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丁克”老人你们快乐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2:19 观察与思考

  “丁克”老人, 你们快乐吗?

  同样是二人世界的简单生活,年轻人的“丁克”,自主独立而新鲜前卫;老年人的“丁克”,顺乎自然而日渐普遍。“丁克”(DINK),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的缩写,即双收入无子女的含义。以这一时髦概念来重新诠释老年人的“空巢”现象,或许能使我们有另一种理解和感受。

  -观察记者 孙艳兰

  “丁克” ,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了轻松、自由、叛逆、胆识、勇气……总之,那是一种前卫的家庭形式。选择“丁克”,即选择了一种更为自主的生活方式。

  然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笑言自己似乎也成了“丁克”:他们中有的是身边无子女,又无他人照料;有的是生活和住房条件改善了而喜欢独居;有的是子女外出工作或学习甚至出国定居了。因此,他们和子女在一起生活和交流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或是几乎没有。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种类“丁克”现象,正变得日渐普遍和寻常。

  孤独的“丁克”老人

  “高楼时代”的人际关系,已远不如“弄堂日子”那样亲热和睦。这自然有水泥墙厚重、门窗密封性能好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更有人们自设的心理“防盗门”的“功劳”。

  在如此的居住环境下,孤独的“丁克”老人,便更觉得生活的空巢感无处不在,这种空巢感里包含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忧愁情愫。

  大年三十,住在杭州下城区60岁的郑之成夫妇,在丰盛的年夜饭桌上摆了三副碗筷,这个习惯是从三年前独生女儿到美国后开始的。接到女儿的越洋电话,两位老人落泪了,思女之情更显浓重。

  “现在女儿已经怀孕6个月了,他们小夫妻身边没有长辈照顾,自己又没有经验。女儿有时人不舒服会打电话回来,我们老俩口心里那个急啊,但是却一点劲也使不上。”郑老伯与记者聊起他那远隔重洋的宝贝女儿,立时流露出无比的思念与焦虑。

  放心不下的老俩口,最近终于下了决心,由郑老伯办签证去美国照顾女儿。于是,他们去领事馆办申请、体检,来回好几趟,忙乎了好一阵子。可当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的时候,郑老伯却又开始担心独自留在家中的老伴,怕她生活孤单没人照顾。为了照看女儿,却又要无奈地“破裂”了自己的家,老俩口心里的酸涩与无奈,旁人或许很难体会。

  情形各有不同的老年“丁克”生活,的确很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细细推究,其实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不知该做些什么、怎么与社会交往;有的是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儿女不在身边时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感,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怜等消极情感;有的是心境抑郁,行为退缩,缺乏独立自主、振奋精神、重新设计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即将“舍”下老伴,远赴美国的郑老伯,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况。当然,也有不少老人因为离退休后在家,生活空虚乏味,精神没有寄托,性格就变得孤僻而抑郁。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

  由于观念问题与文化差异,国内的“丁克”老人,越是性格内向,就越是不愿意住到敬老院或老年公寓。他们觉得那儿是没亲人照顾的老人才去的地方,会被整个社会所孤立;或者担心那些外表光鲜的老年公寓收费高或住在那里并不一定就会开心。

  重重的顾虑,使得一些过于渴望亲情与关爱的“丁克”老人至今仍未找到自己所适合的生活方式。

  快活的“丁克”老人

  应该说,加入“丁克”族的老年人也不都是孤独与寂寥的,也有不少老人正在享受这种悠闲自在的“丁克”生活,或主动与子女分开居住,或去敬老院、老年公寓和更多的老年人一起生活。

  “今天我们来学做一道小吃—面线糊。别看它简单,做起来你们可别‘眼高手低’……”记者循声望去,见到许多老人围坐在社区活动室里。他们告诉记者,这是李开玲在开“烹调班”。李大姐曾在杭州某旅行社从事烹调工作,做各种各样的小吃是她的拿手好戏,同时她又是一名特级面点师。

  去年退休后,李大姐嫌在家呆着闷,而且已经跟刚刚结婚的儿子分开住了,她就找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毛遂自荐想教社区里的居民们做面点食品和本地小吃。

  至今,她已经向来听课的老人们教授了花色小馒头、芝麻油葱饼、韭菜盒等各种花样的食品。李大姐的厨艺班越办越精彩,老人们在这边学有所获之后就时不时往家里“引进”各种风味小吃,李大姐自己也觉得颇有“成就感”。

  随着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有许多老年人已经有条件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而往往这些老年人不少也是有一定独自性的。他们觉得子女虽然不能日日陪伴,但自己却也能自在地过日子,不用每日费心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

  于是,这类“丁克”老人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常常会找些自己擅长或爱好的事情来做,也乐于和那些志同道合的老年人一起消磨时间。

  岁月的沧桑,生命的起伏,使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时代变迁。如今,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他们,仍用聪明才智装点和充实自己的银发人生。虽然在退休之后,他们的生活角色变了,生活内容变了,但之所以仍孜孜不倦地学习、交流,也是在体验着平凡是福、开心是福的人生哲学。

  近几年,老年公寓这个新鲜事物正逐渐走近我们的生活,虽然一个新事物从出现到被人们接受总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中会有起伏、会有争议,但对于一种老年优质生活形式的探索,它也越来越受到老年“丁克”族们的关注。

  而且,也有一些适合此种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在老年公寓里感受到了晚年生活的快乐,这成为了“丁克”老人们摆脱孤独的又一种新选择。

  在某老年公寓已住了一段时间的张爷爷对记者说,他住进老年公寓后,认识了几个谈得来的老人,寂寞感大大减少,不仅不用买菜做饭,且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生活有规律,心情比较舒畅,原先不大上门的子女也反倒跑得勤了。

  推究其中的原因似乎是:由于张爷爷手中有了卖房子的十万八万的钱,子女们带着隔辈儿来时,老人往往出手大方,几代人都高兴;以前老人有一套房子,子女们往往互相猜忌,以至谁都不愿意赡养,卖了房子倒没了这个心病,反而意识到自己当儿女的责任。

  解读老年“丁克”现象

  从某种程度上讲,年轻人选择“丁克”生活的自主性要大于老年人,他们自身的独特观念使得自己在一段时间或一生都乐于接受这种生活方式,而老年人则由于社会老龄化发展,从而被动地或逐渐接受这种类“丁克”的生活方式。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家立业,2+4的家庭模式已经逐渐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成倍的 “空巢”老人迅速涌现。在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与努力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时,一些社会学家及媒体已经投入了相对更多的热情和关切。

  对于“空巢”而居的老人,整个社会需要更多地加以关注,但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关注。因此,我们似乎该先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调查,从而才能得到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通过在采访中接触到的一些老年人,记者亲身感受到那些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老年“丁克”族们,他们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多种类型的,有孤独忧郁的,也有乐观开朗的,并不是人们固有印象中的或者是一些报道中的片面观念。

  “老年人因为独居生活而产生一些孤独感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是不是所有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年人都过得孤寂痛苦,我觉得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王小章教授认为,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分析应建立在客观认识之上。

  对于所有老人而言,子女及其他亲人的关心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当单独生活的枯燥和单调周而复始时,老人的内心都会自然地感到孤独。面对这种孤独,有些老人处理不好,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有的老人处理得当,就能在充实的生活中使之淡化。

  王小章教授和记者举例说,比如有些老人本身生活就比较独立,喜欢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他们主动提出和子女分开住,这样的生活方式有时还能化解两代人之间人际关系的摩擦。

  所以,在现在社会与人们观念日益开放的趋势下,“丁克”老人们有的会为“空巢”而感伤,有的却是乐于过得自在而独立。关心他们也就需要有不同的方式,有的希望其子女多给予亲情的慰藉,有的则是希望社会给予他们在晚年更多实现自身价值及充实精神与心灵的机会与环境。

  因此,片面地宣扬和渲染老年人的生活困扰,其实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会在无形中给予老年人不良的心理暗示而使其更感孤独。以平和的态度和平等的姿态走近他们,进而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之后才能更恰如其分地付出我们的关爱之情与关爱之举。

  步入老年,到底该如何养老?传统的观念是在自己家中由儿女照顾安享晚年,敬老院的集体居住形式亦早已有之,政府方面正在以提供社区服务的方式推进居家养老,房产商们也在尝试老年公寓的新思路。或许不久的以后,还会有新的形式出现。

  然而,“丁克”老人毕竟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有人适合如此养老,而有人适合那般养老。各种方式无所谓好坏,其实都应顺应各人自己的选择。所以我们也不必特意倡导老年人去选择哪种形式,而过于介怀哪种形式的不够完善。只要是老人自己乐意的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养老之道,那样,他们自然会感到身心愉悦。

  说到此,我们或许已有一些新的感悟,关心老人并不需要那些流于表面的、过于美好而热情的辞藻,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真正地去了解他们的内心和情感,知道他们所需,从而给予他们所需,或者加以适当的引导。

  这一切,或许可以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丁克”老人,你们快乐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