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养老在中国--与专家共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2:19 观察与思考

  养老在中国--与专家共探

  -观察记者 傅宏波

  养老是一项战略任务

  徐爱光,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常务副会长。

  观察记者: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徐爱光: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总人口数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中国人口结构发展呈倒三角态势。现代社会的中间力量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成家之后的夫妇两人除了照顾自己的子女外还要共同照顾双方的父母,这一现状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为此,解决中国老年养老问题,是一项主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观察记者:为什么说是一项战略任务?

  徐爱光:很简单,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200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中发[2000]13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指出: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老年人对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解决老龄问题,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观察记者:您是研究国家人口问题方面的专家,那是否可以简单谈一下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情况。

  徐爱光: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老龄事业有了较快发展。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与医疗保障得到改善,老年福利、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重视,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老年人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老龄组织健康发展,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正在健全和加强。

  但是,我国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设施、产品、服务短缺,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老龄事业发展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近几年,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政策很多,但有些政策对一些执政部门来说,可操作性不强,因此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观察记者: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先期进入人口老年型的国家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徐爱光: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具有老龄化发展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地区之间不平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等特点。

  观察记者:针对这些特点,我国老人养老的出路在哪里?

  徐爱光:这也正是我在考虑的问题,为此我要大声疾呼,在继续发展现有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政府福利养老机构模式的前提下,必须大力推进老年福利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和法制化进程。在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投入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计划、财政、工商、税务、物价、国土、建设和民政等部门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私营企业和国内外人士投资老龄事业,发展老年产业,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设施、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形成一个“立体式”的养老模式。

  政府创办的老年福利事业也要引入市场机制,并积极探索公办民营等委托运作形式。同时,要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对社会办的老年福利事业进行必要的调控、规范、指导和监督,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和宏观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经办运作、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

  探索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王大庆,浙江银发实业发展中心董事长。

  观察记者:我国党和政府早就意识到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要求老年服务业要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您认为国家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要求,其背景是什么?

  王大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这几年,老年人口急剧增加。加上目前我国养老模式相对滞后,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和养老院(主要是供养无法定赡养人、无经济收入、无劳动能力的“三无”老人)养老模式,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着现代化进程。

  观察记者:不可否认,传统养老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了它特有的功能,但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来临,它的相对滞后性表现在哪里?

  王大庆:养老院模式虽然解决了老年人集中居住、统一管理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但由于发展初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三无”老人“老有所养”问题,所以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管理模式都缺乏家庭生活氛围,更谈不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另外,传统的居家养老,除不便受到社会服务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矛盾:首先,年轻人有财力而无精力照顾家中的老人,这不是个别现象;其次,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年轻人的新思想、新观念与老年人传统的行为方式形成很大反差,居家养老模式影响家庭和睦。

  观察记者:面对目前相对滞后的养老模式,我们该怎么办?

  王大庆:老年人的特征具有三个属性,即自然生理属性、社会心理属性、生活文化属性。中国老人特有的文化生活理念决定了这一群体养老必须既要满足居家养老的生活氛围,又要能够享受到机构养老的社会化服务。这就促使我们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新路子—老年居住社区。这种养老模式代表了中国今后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

  观察记者:这种新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

  王大庆:这种新养老模式概括来讲,既有家庭的氛围又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养老设施必须具备生活氛围,即生活社区,能与社会保持广泛的联系,老人还能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是“放养”而非单一养老设施的“圈养”。

  此外,居所是“家”而非“院”,多数老人需要拥有产权,既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又能守望传承子孙。在人们观念中“家”是有生活目标的,而“院”则意味着消极等死,感觉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根据不同老人的不同发展阶段,享受针对性的服务,这才是中国老人未来的一种理想的养老方式,也符合我国社会化养老的发展方向。

  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注老人

  杨建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观察记者: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交替。社会养老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发展,那么社会养老会很快取代家庭养老吗?

  杨建华:应该说并驾齐驱吧。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波动性以及新体制的不稳定性前提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家庭养老将继续发挥作用,因为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是养老的三个基本方面。但问题是在独身子女政策的前提下,今后,他们作为社会的支柱力量,面对家庭和事业的双重负担,很难抽出时间来专门照料父母,因此出现了时下有的老人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但精神上普遍感到空虚。

  观察记者:现在很多人还是认为让老人吃好、穿好就算尽孝了。

  杨建华:从总体看,尊老、敬老、养老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年青一代具有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一些人的思想中对养老存在种种误区,例如,就像你刚才所说的,只满足使父母食饱衣暖,不了解他们的其他需要;有的认为老人退休后无事干,理所当然应该做家务,导致老人负担过重;有的认为父母有了退休金、存款后,子女便没有赡养义务了;有的厚葬薄养,孝死不孝活等等,种种现象都存在。有一次,我去绍兴杨汛桥镇调研,结果令我很吃惊。杨汛桥镇经济非常发达,按理说老人应该可以住得好点,但事实是很多老人住在破矮狭窄的旧房子里。问他们的子女,子女说老人新房住不惯,喜欢住旧房子。这在当地很普遍,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个现象我认为是不正常的,这其实牵涉到一个如何面对敬老的问题,而且这也不符合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主旋律。

  观察记者:老人精神上如果感到空虚,会带来什么后果?

  杨建华:精神空虚就会引发很多心理问题。媒体上经常有老人离家出走或自杀等方面的报道,如果不是精神上感到寂寞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2004年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在浙江省关于赡养的案件中,有25%的案件是老人要求子女得到精神上的慰籍,这说明了我们虽然在物质上满足了他们,但对老人精神上的关注还不够。

  观察记者:那您觉得作为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怎样可以做的更好。

  杨建华:我觉得首先要有孝心。行孝是一种充满爱心的行为,尊重、关心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说话和蔼,非原则的事情多谦让,批评和建议要委婉、耐心。

  其次要尽力而为。尽孝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既满足老人的需要,也不耽误工作。

  当然还要有精神慰籍。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父母们最期盼和最渴求的是子女的精神慰籍。作儿女的能够经常问候,日常生活伸一把手,生病时多探视,有暇时和他们唠叨唠叨,他们就心满意足了。独居老人更希望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让老人精神愉快、健康长寿,比给他们贵重的金银首饰都实在。老人问题解决得好坏得益的是三代人,家庭和和睦睦,社会也稳定了,这也是建设

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