个专业的硕士、博士也是女生为主,或者相关的工作是女性为主。例如有人认为,日语系全是女生,总不能今后中国的对日外交都由女同志去干吧?这种逻辑的前提是,女性不能在学科或职业之中占主导。 但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女性有能力在行业之中成为主导:在瑞典,女议员占40%以上;在美国,女学者的著作发行量已经赶超男性学者,在化学和生物学科里,超过50%的理学士学位由女性获得。 在高校招生的实际运作中,男女比例问题转换成了解决“阴盛阳衰焦虑”的问题。中国从设立大学之日起就是男多女少,理工科是男生的天下。再追溯到20世纪以前的教育,全都是男学生。 对此,没有人提出男女失衡问题。如今,女生在部分文科占多数,男生就要收复失地了,并且是由校方出面维护。而且学校重点关注的是热门的外语、经济、贸易、管理等专业,而不是护士、幼教等专业。人们认为女性合适从事服务性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含金量比较低,男生自然不会去争,学校也不认为需要调节男女平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利益的竞争,学校在制度上为男生进入更好的专业开了方便之门,这种制度性的歧视使得女性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处于更明显的劣势。 再说,仅仅通过招生解决男女比例问题,是消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负面影响会超过其带来的正面作用。 高校应在招生宣传时,鼓励更多的男生报考文科专业;指导填报志愿的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专业兴趣报考,挑战专业分野的成见;高校也可以通过选修课、改革教学、第二课堂等形式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如果说女童丧失入学机会的主要原因来自家庭,女生在就业中遇到的歧视主要来自用人单位,那么,女生在高考中遭遇的歧视则主要是来自学校。如果高校自身都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又如何能与学生一起去克服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就北京这所大学的这个个案来说,它是与1992年开始实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相抵触的,也是与刚获全国人大通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相违背,因为男女平等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被拒之门外的学生,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高考录取的公正与否关系到万千考生的前途命运,高校不应该为了男女比例问题而放弃其公正公平的原则,放弃其维护妇女权益的社会责任。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