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教育:续接70年前的历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3:59 南风窗 | |||||||||
□本刊记者 章敬平 发自成都 “你参加过投票吗?” “你参与过表决吗?”
“你参加过讨论吗?” “你参加过游戏和体育活动吗?” “在过去的这个学期,以上这些活动你大约参与过多少次?” “你认为经常参与这些活动,与从来不参与这些活动,会有区别么?” “如果有学生被禁止参与这些活动,你认为合适么?” 2005年7月12日下午,江苏扬州中学的历史教员王雄,走上了成都市盐都外国语学校的讲台,将上面的7个问 号,一一延展开来。随后,他问学生们:“你知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吗?” 没有学生举手。瞪大的双眼,茫然的眼神,显示出他们的新奇。他们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 事实上,这样的课王也从来没有教过。王是华东中学教育界的明星,历史高级教师,近20年的执教生涯中,他已教 过不止百次的公开课。“谁来维护我们的权利?”看看公开课的题目,便知道这一回的公开课迥异于往昔。 岂止王没有教过。据教育专家称,自从1930年代中后期日本在中国实行殖民教育,国民党在中国实行党化教育之 后,这样的公民教育课就再也没有进入过中国大陆的中小学课堂。 70年来头一回 “我的公开课,仅仅是一堂新公民教育研究课。”王雄说,把他从扬州拉到四川的,是第四届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 的组织者。此次研讨会的主办者,就是他上公开课的成都市盐都外国语学校。 新教育实验是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朱永新主持的一场民间实验,意在修补“人的教育”的缺失 ,让人不要成为爱因斯坦所谴责的只有知识没有人文精神的“技术狗”。该实验是以六大行动为依托的行动型项目:营造书香 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双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200余所学校加盟其中的新教育实验 ,现已波及中国大半壁河山。新教育实验已然是为失学儿童找回书包的希望工程的升级产品,从而被本刊誉为“新希望工程” 。 “王老师的公开课只是一次预演。新公民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要等到今年秋天。”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的一名核心成员 说:“眼下,70年来的第一部新公民教育读本尚未全部杀青。秋天到来后的新学期,只有小学版才能进入课堂。” 本刊记者在王雄手中,看到了即将付梓的小学版本新公民读本的最后校样。浏览目录,新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隐约 可见。 “很多人认为公民教育就是政治问题,也有人说是法律问题。我觉得无论哪一种理解都很片面。我们不是政治家,我 们是一群教育工作者,关心的是新教育。”新公民读本的一名编写者建议本刊记者研读“新公民读本小学版的目录”,他说: “从中你可以发现,我们实际上是从道德出发,沿着公德与私德两条路线,然后逐渐涉及法律、政治、伦理、社会等各个领域 。从资源上来说,我们不排斥中国传统文化,也兼容西方现代文明。” 该编写者对本刊记者提到供小学四年级学生使用的B卷第一课:我是小公民。 翻看校样,寥寥数语,少儿语言,图文并茂。课文的开头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凡具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接着话锋一转:“但是 有人却不这么认为。” 接着,课文中罗列了图配文的四种情形,告诉孩子们下面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 “我的力气比你大,你应该听我的。” “我是城市人,你是农村人,你应该听我的。” “我是当官的,听我的。” “我有钱,听我的。” “我们准备在9月新学期开学时试用小学版新公民读本。”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说:“我觉得这样的教材 很有用。” 一名和卢一起出席第四届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的人士说,他小时候就毫无理由地相信镇上的学生和他这个农村的学 生是不平等的,比他高一等。从小就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不平等,是一个人成长中的致命障碍。他提到今年2月清华大学一名行 政管理学博士生的悲剧。据报道,该博士生出生于一个宗族氛围浓郁的贫困山村,回老家过年时他遇到邻里纠纷,非但没有阻 止,反而介入群殴,邻家女称他手持木棍砸死了邻居家的男主人。媒体在采访时获悉,曾是清华大学优秀团干部的该博士生的 理想,就是毕业后当官扬眉吐气。 卢以为,新公民教育是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的教育。新公民读本有益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在他看来,公民意识首先是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与民主意识,而不是学习意识。 朱永新认为新公民读本将和营造书香校园中的重读经典相得益彰。“我们渴望从中国古代经典所蕴含的道德资源中寻 找到塑造心灵的内容,塑造一个合乎中华传统美德的大写的人。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朱说,“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 ,不必是个血脉里流淌着‘六经’的大写的人,但必须是一个有着现代公民素养的世界人,一个骨子里没有臣民意识的人,一 个珍爱公平、自由、正义、平等精神的人。” “坚冰”是这样“破”的 今年8月,王雄欲在扬州自己的地盘上组织一个新公民教育的师资培训,让愿意采用新公民读本的学校派员学习。当 下的王雄,俨然是一位新公民教育的专家,然而3年前,他只是无数优秀中学教师中的一员。 依王雄过去的习惯思维,编写教材应当是官方的大事。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新公民实验的组织者,会把他罗织到编写 新公民读本的人选中。 2003年初秋,王接到朱永新邀他去苏州一叙的电话。王记得那天是周末。他们约定会面的场所是苏州市中心一间 装饰考究的书店。与有着副市长头衔的朱相对而坐,作为一个普通青年教员的王,没有一点紧张局促的感觉。 朱送给王一本书,是他主持翻译的一本美国大学课本。“朱老师就像我多年的兄长。”王说,“我是学历史的,对新 公民教育几乎毫无了解,但是朱老师鼓励我,并且大致向我交代了新公民教育的方向,这就是:在维护宪法的前提下进行研究 ,一定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研究。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受:兴奋而又担心。” 次日,王随朱去了北京。离开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教育沙龙后,他们迅即赶往北京大学出版社。计划中的“新公民读 本”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他们为此张罗了一次讨论会,主持人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自那天始,王才知道“新公民读本”是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项目。据悉,诞生于苏州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 院,是一个自发的民间NGO组织,一个非赢利性公益机构。院长由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杨东平出任,朱永新被 聘为顾问。坚持民间性、建设性、开放性、实践性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意图以民间姿态影响中国教育决策、推动教育 实践。他们最为着意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新教育实验。 第四届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的会议间隙,杨东平向本刊记者讲述了“新公民读本”的由来。2002年以来,他一 直与关心公民教育的教育家、法学家、经济学家们议论“新公民教育”。2003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的理念后, 正在践行新教育实验的朱永新,建议考虑将公民教育纳入“新教育实验”,将“新公民教育实验”变成“新教育实验”的一个 子课题。本来,公民教育是针对全体公民的教育,涵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谨慎的朱不愿意将新公民教育拿到社会上 搞,他希望把新公民教育和德育教育联结起来,从小学生做起。 原则和理念确定不久,杨邂逅热衷公民教育的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中心周雁翎博士,双方一拍即合。 议定中的“新公民读本”被定位为校本教材,“中小学公民素养必读书”,并冠以新教育的名头。据称,校本教材就 是学校自行选择的教材。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设计,16%的学时可以由学校自行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作为“新公民读本”的 主编,杨东平和法学专家一起,以24个字概述了“新公民读本”的主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 唤公民责任。 “新公民读本”计8册,小学卷4册,供三至六年级学生使用,初中卷3册,供初一至初三年级使用,高中卷1册, 供高一高二年级使用。试图全面突破和超越传统教材的朱和杨,在提醒编写人员注意时代感和前瞻性的同时,反复强调世界眼 光和历史视野。前者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后者强调中国传统的优秀道德资源。 周雁翎说,出版意在推行新的教育理念的“新公民读本”,让他们感觉市场压力非常大。短期内这套书不会有太大的 市场效益,但这种教育是当下教育中最缺乏的,所以应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他们着眼于长远而不是眼前。周说,他们不试图 改变一个省或者一个县的教育面貌,他们希望与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学校合作,慢慢地从下往上、从小到大,逐渐推广。 杨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范亚峰等人担当“新公民读本”的学术顾问,但是编写教材的事务,却没有交给他 们。虽然中国最早的白话文教材是胡适等名家编撰的,杨等人还是别出心裁地将目光落在一线中小学教师身上。 朱永新是“新公民读本”一长串学术顾问中的最后一个,物色编写者的任务给了他。作为教育家,他尤其擅长中小学 教育研究。他是“教育在线”的创办人,长期浸泡在教育在线上跟中小学名师打交道,他比学术顾问团的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 ,什么样的中小学教师更能担当此任。朱的眼光扫描到“教育在线”的“文科论坛”上。准能、徐三公子、鲍城中、疯癫与文 明——40余位以“马甲”或实名游荡在网络上的中小学名师,相继参与编写者的梯队。这些人中最早进入朱永新视野的,就 是文科论坛的版主王雄。王雄在论坛上倡导的“新历史教育”的思维方式,曾打动过朱永新的心。因此朱永新毫不犹豫地拨通 了王雄留在网上的手机号码。 王果然没有辜负朱的期待,遂向论坛上不间断地鼓动宣传新公民教育的朱正标发出邀请。从事高三毕业班教学的朱正 标答应了王的安排,一年多来,艰辛地笔耕着自己分到的那块“田”。 杨东平说,年底以内,8册新公民读本将悉数出笼。 有专家评论,国内第一套新公民读本的问世,非但有利于中国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基,也是21世纪中国 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石。新公民教育的出台,必将丰富新教育实验的内涵,扩大新教育实验的影响力。 新公民教育,“新”在哪里 什么是“新公民教育”?新公民教育究竟“新”在哪里? 作为新公民读本编写组的核心成员,王雄不时遭受这样的质疑。 公民教育虽然在当下中国,还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公民教育”就像“公民”和“教育”一样,早已不是什 么新名词。 据教育专家考证,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1900年代,中国人在内忧外患中开始实践以学 制改革为要旨的新教育体制,蔡元培将之发展为国民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公民教育。1910年代,新文化运动促使民主与科 学成为公民教育的核心。1930年代,初中生大都用整整3年时间学过商务印书馆编写的公民课教材。“虽然分量不大,但 是相当扼要而明确地教给了我们什么是国家的权力与责任,什么是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什么叫公民,他与中国人历来说的老百 姓有什么区别。” 而后,日本人用奴化教育,国民党用党义教育替代了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就此中断。据称,1950年代曾有人倡言 学校设立公民课,或者宪法课,但很快就被打成右派分子。 今天所谓的“新公民教育”与“公民教育”有什么不同?自去年年底,在新教育实验的专有网站“教育在线”上,新 教育实验的追随者们便开始激辩“何为新公民教育”。纷纭众说,弥漫论坛,迄今不散。 起初的问题是,何为“新”?朱永新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李镇西,是次研讨会的主办方盐都外国语学校的副校长,曾 援引朱的理念作过简单化的解释:“所谓新,就是归真返朴。新教育有一个特点,他不是凭空而降。朱老师讲过,当一些理念 被人遗忘的时候,他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从模糊走向清晰的时候,他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从旧的背景走向新的背景的时候 ,他就是新的。” 接下来的辩题是,何为“新公民”? 教材的编写者王雄虽然觉得“这个新不好讲”,但还是费力地从历史的变迁中寻求解释:古代中国,没有公民,只有 臣民;建国以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用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人才,人才需要服从单位、国家的需要,不允许有独立性 ,否则就是不顾全大局,公民只是名义上的公民;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国家、社会、个人的关系开始重新调整,国 家要依法治国,就要排除人治,限定政府的权力,确定公民的宪法权利。21世纪的中国,需要具备法治民主意识的新公民。 他们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石。可见,新公民是新时代的产物,是以权利的划定与确认为核心的。 比较而言,教育学博士出身的李镇西的解释显得要言不烦:我们所谓的“新公民”,实际上是相对于“假”公民而言 的“真”公民。新公民教材的另一位编写者朱正标认同李的这一说法:“因为单就‘公民’而言,没有 ‘新’与‘旧’之说 ,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民’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提出的一个与‘臣民’相对的概念。” 嗣后的一个议题是,何为“新公民教育”? 其实,明白了什么是“新”,什么是“新公民”,自然就懂得什么是“新公民教育”。因为是对被遗忘的中断半个多 世纪的“公民教育”的历史的续接,我们把今天的公民教育称作新公民教育。由于时代和情境的不同,我们就给它披上了一件 “新”的外衣。本质上,“新公民教育”就是往日“公民教育”的回归。新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新公民读本”的主旨:传 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 作为教育在线的总版主,李镇西将“新公民教育”和“新德育”连接在一起。他认为,新德育是相对于旧德育而言的 ,旧德育是臣民教育、听话教育。新德育则是公民教育,平等教育,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 作为新公民读本的学术顾问,范亚峰认为公民教育乃是宪政中华的根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主体的自立意识与 契约精神,其不仅需要建立公民的权利意识,也需要培养公民的美德。 建设性第一 第四届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新公民教育是一个不同于往届年会的新议题。朱永新阐述了他的新公民教育理念, 他的博士生李镇西讲述了他对新德育中的公民教育的新思考。杨东平则以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的身份,与会作首次专 题报告。 所有的细节都彰显出朱永新等人对新公民教育的审慎。依原先的计划,新公民教育实验先在加盟新教育实验的200 余所学校中展开。新公民读本也将率先在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中试用。虽然是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做实验,朱永新也丝毫不敢 大意。他希望教授新公民读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能够把他们建设性的理念准确地融入到具体而微的教学中。 “编写教材的日子,那种感觉,如冬日饮水,冷暖自知。”王雄每每说到“新公民读本”的编写,总是感慨万千:“ 除了水平上的限制,最大的痛苦是分寸的把握。朱永新老师反复强调过,我们是建设者,不是破坏者。” 朱永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性是他参与此事的第一原则,虽说不破不立,他更多的考虑还是“立”。尽 管“立”意味着吃螃蟹,意味着披荆斩棘的艰难。 由于新教育实验是一项民间行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新公民教育实验就必然带有浓厚的民 间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搞和官方对立的一套,事实上,双方虽然运作方式和路径各异,但殊途同归。“你想,如果 没有官方教育机构力行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哪里寻找新公民读本进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朱说。 做事谨慎的朱,坚认新公民教育是教育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朱对本刊记者说:“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我必须讲政治 。但在新教育实验中,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育家,我反对将教育问题作泛政治化的表述和理解。我们没有什么旗号,也不赞 成举什么旗帜。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新教育,新公民。” 朱说,新公民教育绝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大趋势下的顺势而为。中共十六大对“政治文明”的呼喊,激发了以 教育界为主的各界人士对新公民教育的热情。福建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德育研究人员,相继考察研究了法国、英国等欧美国 家的公民教育。教育界、法学界人士对公民教育的瞩目,催生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一些民办教育机构也参与其中。内蒙古一 个叫关澜的中学历史老师,还编写了一本《公民常识》,流行在网络上。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讲究行动的实验。我们不想纸上谈兵。我们研究的目的,为的是行动。”朱说,“但所有的行动 都有一个‘天时’的问题。尽管新公民读本的研究搞了两年,但什么时候进入课堂,我一直在等待时机。之所以选择在今年9 月让小学版的新公民读本进课堂,是因为小范围尝试的时机成熟了。” 去年下半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在全省民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 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听取汇报后,提议有关部门汇编现代公民教育读本。 今年3月,《香港商报》刊载了一篇主张公民教育的雄文。文章说,要确保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优势,不但要培养更多 各方面之技术专才,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整体国民质素,培育一批关心国家、社稷、生态环境以及国际事务之优秀公民。安守本 分,有能力照顾自己,不连累社会及他人——在今日社会,只能算是最起码的要求。全球化思潮下的理想公民,还需要积极扮 演一己“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以及“生态公民”的角色。 今年5月18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高调举行了“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读本——《中华道德名 言精粹》首发式。 3天之后,袁贵仁以教育部副部长的官方身份亲临郑州大学,出席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袁在公开讲 演中说:“教育部研究中心100多个,我出席揭牌仪式到今天为止没超过两个,讲话的到现在为止这是唯一一个。”为什么 ?袁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建立现代公民教育体系,要提高公民素质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如果 说我们在新时期要和世界竞争的话,首先的问题是提高公民素质,我们的技术、资源、包括经费都可以从国外引进,唯一不能 引进、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就是公民素质,因此加强公民素质的研究和教育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重大的现实 课题。” 6月7日,由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青年事务委员会、民政事务局和香港电台合办的公民教育国际交流研讨会在香港 召开。中国大陆教育界人士也应邀出席,新华社向全球发布了这一消息。 众多信息汇聚成一个“时机成熟”的判断。 朱永新说,他们的新公民教育实验,以及新公民读本,是在新教育实验行走中国3年后慎重推出的。新公民教育是新 教育实验的一部分,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他们不情愿媒体介入报道,虽然他们没有理由阻止媒体的报道。新公民读本小学版 低调进入课堂,是他们谨慎迈出的第一步。对于他们正在制作的国内第一套从小学贯通到大学的校本教材,对于他们在70年 后第一次开设公民课的尝试,他们最希望听到的,是来自教育界的理性批评和建设性建议。 相关专题:南风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