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京市政协与新浪联合征集提案专题 > 正文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第0605号提案的办理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7:42 北京市政协网

北京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605号提案的办理报告

加快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

加快首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北京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
绕这一中心任务,加大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首都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第一,按照首都功能定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首都发展空间布局。结合各区县的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将全市18个区县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类功能区。城市中心区的经济发展重点是现代服务业,城市功能拓展区发展的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发展新区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任务是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即是根据这一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一是以金融街、商务中心区为主要基地,推进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扩大开放,创新金融产品,增加中间业务,扩大金融保险业的规模。二是做大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三是盘活存量资源,加快文化企业的转型改制,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四是发挥首都人文资源密集优势,进一步完善政策和信用环境,促进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中介服务等向国内市场延伸,做强专业服务业。五是重点抓好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推动物流资源整合,提升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六是实施奥运旅游市场开发计划,丰富旅游产品,改进旅游市场管理,加快大型会展设施建设,打造会展国际品牌,扩张旅游会展业。

高新技术产业要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依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基因工程、生物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资源节约利用等高新技术,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形成产业规模,着力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参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工和竞争。

现代制造业要抓好奔驰轿车、中芯国际、京东方

液晶显示器等重点产业项目的实施工作,集中力量支持汽车、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工程与医药、都市工业等六大支柱产业,鼓励企业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竞争力。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落实土地承包各项权利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用地的置换整合机制,大力发展籽种农业、观光农业和加工农业,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检疫、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走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精品化发展道路。

第二,建立四大保障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建立和实施产业筛选评价机制,促进产业的集聚与融合。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发布土地投资强度、产出效率、产业能耗和水耗、环保、就业容量、产业带动效果等相关标准,根据本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实行差别化的准入评价政策,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传统服务业与拓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产业链分工,促进产业的集聚与融合。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修改完善阶段。

2、建立新型的政府投资管理机制,引导社会投资向优势产业转移。不断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功能,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服务设施。继续运用补助、贷款贴息、担保、捆绑入股等多种投入方式,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向优势产业转移。加强对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

3、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产出效率。研究制定产业用地评价指标体系,把土地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作为提供和调整建设用地的依据。建立土地的交易流转机制,通过整合、调换等方式,对一些因分散和布局不合理等原因难以利用或利用率低的建设用地进行优化。选择一些开发区、工业园区、小城镇或重点交通项目沿线地区,进行土地开发模式改革,变一次性集中支付地价为分年度交纳土地使用权租金,逐步建立城市土地开发年租制体系。

4、改革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促使各区县按自身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今年我们对原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进行了改革,按照政府职能,首次分设了预测导向型和调控管理型目标,突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其中预测导向型指标,是政府集合市场信息,对市场所做的判断和预期,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市场主体提供经济信息服务,引导资源的流动配置和优化组合。如经济增长率、投资、消费、进出口总额等。调控管理型指标,是政府依据其自身职能,运用政府所掌握的资源或引导社会资源,加以实现,主要是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方面的指标,如能源节约利用率(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土地产出率、综合效益指数、R&D支出占GDP的比重等作为主要目标,对政府工作的成效进行衡量和评价。这一改革已于今年开始实施,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三,大力推进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紧紧围绕资源节约这个核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两大体系,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个主体,实施节约降耗、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四大举措,抓住资源开采、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社会消费等五个环节,落实六项措施,即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推进技术进步,打造新型生态产业,开展绿色经济核算研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今年,我们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推进和实施这项工作。

一是开展节能进公共建筑、节能进公用设施、节能进家庭、节能进企业等系列行动,改造公共建筑的采暖、空调、照明系统及市区主干道照明设施,在企业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对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规范,对既有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二是推行政府办公用品优先采购绿色产品。

三是推广节水卫生器具,改造农业节水设施,促进水资源节约。

四是抓好工业生态园区、农业生态新村、热电冷三联供、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示范工程实施,支持清河、吴家村、北小河等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回用工程。

五是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抓紧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和法制保障。

六是有效运用资金投入、价格调整与补贴等手段,健全政策激励机制。

七是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引导社会提高资源节约意识,扩大绿色消费。

八是积极开展环境资源核算研究,探索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第四,加强资源调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能源特别是电力、燃气紧张态势还没有根本改观。预计今年电力最大负荷将首次超过1千万千瓦,达到1070万千瓦,比2004年最大负荷增加126万千瓦,而我们所掌握的新增电力资源只有50万千瓦,而且是燃气发电,电力和燃气短缺局面难以扭转。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度夏方案,力争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制度建设。完善应急协调和供应机制,做到早研究、早预测、早启动、早落实,逐步形成长效机制,由应急调节向制度调节转变。一是完善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分工合作,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预案。二是建立铁路运输月度联席会制度、重点部门联系人制度等专项协调制度,做好季节性的重点能源供需平衡。三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供应体系研究和市场建设,推进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推进市场建设与保供责任落实,探索推进经营市场管理与保供责任挂钩;加强监测,完善监测体系,发挥预警机制作用。

做好重点能源战略平衡。把生产运行与能源供应和综合利用相结合,构建煤、电、油、运、气大经济运行调节管理架构。一是加强预控调节。煤炭方面,加强高层协调与经济合作,争取产煤地资源支持,并争取增加铁路运输计划。电力方面,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争取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监会在和华北地区新增发电能力上的指标支持(1000万千瓦);加快2005年计划投产的本地两个电力项目(三热35万千瓦、

亦庄15万千瓦)建设进度;落实市区电网建设项目。二是推进能源合作,掌控能源资源。积极推进与能源产地的政府间能源合作,推进京津冀区域能源合作,建立能源供给的保障线。积极支持本市企业(京煤集团、北国投等)参与内蒙古和山西等能源产地的煤矿、坑口电厂的开发建设;加强与能源企业的合作。三是积极推进能源建设。推进城市电力、热力、燃气等基础能源建设,缓解供给矛盾。发展奥运电力,全面改善城市电网。加快三热和亦庄的天然气电厂建设,力争在今年7月大负荷来临前完工,确保50万千瓦的装机增量;加快天然气配送管网的建设;发挥燕化原油和
成品油
深加工优势,实现管路配送,实现扩能,提升供给能力。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北京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我们将积极组织对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技术的科研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组织先进、成熟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对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强化节能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照明、采暖、制冷和热水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下大力气抓几个示范工程,包括支持平谷区以开发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为技术支撑的四个新村建设示范工程,宣武公园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园区内照明、采暖、制冷的示范工程,以及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条街道建成太阳能路灯、地灯、草坪灯一条街项目等等。

  相关专题:北京市政协与新浪联合征集提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