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燕赵都市报:还有多少补贴被“富人通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15:37 燕赵都市报

  作者:康劲

  “中国公共卫生投资缺乏公平性。城市远高于农村,东部远高于西部。医疗支出的公共资金大都集中于发达的城市医疗部门。”在“2005中国医疗机构改革·首届医院品牌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教授魏众作上述发言。(见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资料,魏众还发现,即便是在占有公共医疗资源较多的城市,也只是少数城市家庭受益。“说的更直接一些,就中国整体而言,医疗补贴是不成比例地补贴给了富裕人群而不是穷人。”

  魏教授的发言可谓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深刻揭示出

医疗体制改革的最大失误。其实不仅是
医疗改革
,在教育改革和住房改革上,这种补贴被“富人通吃”的现象也是非常明显。国家义务教育只保证到初中阶段,高中教育就开始收费,越好的学校收费越高,结果只有富人的孩子才能上得起好的高中,进而进入好的大学,好的高中和大学又能争取到最多的国家补贴,这些补贴被富人子弟优先享受。因为毕业于好学校,又能找到高薪的工作,所以,富人的子女不是富人也是白领。而穷人的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沦为廉价劳动力,所以越来越穷,并且不断遗传给下一代。在住房上也是一样,富人住进高档的城区,而高档城区又通过政府补贴享受到一流的市政设施,一流的设施又促进富人的房产不断升值。而穷人的住房因为没有补贴,设施越来越差,最后越来越不值钱,穷人的房产不仅不升值而且还萎缩,最后导致穷人越来越穷。

  这样的改革结果,缘于以往一些改革设计者对于“马太效应”的疯狂迷恋。《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由于这句话后来广为流传,不仅在生活中导之以行,成了众所周知的“马太效应”的代表格言,而且成为许多领域改革中的既定方针。政府的公益补贴源源不断注入富人的生活,好的学校、医院越来越好,好到只有富人才能消费。而差的学校、医院就像穷人的房子,日益陈旧破败,最终失去最基本的公共职能,转而变本加厉地去掠夺穷人财富。

  要改革平均主义,打破计划经济的“大锅饭”,不讲效率、不讲“先富”是不行的,过去,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先富”带动“后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这种思路主导下的改革虽然把GDP的总量做大了,但是,也把贫富差距拉大了。更富的人不仅没有带动穷人富裕,而且在不断侵占穷人应得的补贴,“富者恒富,穷者恒穷”成为一个难以打破的定律。

  转变改革的思路,终结“富者恒富,穷者恒穷”的定律,不是要搞新的平均主义,而是要建立新的调节机制。现阶段,就是要在不节制“富”的同时,在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将政府的补贴合理倾斜给穷人,让穷人享受到更好的政府福利,通过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