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最富十强县排名为何不问百姓口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0:40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孟桢尧 9月17日,2005中国最发达县域经济论坛在浙江省绍兴县开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公布中国十强县最新排名,并指出最富百强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04年十强县以全国0.1%的国土面积和0.7%的人口,创造出全国3.6%的GDP,平均GDP超过全国大部分地级市,共实现GDP5000亿元、财政收入606亿元、上交税收349亿元。(9月19日
让十强县成为县域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排头兵,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确实是件好事,但这种排座次岂能仅看GDP而无关“百姓口袋”呢? GDP无法反映老百姓的实际收入状况。GDP首先是一个经济产出总量,它可以体现社会财富的增加总量,却无法体现出财富的流向。也就是说,我们至多知道经济总量增长了多少,却不可能知道普通百姓从经济总量增长中获利几何,GDP“并不包括普通公众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 举例来说。从消费的平均水平和产业结构来看,浙江还是全国最富裕的。尤其是浙江农村,不管比江苏的南部还是广东的南部,浙江都领先较多。广东的经济主要是外来企业,给本地除了带来了税收以及薪水外,大部分都是归于外资受益;而江苏省现在则是台资企业和日资企业较多,但都是制造性的企业,给本地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很少。因此,虽然苏州的GDP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但是其消费水平在长三角只能排前五名之后。而浙江的义乌虽然没有进前十强,但义乌老百姓口袋里的铜板,却比进了十强县的萧山和绍兴都多。 所以,过分张扬GDP而排出的十强县座次,很容易适得其反地刺伤公众的情感。我们不能只发展GDP,只发展官方纳入政绩考核的指标,而不考虑就业率,不看看老百姓的口袋。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