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纽约华埠转型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8:02 新民周刊

  政治家的冷漠、种族上的隔阂,使华埠之痛,既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知,也很少为国内民众所了解。

  撰稿/吴 越(发自纽约)

  整整4年后,纽约华埠——这个海外最知名的唐人街——依然笼罩在“9·11”惊世
浩劫的阴影中。

  纽约人现在将倒塌后的世贸大楼称之为“大地原点”。而“华埠则是‘9·11’事件后的经济‘大地原点’”。纽约智库——菲斯克政策研究会副主任詹姆士·帕鲁特(James Parrott)说。因为遭受了池鱼之殃,可能再没有一个地方比华埠更能感受到“9·11”之痛了。

  依然感受着“9·11”的痛

  华尔街前,依然人来人往,衣冠楚楚的白人精英们步履匆匆;旁边的世贸大厦废墟前,行人熙攘;高高的围栏内,重塑纽约天际线的新世贸大厦的建设正在进行。2008年,世界

第一高楼又将出现在曼哈顿。

  但走进与世贸大厦一街之隔的圣保罗礼拜堂,仍能充分感受4年前的那场悲剧留下的苦痛。当时,很多遇难的消防队员就是从十来分钟路程的华埠赶到现场的。这个已有100余年历史的美国最大华人社区,至今伤痕依旧。

  “‘9·11’后,人们仿佛生活在战争中。呼啸而过的不是警车、消防车,就是装甲车。进出华埠出示证件,游客没有了,商家停业,封路,戒严,硝烟弥漫了2个多月,华埠成为一个‘死城’。”中华公所主席陈玉驹说。中华公所是纽约最老、影响力最大的华人自治团体。外国媒体评价说,它好比这块华人飞地的县政府。

  亚美联合会曾对华埠经济状况作过一个调查,一连串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在“9·11”后的两个星期内,每4个华埠的工人中,几乎有3人临时失业。

  ——“9·11”后的3个月后,华埠还有将近7700名工人失业在家,这相当于华埠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

  ——“9·11”后的5个月,华埠有40家车衣厂永久关闭,70%的车衣厂工人和三分之一的餐馆打工者的工作时间被迫减少。

  亚美联合会执行总裁邬敬高说:“华埠仍然没有从‘9·11’的冲击中缓过气来。因为这冲击已经触及至华人社区的骨子里,并不断带有余震。”

  陈玉驹说:“现在看起来华埠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很热闹,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有的‘旺店不旺财’,‘9·11’后车衣厂大量倒闭和搬迁,2000多车衣工人失业。华埠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的车衣业成为夕阳产业。餐饮业也损失惨重。”

  近期的统计都显示,在包括华埠在内的纽约华人社区,三分之一的老人孩子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接近一半的成年华人高中都没毕业,85%的华人根本不会讲流利的英语……这是纽约华埠无奈的现实,也是美国许多唐人街的现状,有钱的华人确实不少,但贫困仍是大多数。“9·11”的突然而至,则更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华埠中心地位正在动摇

  “9·11”事件的巨大冲击,不可避免地改变着纽约华埠的生态,进而牵动着整个美国华人社会的格局发展。

  受经济衰退影响,华埠一些居民开始外迁。芝加哥唐人街商会执行董事埃里卡·钟(Erica Chung)就说,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纽约华人西移到这里,希望开创新天地。

  更多华人则举家迁往邻近的法拉盛和布鲁伦。经过最近几年快速发展,这两个新唐人街已经初具规模,其华人总人口都已超过华埠。过去一百年来以华埠为中心的纽约华人社区正在改变。“原来华埠是三州华人集中采购食品的地方,如今卖中国食品的店越来越少,食品也不是那么新鲜。”亚美商业发展中心总裁王章华说。

  随着华人的迁徙、扩散,今天在美国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他们聚居而成的唐人街。由于地价、

房价相对便宜,新兴的唐人街拥有许多后发优势。

  对从19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华埠来说,“9·11”之痛,似乎只是一个大变革时代的导火索。它的衰落,有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一位美国记者就说:过去几十年来,政客们一直认为华埠无足轻重,因为华埠居民基本不可能决定选举结果。亚洲平等会行政总裁瞿远义说:“我们一直有种感觉,华埠好像不在市府的重建计划之中似的。”

  政治家的冷漠,种族上的隔阂,与世界金融中心比邻而居的华埠,一度成了一块被遗忘的角落。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知,也不为国内民众所认识。

  但华埠的致命弱点,可能还是内部的经济构成,可能受华人传统有关,华埠两个支柱产业,一是纺织业,另一是餐饮业,内部竞争惨烈,利润很小。

  另外,糟糕的交通环境,陈旧的公共设施,极度短缺的停车位,还有肮脏的周边环境,都让游客对华埠望而却步。

  “人们来华埠主要是买东西和吃东西。谈到吃——餐饮业,10多年了也没有看见有新发展,故步自封。没有新菜式。服务一般、环境又脏、不求新求变。美国店吃一顿四五十元,而华埠饭店吃一顿一二十元。利润薄得很。”陈玉驹说。

  华埠或者整个在美华人社会的一个普遍状况,往往是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依样画葫芦,缺乏创新。华人内部拼死竞争,更降低了每个人的盈利空间。

  中国裁缝遍布世界,服装业曾经是华埠的一个重要产业,缝纫机的嗡嗡声响,曾是华埠许多老人感慨回忆的“主旋律”。但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服装业在华埠的发展确实已走到了尽头。

  重建华埠势在必行

  到过国外唐人街的人,对卫生状况很少有舒服的感觉。在华埠,肮脏,也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家住郊区的黄太太,这样形容她第一次带出生在美国的儿子彬彬去华埠的情景:“因华埠腥臭的气味和嘈杂的声音,儿子在回家的路上大吐起来。自此之后,他不但不肯跟我去华埠,居然还不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对于所有中国的东西,几乎都有抗拒心理。”

  当地不少华人也自嘲,或许华人就总是和脏乱差联系在一起。在纽约另一个新兴的唐人街——法拉盛。中国移民聚居的地方总是纸屑乱飞,垃圾随处可见;而几米开外的韩国人聚居区,似乎总显得很干净整洁,一切井井有条。

  对于一直依赖旅游业的华埠来说,脏乱这个弱点几乎是致命的。

  华埠的状况,也促使华人领袖开始反省,并呼吁各团体进行政治合作,让主流社会无法忽视华人的声音。

  尽管华埠各团体之间明争暗斗依然较多,但在重建华埠问题上,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成立于去年11月的华埠地区合作发展公司已获得700万美元的拨款,专门用于未来4年清扫华埠的街道。

  陈玉驹表示,中华公所正努力推动在华埠竖起一个中国式、具有民族特色的牌楼。届时,牌楼,孔子塑像,以及2000年提醒华裔民众远离毒品而竖立的林则徐像,将构成华埠三大标志性建筑。尽管身处异国他乡,华埠反而保留着许多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大义是许多华裔居民的操守,华埠也是海外反“台独”的重要阵地。

  从商到从政,从边缘社区到融入主流社会,华埠正在经历百年来最大一次的转型。

  唐人街转型之痛

  2003年8月,受“9·11”华埠持续不景气影响,位于勿街32号的百年老店“广源盛”因未付租金被勒令关闭。华埠震动。《纽约时报》当时曾大篇报道了李家四代经营“广源盛”的故事,探讨华埠的历史和发展。

  “广源盛”创立于1891年,是华埠现存历史最久的店铺,它见证了华埠的演变和发展。该铺原是中药行,不识字的华人也常聚在这里,请先生代写家书。一封家书从这里到中国到再接到回信,可能需要一年的等待。

  “广源盛”的变化,只是华埠转型的一个缩影。就像当年华埠鼎盛时,逐渐吞并旁边原来意大利移民聚居的“小意大利区”一样,现在临近的华尔街金融区则正在向华埠侵蚀、扩展。

  亚平会的政策主任罗伯特·韦伯(Robert Weber)就说,华埠已经到了重新思考其定位的时候了。它究竟继续成为华人小商铺的集散地?还是接轨华尔街成为新的金融中心?

  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将来的华埠应是通向太平洋边缘的一座桥梁,去往东河的交通将更加方便;老旧的地下道工程也将日益更新和现代化;这里吸引更多的美国金融和交易公司入驻,这些公司将带来更多的高收入工作。

  亚美商业发展中心总裁王章华也认为:“华埠要想发展,就一定要改变、重整经济结构,至于走什么道路,则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现在

中国经济日渐强大,华埠的华人也可多加强联系。我们中心现在就致力于中美间的贸易。”

  华埠未来该怎么走?每一个方案都有每一个方案的理由,但也有反对意见。一些华人就指出,目前的重建计划强调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忽视了对华埠原有文化的保护,甚至损害了华埠低收入者的利益。

  亨特学院亚美研究系的城市事务教授邝治中指出,华埠的一些发展计划,显然更迎合商人阶层,而没有顾及普通工人阶级和新移民的需要。

  如果这样发展的话,华埠将可能像美国许多城市唐人街一样,逐渐变成一个完全的旅游景点,而不是新移民可以住得起的社区。

  如果光顾发展,却割裂了历史,华埠也许就只能是美国一个普通地名,不再是华人的唐人街了。-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