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与自贡的缘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5:07 成都晚报 | |||||||||
“当时已近83岁高龄的他,在身体不算好的情况下,从上海回到老家成都,又专程来到自贡、我们这座偏远的小城 ,这里面蕴涵着浓浓的故乡情结,蕴涵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切关注。”
——当年为巴老演出的川剧演员余丛厚女士说。 过一把川剧瘾 巴金先后两次到自贡市考察参观。1961年春,巴金和沙汀一同来到自贡,考察了自贡井盐的开采及发展情况。他 对自贡盐业历史很感兴趣,认真听取了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同志对自贡井盐开采技术流程和历史发展过程的讲解,对自贡深厚的 盐业历史文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身为成都人的巴老,对极具地方特色的川剧十分喜欢,也十分关注川剧艺术的创作。 1987年10月15日至17日,巴老从上海回成都老家后,在其侄儿李致和女儿李小林等的陪同下又专程来到了 自贡市,下榻于自贡市檀木林宾馆。 10月17日(星期六),天气晴朗。行走不便的巴老由家人搀扶着,在自贡市檀木林宾馆1号楼会议室接见了自贡 文艺界的同志。巴老坐在一张深红色的沙发上面,认真听取了相关负责同志对自贡市文学艺术创作,尤其是对川剧艺术文艺创 作的汇报后,巴老非常高兴地对魏明伦说:“这几年自贡的川戏特别著名,是你写的几个剧本,把自贡打响了!” 当天晚上,巴老在李致、魏明伦等的陪同下,到自贡川剧团剧院观看了剧作家魏明伦创作的川剧《易胆大》《潘金莲 》《四姑娘》《巴山秀才》里的四出折子戏,给自贡剧团的同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巴老上穿灰色中山服,下穿藏青色长裤, 坐在第一排正中的椅子上,看上去兴致很高。有人打趣说巴老“违背”了不去剧场看戏的“宣言”。巴老惬意地笑了:“回家 乡是特殊情况。” 一位老摄影记者的记忆 在得知巴金去世消息的第一时间,笔者走进了原《自贡日报》摄影记者余明源老先生的家里。余老先生今年已经74 岁了,他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笔者说明来意后,他感慨不已:“当时报社安排我去负责巴老到自贡后的摄影采访,先后采访 了巴老参观自贡恐龙博物馆、文艺界的同志到檀木林宾馆看望巴老和他在自贡川剧院看戏的全过程。巴老和大家交谈时很亲切 ,声音很细、很轻,是一位非常慈祥、和蔼可亲的长者。他戴着一副眼镜,头发不长,有点稀疏,而且全都白了。”接着,余 老先生说:“我从事新闻摄影多年,所拍的照片至少也有数万张,许多照片都因各方面的原因遗失了。但是,当时所拍巴老的 照片我至今仍用心地珍藏着。虽然已经将近20年了,但是每当大家提到他的时候,他轻言细语的声音,他微笑的面容就会清 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得知巴老去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透过照相机的镜头,我仿佛又看到了巴老的英容笑貌。愿他老人家 安息……” “为巴老演出是我的荣幸” 在自贡市川剧团宿舍大楼一间宽敞的客厅里,国家一级演员,今已五十开外的余丛厚老师谈到了自己当年为巴老演出 的情形:“剧团分别为巴老演出了四出折子戏里的胆(精华部分):《潘金莲》里的“杀嫂”、《四姑娘》里的“三扣门”、 《易胆大》里的“茶馆”和《巴山秀才》里的“庆功宴”。我分别扮演了里面的女主角。在演出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状态很好 ,也很有激情,很投入。” 当笔者问及她为巴老演出的感受时,余老师怀着崇敬的神情说:“巴老是中外著名的大文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川剧 演员,能够为巴老演出,是我的荣幸。不过,也有些遗憾,当时因为我在戏台上扮演剧中的女主角,无暇顾及观众席,演出完 毕卸装之后,巴老已经离开了剧场,没能聆听到巴老的教诲。” 随后,余老师说道:“十多年过去了,我非常崇敬巴老,他是一位很有人格魅力的长者。” 永久的怀念 自贡市文学艺术界一位老作家在谈到去檀木林宾馆看望巴老时回忆道:“当时,自贡市文学艺术界的部分作家去看望 了巴老,巴老的身体不够好,他是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宾馆1号楼会议室的。大家和巴金老先生见面后,巴老便坐在沙发上, 他跟前放着一根月牙形、浅黄色的手杖,看上去慈祥而谦和。考虑到巴老的身体健康,我们尽量压缩交谈的时间,大约十多分 钟后,巴老在家人的搀扶下回到了寝室。在交谈的过程中,巴老说:“我们要讲真话,要尽可能讲真话,不讲假话。”还兴致 勃勃地为大家签名赠送自己的《无题集》,同大家合影留念。” 如今巴老乘鹤仙去,且让我们共同祝愿巴老的在天之灵,祝愿这位坚持讲真话,把手中的笔当作解剖刀,当作反封建 武器的伟人,永远留驻国人的心里!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