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生存现状调查:孩子变成生活全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1:43 《法律与生活》杂志 | |||||||||
本刊记者 孙欣 历史回放:1968年,整个国民经济处于衰退状态,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4.2%,绝大多数工矿和企业无法招收新工人。同时,招生考试制度又被废除,造成1966~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俗称“老三届”)大量积压在城镇,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出路”被寄托在“到农村去”。
1968年底,1000多万在校的青年学生因一道“最高指示”到了农村,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涯。其后,连年照此执行,长达十年,散布在天南地北的知青多达1600万人。 2005年9月9日,一名50多岁的妇女走进本刊编辑部。她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向记者述说了她及18名同伴的诉讼经历,希望媒体关注他们这些知青的命运。此时,记者才突然意识到,“知青”这个词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热血青年还好吗? 女儿是全部 连续两个晚上没睡着了,一大早,刘女士吃了片降压药,还是硬撑着上班去了。她不知道,今天,上司还会不会有意为难她。她明白,这是公司想让她走,可是,为了每月数千元的收入,为了能留在北京陪女儿,什么委屈她都得忍下去。她说自己拿出当知青时的勇气来,一切困难都能挺过去。 “如果不是因为我是知青,这些也许都不会出现。”刘女士说自己在当知青的同伴中命运还算过得去,可是按照正常的生活轨道,一切也许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1968年,刘女士初中一年级,15岁,就从北京下到延安当知青。小小的年龄,当然吃了很多苦,所幸因为她表现突出1971年被招工到华山脚下一工厂,又因为表现突出,1972年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被保送到位于省城西安的某大学。三年后,她拿着大学文凭重新回到华山脚下,同时带回去的还有一名男同学的思念。 结婚前她把男友领回家,家里坚决反对,倒不是嫌对方人不好,而是男友是当地人,已经留校了。家人明白这样她就回不了北京了,当时返京潮已经出现,她的同学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返回。她其实并不很想回北京,因为父母去世早,她是姐姐抚养长大的,早就想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不愿意再拖累有老有小的姐姐。 结婚后,他们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丈夫在西安,她在华山。“那几年真是苦”,她甚至认为比插队时还苦。孩子没满月她就带着孩子回厂上班了,因为没经验,孩子脐带感染了,病得很重。她自己楞是守在孩子的病床前三天三夜没合眼,在紧张与劳累中“坐了月子”。 那个时候,她与丈夫的奋斗目标是结束分居生活,调到一起。 她终于调到西安后,两人又开始为房子奋斗。孩子好几岁了,他们的家还是一间丈夫单身时期的单身宿舍。为此,丈夫想尽了办法后,努力学习英语,准备出国。功夫不负有心人,出国考试结果下来了,丈夫考了全校第一。可是成绩下来的第二天,校领导就安排他带学生到外地实习,一个月后他回来了,发现顶替他的那个人早出国了。丈夫又开始跑职称,可是他的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总让他排在最后几名。 女儿初中的时候,落实知青的政策出台了,可以有一个子女返城。考虑到北京的高考分数线低,她把女儿的户口迁回北京。自己这一代被耽误了,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因为各地出题方式不同,女儿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学期,他们全家就带女儿转学到北京,希望她有个适应过程。没地方住,她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借到一同学自己楼下临时搭建的小平房。她与丈夫轮流请假陪着女儿。“看到女儿身上被蚊子叮的一个个大包,突然很后悔当初没想办法回北京。”她抱怨,是丈夫这个当地人拖了后腿。那段时间她还在北京跑了跑,试图找个接收单位。因为政策规定,只要有接收单位就可以回京。可是因为年龄大了,还因为就业人口急剧增加,没有结果。 四年后,女儿大学毕业,在北京某公司找到工作。不放心女儿在外租房住,她让女儿住到姐姐家。一天两天还好说,时间长了,那些惦记老头、老太太房子的儿女们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听着女儿在电话中的哭诉,刘女士心如刀绞,再次动了回北京的念头。 此时她在厂里已经做到总工程师,事业如日中天。可为了女儿,她决定提前退休,就是内退。领导、同事都劝她再考虑一下,这个一向以事业为重的人却觉得不能再亏欠女儿,还是毅然办了手续。接着,连夜赶到北京。下火车后,她没有立刻去见女儿,而是去逛了无数售楼处,抱着一堆楼盘广告回到姐姐家。 一个月内,刘女士就敲定了房子,并且用大半生的积蓄交了首付,房主是女儿。因为是现房,钥匙很快拿到,刘女士的丈夫也利用放暑假的机会赶来帮着一起装修房子。那些日子,刘女士累得全身浮肿。 女儿安顿好了,刘女士松了口气。可是,女儿一个人住她实在不能放心,于是她留了下来,说是等女儿结婚了她再回去陪丈夫。 那段时间,她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发现“大家混得都还行”,“除了我,都早就回北京了”。有房、有车、子女留学,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大家又替她可惜一番,说凭她的干劲在北京早就“发”了,要强的她听了很不受用,以后这种聚会就基本不去了。 但聚会后就有同学找她,看中了她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再加上了解她的为人,一定要她到自己新办的厂子去帮忙。闲着也难受,她去了。因为厂子刚开始,千头万绪,经常是白天黑夜连轴转。帮了大忙的她一年后还是离开了,因为厂子运行正常了,同学全用上了自家的人,她识趣地主动递上辞呈。这次工作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光能陪女儿,还能挣些钱还房款。于是,她很快又找到第二家。 丈夫因为还没有退休,只能在节假日过来看看妻女。工农兵大学生如今更不受重用,丈夫基本处在无课可上的状态,早早就秃顶了。今年暑假后,丈夫找了借口,留在北京。可是找了一圈,投了无数份简历,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回音了。放下大学老师的架子,丈夫当上了保险推销员。 “现在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家三口团聚了”,刘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但记者问她以后的打算时,她却含糊了,“孩子结婚了我们就回去了,可能是。” “知青经历对你是好是坏?”记者问。 “有好有坏吧”,她想了一下,含混说道,接着又补充一句,“那种生活能磨练人的意志”。 刘女士说从离开插队的地方后,再没回去过,也没有这个念头,她的理由是“过去就过去了吧”。 比起张女士,刘女士是幸运的,她可以选择忘记过去,可是张女士为了要解决一些遗留问题,不得不频频回首。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