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风窗专题 > 正文

梦想的根基--关于未来人类文明的描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3:58 南风窗

  □世 宾

  阅读世界史,会得到一个啼笑皆非的印象。各世界——基督世界、穆斯林世界和儒家世界等——各自照拂自己的保护 神和过度的热情,想当然地要去拯救或掠夺异类的精神或财产。遂从古自今,文明的冲突源源不断。

  所幸人类的文明毕竟是走向融合的。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事实必将出现。我们期望的全球化不是某种文 明的霸道和独占,而是多种文明的融合。对此前景可抱以乐观,但对现状仍需保留谨慎的态度——因为当下的文明远未臻于致 境。

  普世价值的局限

  西方启蒙运动为世界贡献了一些重要价值,如理性、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法治、人权等。在这些价值指导下, 西方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价值的内在冲突,启蒙的重要价值在实施过程产生偏离。比如,自由和民主这对价值就存在悖 论——充分自由会导致资源、信息和由于历史造成的优势的分配不均,它把弱者永远沦为弱者,永远处于被剥削和掠夺的位置 。弱者的平等无从谈起,连自由也在这个过程被彻底牺牲了。如果强势方没有全球的社群理念,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过度追 逐自由的利益,必然会加剧第三世界的贫困的地区矛盾。杜维明指出:“对不平等予以欣然默许、对个人利益的救世力量的信 赖以及不加约束地损人利己的认可,都严重地玷污了进步、理性和个体主义的善良性。”正面走向了反面,终将导致对抗的加 剧。

  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将持续这种对抗局面。2002年6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阐述了美国全 球战略的三大要素,它被西方舆论界称为布什原则:第一,美国战略不再主要是“冷战时期的遏制与威慑原则”,而是要保持 “先发制人(Preempeivestrike)”的权利,“在最坏的威胁出现之前”主动出击打败“敌人”;第二,美 国价值观是普世的,包括伊斯兰国家;第三,美国“试图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力量,从而使以往时代的军备竞赛不再有任何意 义,国家间的竞争将局限于贸易和其它和平事业”,以此建立一种“美国特色的国际主义”。问题是,其它国家和民族为了自 身利益同样必须发展军备,和平在这种状态下变得遥不可及。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贫困悬殊加剧。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条希望之路。20多年来,GDP平均 以8%的速度上升。数以亿计的青年农民从农村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大多数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没有 户口、住房、

医疗保险,一旦丧失劳动力便像狗一样被撵到大街上。而偏远农村由于失去了劳动力,大量土地荒废,部分农村 越来越贫困。贫困的加剧使治安环境恶化,暴力刑事案件急剧上升。有学者认为,农民阶层犯罪率的急速攀升是一种阶级斗争 的征兆。

  消解这些矛盾,一方面需要强势社群节制欲望,在国内和各国之间减低贫富悬殊;一方面必须形成新的普适性价值。 1993年全世界主要宗教的代表会议上,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学者形成了两个人类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恕道”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道”;第二个原则是启蒙运动形成的“人道原则”,真正将 人当人看,而不是当物看。这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国与国、社群与社群之间。

  启蒙精神与“和”对话

  若描述未来的文明,毫无疑问,那些种族屠杀、集中营和无视无辜平民生命的行为不具任何市场;花言巧语可能会蒙 蔽一些善良人的眼睛,但总有一天会不攻自破;那些“夜半敲门”的警察,那些在字缝里挑骨头的审查官总有一天要失业。

  人类的未来,不是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对与错之间的较量,而是“美好”的事物、情感和态度之间的对话。它 们不必在暗箱里操作,不必在黑暗的角落把小算盘拨得哗哗响。它们可以摆在桌面上,摊在阳光下,让所有眼睛去评判、去选 择。没有人有权要求别人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对别人脱帽是因为内心的敬重而不是畏惧。那时,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 文明的对话”、“文明的融合”;不是“西方不战而胜”的“历史的终结”,而是东西方以及世界所有文明社会在和平的旗帜 下展开新的历史征程。

  新的历史将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贵的”。人类价值实现的过程,必须与自然 、社会发生关系,这要求我们建立一套世界交往的根本原则,使我们满足自我的实现而不至于伤害其它物种和人群的基本利益 。这套原则可以由西方启蒙运动形成的基本理论构成,即在所有事物之间建立起理性、自由、平等对话的原则,相互间充满爱 和理解。

  然而,在此特别推荐杜维明教授的一个观点:对于那些同样对环境恶化、社会解体和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深表关注的人 士来说,一项紧迫的任务就是对启蒙运动的遗产进行反思。矛盾的是,鉴于这一遗产无意中对全球社会造成的负面后果,我们 不可能不经批判就接受其内在逻辑;但我们又不能否认这一遗产目前和今后同我们理智的“自我”定义之间的联系,虽然它一 直带有那么多的模糊性。捷径是没有的,我们找不到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希望能建立一种截然不同的伦理观念,或是一种不 受启蒙精神支配的全新的价值体系是不现实的。这种期望甚至会表现为或者愤世嫉俗,或是过于苛求。我们需要探寻的精神资 源,应能帮助我们拓宽启蒙工程的范围,加深其对道德的感受力。如有必要,能创造性地改变其固有局限,以便充分体现其作 为全人类世界观的潜能。

  这里探讨的是启蒙价值对人类的定义和它自身在逻辑上的局限性。我们尊重它作为人类的基本价值,但也应突破它的 局限,使之科学地运用到人类的各项事业中。

  早在孔子之前,中国已有不少思想家,如单穆公、伶州鸠、医和等,论说过“和”的观念。万物以和为贵。“细柳大 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声音过小和过大都不适合耳朵。“和”观念可以成为维护人类社群团结的纽带,把启蒙运动的思想 成果纳入“和”的观念之中,进行对话、撞碰、融合,也许一个和平并能自觉、良性发展的文明社会便会出现。

  “和”生于“对”

  在“和”的环境里,正反对抗的局面不再存在了,而是正正的对话。其中,中国人关于“对”的观念可以起推动作用 。

  “和”产生于“对”中。“对”分三种形态:逆对、近对、顺对。这三种形态在中国的对联中经常得到运用。在“和 ”观念下的世界,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不出现逆对,代之以近对和顺对,如两个政党之间的竞争,目标不是要把对方毁灭, 而是将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上下联意思相近称为近对,虽然可能不指向同一个目标,但指向同一个方向,如何绍基的“坐到 二更合眼即睡/心无一事敲门不惊”,上下联同在说明悠闲自得、心无旁骛的生命状态。近对在社会生活中显示为两股力量以 不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事业,但最终都为实现相同的目标。顺对是一种融合的最高境界,所有力量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如何绍 基的“满地绿荫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上下联共同构筑了春天一派欢欣的景象。顺对在社会生活显示为所有力量目标一 致,齐心协力,共同制造一个大同社会。

  在“和”的观念世界中,只有近对和顺对。如今恐怖主义与以美国为主导的人类社群构成了逆对关系,但当各大文明 真正进入对话后,恐怖主义与分裂主义将因人类共同的利益而消除。届时,可以假设整个人类的目标不再是在地球上争夺和征 服,而是面向整个太空,探索未知的广阔世界。太空可能构成人类的逆对力量,但它对人类是有益的。在人类社群内部,则以 近对和顺对的力量构筑人类的幸福家园。

  我们期待把启蒙运动形成的基本价值和根本原则融入到“和”观念中,形成共同的人类社群世界,战争和毁灭不再是 人类的专利,所有人都把智慧和勇气献给新开创的事业:环保、医疗、太空事业等。这也就是“完整性写作”在参与历史变革 现实的诗学根基。

  相关专题:南风窗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