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安监局“六条措施”遭质疑的启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10:3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为遏制住目前矿难事故多发的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于12月8日提出了六条措施。但这些措施随即就遭到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紧急状态法》草案专家起草组执笔人于安的质疑。于教授认为,所谓“六条断然措施”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关”。如此应急性措施治标不治本,只是暂时性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的局面(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姑且不论于教授提出的质疑本身道理有几何,这一批评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其启示在于:到底应如何完善监督管理方式,以怎样的程序和渠道出台相关措施,才可有效扭转矿难事故的多发局面? 面对“几乎到了失控程度”而且多属责任事故的矿难,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判断:迄今为止,所有遏制矿难的措施基本上都还没有作用。当然这既可能是遏制措施本身中看不中用,也可能是这些措施本来可以有效,只是其他因素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不过就矿难而言,遏制措施“顶用不顶用”只能看效果,所以,即使是被其他因素阻碍了作用的措施同样是不完善的措施。只要矿难发生的势头不减,那么就应该说:我们至今尚未推出对遏制矿难比较有效的方法。 如此状况已足以证明,要寻找出能够有效遏制矿难的办法,必须集思广益,只依靠安监等职能部门,实是力有不逮。而要有效“借智”,一个能够确保每条新建议都可以引起注意的可靠平台,必不可少。但遗憾的是,当前还缺乏这样一个平台。比如,于安教授对安监局六条措施的质疑,是在中国法学会网召开的“重大安全事故与应对突发事件法律问题”座谈会上提出,才得以呈现于公众面前并引起讨论。可以想到的是,能够像于教授一样对现有措施提出类似批评和修改建议,甚至可以提出更好的具体办法的人,并不在少数。比如,那些一线的工人和基层管理者,在遏制矿难方面就肯定会有不少人有着相当独到的见解。但是,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或者发言能够引起公众注意者,毕竟是非常之少。很可能,一些能够有效遏制矿难发生的好建议,便因为“人微言轻”而湮没。 所以我以为,亟须建立起一个可靠平台,集纳起所有对矿难问题的有效思考,集纳起所有的意见和建议。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专门的网站,可以是一部热线电话,可以是媒体的一个固定频道、固定版面……有关职能部门应该有专人负责这个平台,给所有人提供一个平等、简易的表达处所。 在这样一个讨论平台上,既可讨论宏观的“道”,又讨论具体的“术”。譬如可以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之多的矿主产生赌徒心理?面对危险重重的生产环境,矿工们为何如此无力?要怎样完善法律制度,才能改变这种局面?此外,还可以讨论预防矿难的具体操作办法乃至技术细节。如此,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措施时便可以有所参考,避免了闭门造车,从而使出台的方法措施更有针对性、操作性。 □郭之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