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F1上海站为何我们是配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18:44 世界新闻报

  没有本国车手 赛道外人设计

  《世界新闻报》赴上海特派记者 彭延媛

  没有中国车队,没有中国车手,没有中国品牌,只有外国人设计、中国人修建的赛道。16日,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举行了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我们很想知道
,在这场被喻为“最接近的隔岸风景”的赛事中,中国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组织者:

  中国是F1的希望

  郁知非,男,50岁,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他看来,中国人并非处于F1的“边缘”。“上海赛车场不只是出租一个赛场。中国是F1的希望和推动力,而我作为推广人,就是一个桥梁。”

  郁知非认为,尽管中国人没有真正参与F1,但通过像F1论坛这样的活动,还是可以把中国的推动作用发挥出来。简言之,F1及全球业界首脑们都来到这里,且不论他们目的何在,只看这冠盖云集的场面,起码说明中国F1是有吸引力的。

  车手:

  不上场也很高兴

  21岁的程丛夫,两年前被F1三大车队之一的麦克拉伦相中,成为得到该车队资金、技术支持的培训车手。当时,国内甚至有他“一年之内就能开上F1”的说法。

  两年过去了,程丛夫依旧在雷诺方程式中磨练着自己。他与F1的距离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程丛夫对自己的认识很独特,“对麦克拉伦和F1来说,我也是一个推广人”。

  程丛夫也有成为主角的梦想,但他还是强迫自己脚踏实地地看问题。“全球可能有20万人在努力争取20个F1正式车手的位置。能近距离接触F1和F1车手,我已经很高兴了。”

  记者:

  现在还都很业余

  陈敏,上海新闻晨报体育记者。在F1进入中国前,她最关注姚明。尽管经历了两届F1中国大奖赛,但对中国记者在F1中的角色却有清醒的认知。她说:“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的F1记者。”

  理由很简单。要真正参与F1,不是朝夕之事;要真正了解F1、报道F1,更非旦夕之功。陈敏觉得,F1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绝对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和我们以往熟悉的体育赛事更是差异极大。

  观众:

  就像参加

演唱会

  楚震宇,F1中国大奖赛冠名赞助商中国石化的职员。没有F1的时候,他是销售润滑油的员工;有了F1,他就来到赛道,在中石化的宣传展台工作。楚震宇10年前就开始关注F1,是个铁杆车迷。可是,上赛场又有多少他这样的车迷呢?

  楚震宇看到的,只是一个女孩自认为她所心仪的车手看了她一眼,结果激动得泣不成声;一群车迷像看演唱会,高声喊着车手的名字;在中国特色的“车手签名会”上,舒马赫出场时人山人海,真正的总冠军阿隆索亮相却无人喝彩。

  中国人究竟在F1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花了两年时间,仍然没有看清楚。不过不要紧,F1中国大奖赛的第一期合同签了7年,我们还有时间。

  冷眼旁观

  不喜欢F1的八个理由

  F1中国大奖赛已经举办两届,但似乎并没有被很多中国人所接受。为什么?不用绞尽脑汁,便能想到很多简单的道理。

  1 不带中国人玩。姚明是我们看NBA的念想,“中国海外兵团”是我们看欧洲五大联赛的轴心。看F1有什么可牵挂的?

  2 商业味儿太浓。F1车手服是世界上最花哨的运动服,F1

赛车是速度最快的移动广告牌。

  3 审美疲劳。一圈圈相似的竞争,一站站雷同的比赛。每年都是那22辆车,车手的换代速度远比其他项目缓慢,多少年来就这么一盘菜!

  4 没有偶像。F1车手不是不能当偶像,但同乔丹、巴乔相比,他们缺少运动员那种传统的美。赛车服太厚,很少能看到他们的肌肉;车舱拥挤,车手大多矮小瘦弱;他们也许很帅,但他们老戴着头盔和面罩。

  5 缺乏悬念。过去是塞纳、舒马赫,未来可能是阿隆索、莱科宁。为什么F1总会出产独孤求败的车王?

  6 不健康。噪音、尾气、高速运动和剧烈转弯,都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7 离普通人生活太远。越简单的运动越吸引人,世界上有多少人开过F1赛车呢?

  8 太贵。如果你的孩子爱篮球,你可以给他买一个,但如果他爱F1……(王琦)

  亚洲无先生,中国无小姐

  国际足联男女最佳球员开榜

  《世界新闻报》记者 戴 星

  临近年底,各行各业又纷纷盘点一年来的得失。作为足球行业的顶级管理者,国际足联也适时推出了年度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官方称之为“国际足联男、女最佳球员”,俗称“世界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小姐”。

  国际足联近日张贴了30位“先生”和24位“小姐”的候选者榜单。12月19日,待投票完毕后,得票较多的“先生”和“小姐”,便将身着华服,款步登上苏黎世歌剧院,接过奖杯,接受欢呼。

  与世界杯参赛席位按“实力基础上的各地区均衡分配”的原则不同,“先生”的提名纯粹以实力说话。巴西此次体现了足球王国的地位,有7人荣登候选榜;而复兴的英格兰也有4人;意大利则如人们预料的那中,有3位防守大师入围。从地区分布看,欧洲18人,南美8人,非洲4人。而亚洲、中北美地区和大洋洲都吃了鸭蛋,基本是世界足球版图的体现。

  相比“先生”,24位“小姐”来源要分散得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昔日的霸主美国,随着姑娘们的老去,现在只有2人勉强入围。而目前在亚洲排老四的中国女足,也无一人入得国际足联的法眼。

  “先生”和“小姐”们肯定踌躇满志,准备迎接事业新起点。但“先生”们要注意,自最佳球员奖项设立以来,凡最终得到“先生”称号的,在接下来的世界杯上都没有好结果:1993年“先生”巴乔决赛踢飞点球;1997年“先生”罗纳尔多在决赛前抽风……

  金球与金杯,想要哪个,今年的“先生”得仔细掂量。

  全运会金牌值多少钱

  全运会已成比拼经济实力的平台,专家提倡“节俭办全运”

  《世界新闻报》记者 王 琦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十运会开幕,各省给金牌开出的价码浮出水面。东道主江苏,每枚金牌40万加住房奖励,还有南京一企业打造的24K纯金火炬,总金额约100万;西部省份甘肃,田亮夺冠后奖金50万,另有一套冠军福利房……

  对各省市来说,四年一度的全运会是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不仅要展示体育竞技水平,也要展示经济发展水平。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的易剑东教授表示,全运会向运动员发放奖金的传统大约始自上世纪80年代,但当时数量不多。进入90年代后,奖金开始突破万元大关,此后便疯狂暴涨。眼下,借全运会跃进百万富翁行列的例子已屡见不鲜。

  据了解,九运会时,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奖金上限是:金牌8万,银牌5万,铜牌3万。但实际上,各省市为了多拿金牌,大都突破了标准。此次全运会,除了江苏的百万巨奖外,广东约30万元,上海约23万元,山东约20万元,其他省份也多在20万上下。

  易剑东说:“全运会已经演变成了各省市经济实力的大比拼。广东、江苏奖金给得多,那是因为人家经济实力强,给得起。而甘肃、陕西等欠发达省份之所以大幅提高奖金数,也是因为他们心里明白,根本拿不到几块金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天价奖金不仅催生出了精彩的竞争,也导致赛场上不正当竞争不时发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近日在南京表示,个别单位确定的奖金数额太高,这样做不但不利于运动员的管理和教育,反而容易把风气搞坏。

  易教授表示,全运会已经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中央政府看国力民心、

和谐社会;体育局看奥运预演;各省看金牌任务、排名位置;而老百姓看热闹。正因有如此广泛的社会基础,全运会必将长久存在下去。

  对于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易教授说,还应提倡“节俭办全运”。“这应该是十一运、十二运、乃至千万运的基本纲领。”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