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从拯救白血病儿童事件看传媒责任的彰显与错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4:03 郑州晚报
从拯救白血病儿童事件看传媒责任的彰显与错位

  10月6日,黄伟与陈荣见面时的微妙被渲染。全面审视黄冠事件,传媒无疑扮演了一个“准主角”的幕后英雄。当角色发生变异和错位之后,全国拯救黄冠事件也就不折不扣地变为秀场。郑州晚报记者 游晓鹏 尹海涛/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拯救白血病儿童事件看传媒责任的彰显与错位

  黄冠妈妈的出现,是媒体作用的结果,也继续吸引着更广泛的关注。全面审视黄冠事件,传媒无疑扮演了一个“准主角”的幕后英雄。当角色发生变异和错位之后,全国拯救黄冠事件也就不折不扣地变为秀场。郑州晚报记者 游晓鹏 尹海涛/图



  核心提示:在过去的25天中,一位叫黄冠的3岁信阳小男孩在郑州掀起了一阵铺天盖地的爱心热潮,处于事件核心的郑州被传媒的铺天盖地报道完全征服了,使整座城市的心跳都随着小黄冠的命运起伏而跳动。从黄冠被抛弃发出寻找父亲的呼吁,到黄伟出现但不去医院,再到父子相见,黄奶奶怒扇儿子耳光,全国媒体联动寻找黄冠的妈妈,直到最近陈荣在有关方面的策动下“终于出现”,黄冠事件被演绎出了一层又一层的浪花。全面审视黄冠事件层层光环剥离之后,我们会发现,在此次事件中,传媒占据了一个无比重要的位置,扮演了一
个“准主角”的幕后英雄。在前期的主动与爱心呼吁之下,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和推动力量日渐彰显,但是,无法回避的是,随着事件的纵深,传媒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异和错位,把事件不折不扣地变为秀场。

  一次成功的策划

  “奇怪,孩子爸爸去哪儿了?”

  10月16日凌晨4时30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值班医生董秀娟和护士马冬燕,在接待过一位3岁白血病儿童后,再也不见了办住院手续返回的孩子父亲。

  第二天仍然没有孩子父亲的任何消息。

  郑州市三院至此确认了一个事实,孩子被遗弃了。

  “他告诉我的是孩子丢了!”

  11月4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查山乡下黄庄村。黄冠的奶奶马勇英告诉我们,8月16日清晨,黄伟把儿子放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返回家时对她说孩子走丢了,60岁的马勇英当时对这个说法并没有怀疑,随即陷入“丢失”的悲痛之中。

  返回信阳的第二天,黄家亲戚在电视中看到了黄冠被抛弃的报道,随即告诉了马勇英。这时黄伟才说出实话,但黄伟没有立即响应媒体的呼声去见儿子,而是跑到郑州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此时,黄伟的惟一顾虑不是道德谴责,而是伴随儿子病情的最大问题——医疗费用。

  “在家时他已经不行了,口鼻出血,我看他顶多再撑一天。如果孩子死在家里,我觉得太对不起他。”黄伟这样解释自己丢下黄冠的原因。而选择抛弃在医院,是因为那里可以“直接得到治疗,也有碰上好心人的机会”。

  在黄冠的父亲消失之后,医院迅速对事情进行了分析,之后,选择了把情况通报给媒体。

  郑州市三院负责宣传工作的院团委书记王放在接受采访时说,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单靠医院解决黄冠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借助媒体寻找黄冠的父亲,另一方面发动一次社会捐款,成为不得已的办法。

  在坊间,黄伟丢弃儿子,之后引起媒体关注,再获得爱心捐助,已经被视为一次成功的策划。

  一位医护人员对记者说:“黄冠一脸好福相,而且他的父亲‘方法得当’。”但这个策划也成为无法模仿的“孤本”。10月31日,另一名白血病患儿被家属“放”到了郑州市三院门口,随即被办事处和派出所送回。

  目前所有的捐款由医院保管。11月6日,郑州市三院团委书记王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黄冠只是一个特例。这次获得的捐款据我所知是河南省内最多的一次,这不是每个有机会得到媒体和社会支援的病人所能得到的。”

  据悉,就在黄冠就医的一段时间,已先后有数名白血病患者因无力继续支付医疗费用离开医院。而从黄冠事件的被动扭转为主动后,医院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救了一个黄冠,会不会再有下一个黄冠被丢弃?

  一位父亲的回归

  11月6日上午,与在媒体前曝光初始的紧张不同,黄伟已经能够带着微笑平静地接待前来探望小黄冠的人们。在人少的时刻,黄伟不再掩饰自己的疲态,会蜷曲在医院走廊里的长凳上打个盹,但一有看望和捐助的人来,他就会立刻迎上去。

  白天,黄伟基本待在医院9楼的走廊里,晚上,就住在医院提供的一间宿舍里。20多个日日夜夜,这位曾一度放弃自己责任的父亲,就是这样过来的。

  “我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了(丢下儿子)。现在黄冠的监护权已经归我了,我更不可能再做这样的事。”黄伟认真地对我们说。一周前,一位读过报纸后前来探望黄冠的市民曾愤怒地揪起黄伟的衣领,谴责他对父亲职责的放弃,而现在,在公众的眼中,黄伟正在实现一位父亲的回归。

  但事件给予黄伟的并不止这些。十多天前,某媒体记者在医院附近的一家建筑工地上找到他的时候,他并不愿意对媒体说太多。对医疗费的顾虑是一方面,性格与阅历似乎也是一方面。根据黄家人介绍,黄伟平时话也不多,在外打工年头不少,就知道埋头干活。而今,对于媒体,从恐惧到感激再到主动提出求助,黄伟不再对镜头感到恐惧。

  11月6日,他对前来采访的媒体并不讳言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能够找到一家可以给我充裕时间照顾黄冠又不影响收入的工作,这样可以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孩子。”

  黄伟是否涉嫌遗弃

  黄冠虽然得以接受治疗,但黄伟的弃子行为是否涉嫌遗弃罪呢?一些市民认为,黄冠在黄伟与陈荣离婚后被判给了陈荣,黄伟不能构成遗弃的主体;一些人则认为,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丢掉就不应该,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记者就此咨询了一直关注此事的河南天新律师事务所的刘建律师。他说,构成遗弃罪有几个条件,首先是发生在有法定赡养或扶养义务的人之间;另外犯罪的后果要达到一定程度。尽管黄伟已经和陈荣离婚,并且黄冠原本被判给了陈荣,但黄冠得病时,已经由陈荣抱给黄伟照看,黄伟仍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抚养,不能因为医院和社会对黄冠的扶助就放弃自己的义务。从目前的情况看,黄伟的行为涉嫌遗弃罪中“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但从后果上看,造成的影响不是很严重,并且黄伟有悔改的主观意思,构成遗弃罪的完全条件不够充足。

  刘建律师说,遗弃罪这一罪名属于自诉罪,应由受害人的相关监护人等提起诉讼。如果相关诉讼未被提起,一般国家公权不会介入。

  幕后的英雄

  “如果没有得到记者们的承诺,我想我还会犹豫一段时间。”11月6日,黄伟在市第三人民医院9楼病房接受了采访,如此回忆10多天前在附近的建筑工地上与赶来的记者们沟通时的心态。

  10月16日清晨,黄冠被独自留在病房,并被发现是一起遗弃事件,惟一的卖点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被抛弃,但如果他的父母找不到,社会又不能提供足够的帮助,这件事可能像其他一些无主病人一样不了了之。

  媒体选择了主动出击,一方面呼吁社会奉献对小黄冠的爱心,一方面形成强大舆论攻势,寻找黄伟。“白血病患者无钱医治的新闻很多,现在已经不是新闻了,但这次媒体能够给予这么大的关注,我觉得真是黄冠的幸运。”三院的一位医生说。

  一周后,媒体通过种种渠道找到了黄伟,要求其返回医院照顾孩子,黄伟当时顾虑重重。“我没有钱,回去了医院不给孩子继续治病怎么办?”黄伟把这个问题抛给记者,并没有立刻得到回答。几天后,在得到有关媒体的“承诺”,会尽力呼吁解决医疗费用后,黄伟回到了儿子身边。

  10月27日,《郑州晚报》100多位编辑记者为黄冠捐献1万多元,掀起了社会各界的捐款高潮,总的捐款数额不断上升,5万、10万、20万元,医疗费用终于不再令黄家和医院发愁。而此后,黄冠的生母陈荣也在惠州媒体的努力下现身,并在没有路费的情况下被媒体接到郑州。在媒体的努力下,黄冠的病情甚至吸引了德国医生的关注,帮助研究最佳治疗方案。

  11月6日,黄伟对记者说:“我很感激媒体,如果没有他们,我不敢想像今天的局面。”

  传媒的责任

  “我原来只是想有人来帮助黄冠,挽救他的性命,没有想到反响会这么大。”11月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伟这样表示,当初他完全没有想到因为媒体的介入,会带来现在的捐款和效果。

  面对接连不断的捐助者来到医院,把捐款和写给黄冠的信递给自己,黄伟的表现只有一种,连番感慨传媒的力量。

  如果没有媒体的炒作会怎么样?这样一个伪命题谁也不好回答,但有一个事实是,截止到11月6日,社会各界给黄冠的捐款总额达到23万元,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捐款被送来。黄冠的主治医师赵晓武介绍,黄冠先要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化疗才能确定最后的治疗方案。根据化疗的情况,可以采取继续化疗和移植造血干细胞两种治疗方法,前者大约需要3年时间,共花费需20万元,所收到的捐款足够治疗之用。

  “从黄冠被抛弃发出寻找父亲的呼吁,到黄伟出现但不去医院,再到父子相见,黄奶奶怒扇儿子耳光,直至最近陈荣在有关方面的策动下‘终于出现’,事件的一波波演进都是传媒的力量在推动。”11月7日,一位关注黄冠事件的传媒人士说,从新闻的本质意义上来说,前一阶段的报道,显示了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和帮助弱势群体的力量,这个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可以肯定,如果没有传媒的关注,黄冠的命运不会发生改变。”

  剥离黄冠事件的层层光环,我们会发现,在事件的每一步,都会显现传媒努力推进的痕迹。从报道新闻到推动新闻,传媒的责任感和力量开始显露。

  受众的质疑

  在黄冠事件被广泛关注时,受众对传媒的做法开始产生怀疑。

  “我每天看电视和报纸,怎么越看越不是味,变成了媒体在操纵这一事件。”11月7日,郑州市民王先生道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说,为小黄冠捐助本身是个爱心活动,因为媒体的恶炒,已经引起大家的反感和怀疑了。

  这种感觉不仅在读者中存在,甚至于参与报道的不少媒体记者也有被愚弄的心态。11月6日,在陈荣第二次到医院看望黄冠的时候,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的媒体记者并不多,与之前的场景大有不同,跟一位相熟的同行联系,他甚至在电话中说:“我不去跟风了,一切都是按照媒体的安排进行的,实在没有意思。”

  从传媒寻找陈荣时,质疑声就已开始。

  “妈妈,我想你啊,你快来看我啊!”这是一家传媒最先引爆的寻找陈荣新闻。面对孩子因病情变化的哭闹,黄伟无助,更使不少前来看望黄冠的市民,确认生母的照料对于只有3岁的黄冠无比重要。从10月27日开始,关于黄冠的报道中不断出现“妈妈”和“陈荣”的字眼。紧接着,一场贯穿中国南北网络的寻找黄冠母亲的行动,已经被报纸、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同步展开。而她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必须。

  令人不解的是,陈荣被找到之后,并没有出现大家想像中的情景,她在第一时间内并未去医院探望分别已久的孩子,而是率先被传媒安排接受采访,接下来,陈荣的每一行动都被传媒所左右。

  于是便有了如下的日历:

  11月4日13时30分, 小黄冠的妈妈陈荣在两名记者的陪同下赶到了郑州。

  11月5日下午,陈荣首次来到医院并在一家主办媒体的安排下召开传媒记者见面会。“见面会后,陈荣并没有像在场媒体记者预料的那样去小黄冠病房隔着玻璃看看儿子,而是登上主办方提供的轿车,直接离开了郑州三院。”一家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如是描述,“媒体见面会后,记者了解到,郑州三院也原以为陈荣会到小黄冠的病房外看一眼自己的儿子,所以做好了陈荣在病房外看望小黄冠的准备,安排专人守候。”

  有细心的人注意到,此处距小黄冠病房仅有150米。

  事实上,仅仅从陈荣一人的跌宕起伏就可以梳理出导致众人反感的因素。从积极寻找陈荣到陈荣授权一家传媒全权代理在郑州的行程以及安排,可以看出,面对小黄冠事件的报道,诸多媒体实质上是展开了一场竞争,不惜代价奔赴千里去广东接回陈荣的媒体企望从陈荣那里获得更多的独家新闻,因此与陈荣达成了某种默契,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处于事件核心位置上的陈荣,在公众面前的很多举动变成了作秀。

  失控的角色

  “关心、帮助孩子本来是好事情,可遗憾的是,很多媒体,包括一些网络媒体在这件事情上已经陷入了一场新闻争夺战,导致了一场炒作秀。”一位署名寒江雪的网友在网上发帖说,在这次事件中,可以看到各家媒体为了各种报料而挖空心思,甚至垄断某些核心人物,这些做法明显是一种恶性炒作,透露出了媒体报道的失控。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垄断新闻资源是传媒的竞争手段,可是展示在公众面前的新闻却失去了真实和感动。”一位传媒界人士认为,从报道新闻到操纵新闻,这种做法正被处于激烈竞争漩涡中的传媒广泛采用,让受众感受到了厌烦。传媒的本职是报道新闻事实,而出于竞争需要去垄断新闻核心人物话语权的行为事实上破坏了新闻竞争的规则。“本来受众对于传媒的责任感到欣慰,但是后来的连番失去理智进行炒作心态的报道,已经让受众感到了厌恶。” (郑州晚报记者 尹海涛 游晓鹏 文/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