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扬子晚报:“龙王”走了 留下“和谐”考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10:26 扬子晚报

    作者:顾勇华

  “龙王”走了,这也许是今年最后一个带来风雨灾害的“祸王”。昨天有消息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已经宣告2005年全国主汛期基本结束,并发布最新的受灾统计数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发生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360亿元,因洪涝灾害死亡1247人。具体说来,发生了较大洪水和大洪水的有珠江流域、福建闽江、淮河干流、辽河流域的浑河、太子河等江河,灾害类型以山洪、泥石流、滑坡为主。

  感言风雨之灾,是多种灾害中的一部分。如何看待人民生命财产在风灾、水灾中遭受的损失呢?有关方面也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密切配合,军民团结奋战,夺取了抗灾的全面胜利。不过,且慢陶醉于评功摆好,“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的古老故事还是值得重温。

  风灾之烈,水祸之巨,对此人类暂时还无能为力。而从灾害类型和受灾特点,尤其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情况来看,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人与自然未能和谐相处,天未灾人人自灾。前不久,飓风“卡特里娜”给美国新奥尔良市带来深重灾难,人们痛未定而思痛,无不提到这个繁华城市建在洼地里是犯了逆自然规律而动的大忌。再看看国内一些地方房倒人亡之痛,何尝不是无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带来的灾祸?小学校偏偏建在洪水必经的洼地上,垦坡拓荒、乱砍滥伐、炸山取石而不惜破坏长期形成的稳定地质形态,水利设施建设各行其是而很少考虑水域协调……如此种种,后来都成为引起灾难的根源。不仅如此,面对另外一些灾害,如旱灾、虫灾等等,也常常是小灾大祸,在大自然的报复中无可奈何,究其原因,也总能发现人为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子。

  可是,到如今,又有多少人在庆祝夺取抗灾胜利的时候,能真正想一想许多损失本来是有可能避免的呢?对于树立

科学发展观、构建
和谐社会
,领会最肤浅、意识最淡漠的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因为,人们在破坏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时候,所获得的利益是具体的,而且,谁最具破坏力谁就极有可能获得最多的利益。相反,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却是宏观的,可谓人人有份。在这种矛盾关系中,宏观的理智与科学几乎无法与具体利益的追逐抗衡。

  看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仅有一般号召还不够,还要建立起引导人们自觉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利益分配机制。想要青山绿水之美,就不能不先帮助居住在青山绿水之畔的人家寻找到“靠山吃山”之外的小康之路。

    相关专题:我国南方遭遇特大洪水袭击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3,000篇。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