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有多少往事可以沧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7:59 新民周刊

  BY 要 英

  怎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的最爱?对于这个时代的暴发户来说,好莱坞电影极力渲染的西方生活方式,一直是许多人向往的生活蓝图——出门开着豪华轿车,住着复合型的宽敞房子,在装饰着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里上班,欣赏着用华丽灯光营造的一座座人工不夜城。在许多人眼里,似乎这就是现代化的标本。不过,对于学人而言,我们理想的生活方式依
然是能够徜徉在大师的周围。

  对于我来说,徜徉在大师的周围以前并不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十多年前我在复旦求学和撰写博士论文之际,有时穿行在那条热闹非凡的菜场兼地摊——国年路,或者复旦附近那条静谧的政肃路,抑或是校园里那条赫赫有名的梧桐枝叶搭成回廊的“南京路”,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能一睹大师的风采,比如苏步青、谢希德、谭其骧、蒋孔阳等我们尊敬的前辈。他们还往往是我的邻居的导师,他们的人生对话和对本学科的探讨,还经常辐射到我的头脑里,我也因此油然而生对复旦的敬意,这也是我执意要留校任教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年来,望着他们一个个远去的身影,总是让我产生一丝丝秋凉的寒意。

  比我更感到沧桑的是我的博士导师吴中杰教授,在纪念母校百年诞辰之际,有幸得到了他的新著《复旦往事》。和无数经历过“文革”的学人一样,他过去的那段黑暗岁月是不幸的。在其撰写的《复旦往事》中,有一段这样的记录:“大学者,顾名思义,应该是学习机构,但长期以来,却变成政治运动的中心地带,体力劳动者的储备场所。1949年以来,政治运动就没停过,1957年以后,下乡下厂更是家常便饭。1978年,系里曾经统计过各位教师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那时,我工作刚满21年,下乡下厂及在校参加挖防空洞等劳动时间,合计有14年之多,恰好占总时数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时间也大多是搞运动搞掉的,所以这二十多年基本上没有怎么读书。从21岁到40多岁,这可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啊!”

  然而,吴中杰又是幸运的,这段时间又是大师云集的岁月。甚至在被监督劳动的时候,他都能与大师们共同挑粪,共同接受教育,因此在书中还留下许多中国式思辨的幽默案例。如新闻界老前辈王中教授曾声称每天早上起身后第一件要事是抽烟,不抽烟不能过日子。他的话被定格为反动言论,因为当时极“左”分子强调:革命群众每天起身后的第一件要事是学习毛主席著作,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王中的话就是反对学习毛主席著作,就是反对毛泽东思想。而王中是这样反击的,早上起来没有刷牙,嘴巴不干净就读毛主席著作,是对毛主席的不恭,弄得那些抓他小辫子的人灰溜溜的。

  当然,不同时代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解读。我和我的同辈就认为,类似的中国式幽默,并不是我们这个民族智慧的象征,而恰恰是对愚昧的一种折射。而今天,时代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师们再也用不着去经受愚昧的折磨而承传沧桑。然而我又隐隐地感受到,大师的诞生,在我们目前生活的时代似乎正在变得艰难。聆听大师的教诲,在我的师弟师妹们看来,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而没有大师生长的土壤,历史再悠久的大学也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但愿吴中杰教授的著作《复旦往事》及其姊妹篇《海上学人》,不会是大师记录的终结者。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