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晚报协会第20届年会专题 > 正文

宁波晚报总编姚志明:机制创新才能激发报业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17:15 重庆晚报

  宁波晚报机制改革已历两年,初见成效:主流媒体、强势媒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采编经营机制正不断融入“竞争大潮”;报业经济厚积薄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2004年合计销售额3.31亿元,占创刊十年总销售额44.4%;广告创收2.67亿元,占创刊十年合计广告创收45.98%;上缴集团利润1. 15亿元,占创刊十年总利润52.3%;上缴国家税金2296.79万元,占创刊十年总税收47.26%。2004年6月,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的报业竞争力年会中,宁波晚报在全国700余家都市报中脱颖而出,竞争力名列全国第九。

  报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不能理想主义,拔着头发想上天,想一蹴而就;也不能犹豫不决,左右徘徊,坐等天上掉下“金元宝”。而只能顺应潮流,仔细分析“天时”、“地利”、“人和”,坚持改革,深化改革。

  2003年上半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借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揭开了报业改革的序幕,提出了“搞活机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保证导向”的十六字改革方针。进而,张秉礼社长批量出了宁报集团新的发展之道:“有分有合、大合小分、统而不死、分而不乱,保持良性互动,进行适度竞争”。文化体制改革给晚报带来了机遇,或者说送来了“天时”。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顺应“天时”?对晚报编委会来说,回答只有一个字:快!2003年6月23日,在集团所有的二级核算单位中,晚报率行凶与集团签订了《经济责任书》,实行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基数承包、超额分成”的“新政”。然后凭借集团赋予的经营权、分配权、人事权和经费审批权,于7月份开始,进行第一轮采编经营机制改革。

  所谓地利,就是晚报自身机制改革,必须从宁波实际出发,从报业集团实际出发。上一届编委会在宁波日报社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开拓,给晚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2002年为止,宁波晚报已成为“发行量最大、入户率最高、零售量最大”的主流媒体,把晚报的根深深扎入宁波的土壤中。因此,新一轮改革,必须坚持新闻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套用一句话,那就是“最有民族性的东西,才能走向世界”,这二年晚报新闻改革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不断扩大地方新闻版面,从2002年每日3.5版,扩大到现在8版以上;广告发行也同样,紧紧抓住宁波客户,兼顾外地客户。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正确定位,抓住主要矛盾。如果一味好高骛远,势必舍本逐末。

  所谓“人和”,就是子报(晚报)的改革,时刻不能忘记在集团的领导之下,且不说集团党委、编委会是为晚报改革“保驾护航”的就是集团的“六大办公室”,也在为晚报的改革披荆斩棘。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可能犯错误,就可能使改革夭折。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积极主动地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才能保证改革不迷失方向。同时,晚报内部改革,也必须有“人文关怀”,要有“人情味”。改革是要成本的,必然有人“得”,有人“失”,不付代价,没有局部利益牺牲的改革,无疑是异想天开。关键是:如何争取编委会一班人、中层干部一群人,采编经营人员大部分人的支持。晚报改革二年,

竞争力提高,凝聚力加强,人均收入大增,使大家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尽管有些“怨气”,有些压力,但最终变成了动力。

  综上所述,晚报改革,顺应“天时”,抓住了机遇;适应“地利”,抓住了“重点”;依靠“人和”,提高了凝聚力。那么具体是如何开展的呢?

  第一,用人机制创新,激发员工的竞争力

  改革的关键在于人。一种制度、一种举措好不好,关键要看能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使人的自身价值在报社的舞台上得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因素激活了,整个报社就有活力了。在开发人力资源这个重大课题上,晚报砍出了“三斧头”。

  其一,淡化“身份”,按岗取酬。目前晚报个人收入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奖励工资三项,其中基本工资由原先国家核心的基础工资、补贴、福利等十几项固定收入组成,按2002年各人所得一次性确定,这部分收入保证了各人以前所付出的努力,占20%至30%左右,员工的70%以上部分收入,通过岗位工资和奖励工资来体现。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岗位工资,同一岗位同一标准,同一考核要求。不管人是事业编制、企业编制,还是“聘用人员”,一概不论“出身”,如果完成报社业务考核要求,就拿相应岗位工资。努力体现了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而奖励工资则是对业绩优秀者的动态奖励。这一分配构成,体现了着眼未来,兼顾过去的务实思想,既稳定了队伍,又实现了按岗位设酬、绩效挂钩的新的分配原则。一年多来,一批原来的编外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达到或超过了原来事业编制人员的收入。目前,报社已有4名非在编的采编人员晋升为一级记者,其中2人将晋升为首席记者。情同此理,如果完不成报社规定的业务考核要求,就拿不到相应的岗位工资。晚报员工中,原事业编制的采编人员因业绩差,被扣全额岗位工资3000元/月至3500元/月不乏其人。

  其二,淡化“职称”,重视实绩。现行的新闻业务职称的评聘,总体上是合理的,但也应该看到有一些人是“高职称低水平”,或者“低职称高水平”。解决这个矛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职称”放进“档案”,既不否定它,又淡化职称,将重点放在“低职高聘”上去,即不管你有没有职称,或者低职称,将重点放在“低职高聘”上去,即不管你有没有职称,或者低职称,如果能完成或超额完成报社的定额,就拿相应的岗位工资和奖励工资。实践证明,晚报一些“低职称”的人,看到了“光明前途”,他们努力工作,其工作数量和质量远远胜出“高职称者”。报社说话算数,该奖则奖。报社完成定额和评上好稿的“

状元”,就是一个没有职称的同志。1—9月份,该同志完成定额16696元,每个月完成1845元(每百字按6元计算),平均每月稿件见报60篇以上。而高职称者,也明显感到了压力,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其三,淡化“职务”,能上能下。目前,晚报的中层干部根据业务岗位的需要进行聘用。被聘用者负实际业务管理责任,其余干部虽然保留“帽子”,但视同一般采编人员。例如采编部门的副主任(执行副主编、首席记者),和普通编辑记者一样,考全定额。他们的职务虽然保留不变,无非是一种“荣誉”,一种“政治经济待遇”,一种“价值体现”。当然,也有个别中层干部,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中“下课了”,但人数极少,以争取更多的中层干部支持改革。此外,让业务尖子通过优秀业绩得到职务晋升,尽管他们不负实际业务管理责任,但也能享受“荣誉”、“待遇”和体现自我价值。这种着眼未来,兼顾过去的办法,旨在引导中层干部淡化“官本位”,把注意力集中到新闻业务上来。

  其四、强调“人文关怀”。淡化身份、职称、职务,并实行较高的定额考核制度,大幅度改革分配办法,势必带来竞争的“残酷性”。如何兼顾老同志、有特殊困难的同志,以及“工作努力,但能力不够”的同志的利益,就成为改革的一个难点。晚报的办法是:一是让曾经对晚报作过贡献的老同志各得其所,为他们在众多的岗位中“点菜”,进行特殊照顾;二是让一部分实在不适应采编竞争需要的同志,妥善照顾到经营或行政岗位上去;三是,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考核中适当减免定额;四是,强调从严治社,又努力宽厚待人。对于业绩下降,将要“降级”的同志,提前交换意见,共同查找原因,通过调换岗位、调整采访系统等办法,寻找解决之策。对于要求辞职或外调人员,也是挽留在先,在经济上不使其吃亏。人性化的操作,缓解了制度的刚性与负面效应,从而也使得新制度得以顺利贯彻执行。

  第二、采编机制创新,激发新闻竞争力

  采编机制改革是另一个难题。一是采编矛盾,一篇稿件取舍,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二是层级过多。一般采编流程至少有五级:总编—副总编—主任—副主任—编辑—记者;三是新闻业务部室过多,这些“小诸侯”,有可能站在部门的立场上说话办事,从而影响整张报纸的新闻竞争力。解决的办法是:

  其一、实行“轮岗制”。晚报二年改革,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大面积轮岗”。绝大部分的编辑都被调到一线当记者,尝尝一线采访的滋味,了解记者的写稿辛苦;让记者们当编辑,使他们学会把握全局,站在编辑部立场取舍稿件。两年中,已有77%的采编人员轮岗,其中中层干部轮岗80%以上。“轮岗制”还有两个益处:有利于培养“采编全能干部”,为扩版准备了人力资源。版面扩张时,编辑不够,随时可以从记者中抽调;二是如果一个记者长期把持“一条线”,记者就有可能会在采访单位中“牟私利”。实行轮岗制,有利于改善记者的职业道德。

  其二、建立“编辑人”制度。所谓编辑人制度,就是以编辑为核心,贯彻总编意图,策划指挥版面。晚报的办法是把原先的总编室、采访部、经济新闻部、政法社会新闻部、热线新闻部、时事新闻部、副刊部、体育部、摄美部变相撤销,取而代之,设立两大中心,一是地方新闻中心,负责地方新闻的采编;二是时事专刊中心,负责除地方新闻以外所有版面的采编。中心负责人,由分管新闻业务的副总编兼任,中心负责人直接指挥编辑,这些编辑,可以是原来的中层干部,也可以是一般编辑,副总编聘用“编辑人”,编辑人再挑选记者,逐级聘任,以树立编辑权威,使编辑从被动编稿到能主动组织和策划稿件。编辑人制度的核心是撤销总编室,由原来的中层干部直接操刀当编辑,缩短了采编流程,增加了采编的力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记者与编辑之间直接照面,减少了采访的盲目性,并使新闻策划等工作能够一竿子到底,打破了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并通过与之配套的每日谈版和例会制度,增强了对新闻的宏观调配能力。

  其三、实行“退出”机制。上面已谈到人事上和分配上的晋升机制,这容易做到,难的是退出机制。晚报的办法是每月对近40名记者,完成见报定额进行排名。排出前十名和后五名。一年中进入前十名六次者,晋升岗位工资一级(500元以上);进入前三名者,晋升到首席记者。一年中,进入后五名四次者,降低工资一级(500元以上),直至扣完其岗位工资、奖励工资。对于“后五名排名”,无疑给记者造成危机感,那就是即使完成750元/月见报定额,即使拿到超额奖,也有可能排到后五名,因此,只能拼命往前冲,这么做,似乎有点“凶”,但对全局有利,即造成了人人力争上游的良好业务竞争氛围。

  其四、设立“高门槛”的定额制。每位记者不管职称高低、有否职务,每月一律须完成750元定额。这比改革以前的320元/月,提高了一倍多。完成或超额完成有奖,反之则受罚。报社不吝惜发钱,关键是你要多干事。过去每月完成320元定额可以拿七八千或六七千的钱,现在你必须完成750元才能拿这些钱。高定额制度基本解决了“稿荒”难题,过去月末和双休日的“稿荒”现象不复存在,而是有大量稿件可供选择,从而提高了办报质量。

  设立“高门槛”,已使得3位采编人员因降级或害怕降级而主动请辞离开报社,另有二位“较能干”的记者,也已提出辞职意向。过去实行“低定额”,完成320元定额后,还有大量时间去干“私活”,而“高门槛”定额,且有“排名后五名要降级”的风险存在,不能“混”下去了,因此,只能辞职。这二类人员辞职,对报社都有好处,解决了人员的进出难的难题,不必由老总去得罪人,而用制度去得罪人。此外,即使“有关系”进来当记者的,也不怕,实行逐级晋升制度(见习记者、三级记者、二级记者、一级记者、首席记者),你没有能耐,就只能永远“见习”,而见习者的收入是很低的。滥竽充数者,在“退出机制”和“高门槛”前,束手无策。

  “高门槛”的定额考核制度,更明显的效果是充分挖掘了员工的潜能,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开支。有一组数据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2002年底,晚报每周的版面是140个版,其中地方新闻版29个,采编人员76名。2004年9月,晚报每周出版200版(且版面加长4公分),其中地方新闻版54个,采编人员67名。也就是说,在总版面增加40%多,地方新闻版增加86%的情况下,采编人员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可以省出一批人去从事广告、发行等其他工作。这里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工作量飞速提高,人均每月见报稿从不到20条,增加到了30多条,最多的每月能达到六七十条。二是中层干部全部扑到了业务第一线。三是由于编辑定额的提高,可以省出一批编辑从事记者工作。四是各部门在人员配备上都仔细斟酌,万不得已不愿增人,以免影响成员定额的完成。

  其五、重数量也重质量,两者兼顾。实行“高定额”制度后,势必会招来一片怨声,什么只抓数量不管质量,这其实是一些“偷懒者说”。须知报社是一家生产精神产品的特殊企业,这个企业不是工艺美术厂,一年半载只生产若干件精品就可以了,而是每天要出版几十个版面。以地方新闻为例,每天八个版面,每个版面见报十条左右稿件,就须有八十条左右稿件,不抓数量势必闹“稿荒”。从某种意义上报社是餐馆,每天须有“八桌”大餐,冷盘热炒一样少不了。你只拿出鱼翅鲍鱼,满足得了读者需求?数量与质量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的数量包含着一定的质量(至少见报稿件是基本符合质量的)。实践证明,见报定额完成较多的,也是好稿评上较多的。当然,报社绝不能只顾数量而不顾质量,要建立“精品工程”。晚报抓质量举措是:一、设立新闻策划奖,每月有任务,每月要评比,评上者奖500元至1000元,社会效果好的,发总编嘉奖令。反之,则要扣罚。二、设立好稿、好照片、好版面奖,每月评一次,每篇奖120至150元。三、设立独家新闻奖,每周奖一次,好中选优。四、建立新闻点评制,对当日报纸的采、编、排、校、印、发,包括广告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点评,以提高办报质量。五、凡年度好稿多者,或奖级高者,给予重奖以及晋升岗位工资的机会。

  第三、追求“利润最大化”,提高经营竞争力

  作为一张都市类报纸报,如果经营上不去,就算你把报纸办得“花团锦簇”,也会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淘汰出局,因为都市类报纸,完全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简称“市场报”。如果没有效益,办他何益?都市报不是非办不可的党报!对于这一点,当事者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全国各地因亏损而停刊或被兼并的晚报、都市报不乏其例。因此,在把握好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应是全社上下奋斗的目标之一,也是集团的要求。抓住了利润,就抓住了报业经济的牛鼻子,否则就会顾此失彼,满盘皆输。宁波晚报凭借集团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广告、发行、采编三者联动抓经营;广告、发行、采编、财务四者联动压成本。改革二年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晚报实际工作得到了较好体现。“全国都市报竞争力排名第九”,如果单从利润角度看,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2002年全年利润为2700万元,2003年为5200万元,同比上升91%;2004年为6300多万元,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从集团范围比较,2003年与2004年,晚报这二年每年的上缴利润都占整个集团利润二分之一强;从晚报自身比较,这二年的上缴利润总和,占创刊十年上缴利润总和的比例为52.3%。(1995-2004年十年中,合计利润为22017.27万元,其中2003年2004年合计利润为11515.94元)。

  那么,晚报是如何朝着“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努力的呢?

  其一、坚持有效发行,随机应变。有人认为发行量越大越好,这话说得不全面。没有一定发行量,就没有一定广告量,发行市场与广告市场密不可分,但不能机械划等号。2003年的发行量比2002年的发行量少了1.5万份,广告创收反而多了3600万,这怎么解释?但是如果报业市场是“三国鼎立”、“七国纷争”,那你就只能把发行量搞得“尽可能大些”,至少应遥遥领先于其他都市报,才能使读者和广告客户心中,树立“强势”媒体地位,才能保持广告价格的“含金量”。晚报目前32万份发行量,领先于其他报纸十万份以上,且继续保持“发行量最大、入户率最高、市区零售量最多”的优势。作为宁波晚报如果达到上述目标,就是有效发行。这个有效发行是动态的,要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而变化。既不能盲目扩大发行量,也不能为了利润而失去发行市场,即所谓以变应变。2004年,为了报业竞争需要,晚报新增投入2865万元,就是在以变应变。

  其二、控制版面总量,不走“厚报”之路。办报的最大投入是发行投入,32万份发行量是一个大投入,但每份报纸如果从日出24版,增至48版,那就是变相的62万份发行量,而报价是轻巧易不能动的。因此,控制版面总量,是很关键的。晚报版面扩张坚持二条原则,一是随广告扩张,有广告就增版,没广告就减版,这是符合商品经济“以产定销”原则的。目前晚报少则16版,多则44版,就是这样做的。二是要维护读者利益,不能片面追求广告创收和“利润最大化”,而做“小地主”,广告占版率一般控制在40%左右,但40%有一个前提,就是新闻版面不能少于16至20版以上。因为这是一个底线,读者花0.45元至0.50元,订(买)你的报纸,主要是为了读新闻,而不是读广告(当然广告也是市民不可或缺的信息)。要控制版面总量,简单的办法是,总编辑自任“版面调度”,因为只有你,才是掌握报纸全局的。

  其三是抓住“牛鼻子”,千方百计开拓广告市场。广告是利润直接提供者(当然控制各种费用也很重要)。晚报创刊十年,广告从260万元起家,2004年达到1.4671亿,是1995年的56.42 倍。重视广告创收主要抓三点:一是广告部必须有“市场自主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对广告部不能管得过死,哪一类广告该定什么价位,哪一类广告该是晚报的“必争之地”?广告部最清楚。因此,在人、财、物三方面都应该给广告部“多开绿灯”,“少按红灯”。2003年6月份,晚报与集团签订“责任书”,同样,晚报编委会也与广告部签订“责任书”,把高额创收任务,压到了广告部身上。但有责必须有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总编只管每月的到款额。具体经营应由分管副总编和广告部主任去抓。二是“鞭打快牛”与利益挂钩。2002年广告部完成8400万元到款额,2003年实行经济责任后,完成了1.2亿元,2004年,完成1.4671亿元。要鞭打快牛就必须辅以激励机制,对业务骨干要重奖,不能吝啬,要教育采编人员和其他人员不能“攀比”、“眼红”。广告是“衣食父母”,要待之如上宾。晚报广告部的利润分成奖目前达到全社30%以上。三是版面与人力支持。要开拓广告市场,仅靠广告部力量是不够的,因此,这几年来,报社把不少采编人员充实到广告部,以提高版面的质量。同时,二年中,不断增加广告部“管辖”的版面,对广告版面的多少,还是“以产定销”,广告部需要版面,尽可能满足,当然广告价位不能跌。其实在高指标前提下,广告部也不会“跌价”。除了上述做法之外,广告部必须完全接受集团经营办、财务结算中心和晚报编委会的监督、检查,以防止发生不该发生的偏差和错误。

  晚报机制改革,从2003年6月至今,时间不长。改革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预料之中和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改进。我们的目标是:在集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朝着“做大做强”的目标,迈小步不停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深化改革,争取在2008年再上一个新台阶,为集团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宁波晚报总编 姚志明

  相关专题:中国晚报协会第20届年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