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高校收费为什么是一本糊涂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11:21 民主与法制时报

  郭松民

  一年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是根据什么标准收的。“新华视点”记者最近采访了大量教 育界人士,试图探究大学收费的标准,却发现这是一团乱麻:其一,培养成本是多少?其二,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 本?其三,有的大学把一些热门专业上调30%收费,达到7000元、8000元,却不见对一些冷门专业下调收费。

  权利与权利不对称

  在我看来,大学收费黑箱操作,谜团多多,原因在于学生与其家长是分散个体公民,相对于庞大的学校来说,无疑是 处于弱势,而许多收费标准是当地政府部门核定或者批准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权利与学校的“准权力”之间存在着极不对称的 不平等情形。

  权利与权力不对称,首先体现在高校的收费不透明,而学生及其家长缺乏知情权。有学生问:“各项费用都很清楚, 然而最大一项‘学费’我们却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收的、具体是什么用途?”面对学生的质疑,高校根本就不予以公布,甚至 连回答的兴趣的没有。

  权利与权力不对称,还体现在高校的收费标准如何计算,学生及其家长无法介入,没有要求听证的权利。2003年 ,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四百亿元,同期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约七百亿元,学生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 。据张保庆透露,1999年设计的比例是25%,因此当年的学费标准是3500元。而现在要达到5000元甚至更高。

  权利与权力不对称,还体现在高校如何使用学费,学生及其家长无法监督。高校如何进行开支,高校不会公开,不公 开学生及其家长也就无从知晓,更不用说由学生及其家长的代表进行查账或者委托中立的

审计事务所进行查账,学生及其家长 的对高校账务的监督无从谈起。而如果没有来自学生及其家长的外部监督,高校就无法对开支进行控制;高校如果不对开支进 行控制,那么学生的学费可能就会永远水涨船高。

  最后,权利与权力不对称,还体现在学生及其家长认为收费不合理,权利受到侵犯时,无法得到救济。如果学生及其 家长不认可高校的收费,向当地政府部门投诉,可是高校的收费都是政府部门核定或者批准的,如上海松江大学城高校的收费 就是经过财政、物价、教委协调和批准,所以这种投诉肯定难见成效。如果学生及其家长向法院起诉,恐怕连法院的门槛都进 不了,原因是他们没有诉讼主体资格,法院说这是“抽象性行政行为”或者是“学校内部管理行为”,不予受理。

  填平鸿沟还是加深鸿沟

  大学教育被公认为是填平一个社会的贫富鸿沟、为穷人的孩子提供上升机会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这个手段无疑是打了 一个很大的折扣的,一不留神还会扩大了鸿沟。

  首先,穷人的孩子一毕业,背上就有一个相对于他们的收入而言是相当沉重的债务包袱,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富人的 孩子。如果无力及时清偿,还会被推上被告席,再背上一个信用不好的恶名。还记得几个月前,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曾 经公开批评若干省市不落实国家的

助学贷款政策,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赞誉。但现在看来,即便助学贷款政策被不折不扣地落实 了,也无非是这样一个结局,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其次,由于穷人的孩子多从“冷门专业”毕业,找工作难,收入低是免不了的,他们和富人孩子的差距也就只能越来 越大——当然,他们之间的鸿沟也就只能越来越深,越来越宽了。

  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他山之石可以借鉴:“美国人上大学,先要算一下‘预期的家庭贡献’。”你的家庭越穷,从 政府、学校、私人慈善机构得到的奖学金、助学金就越多,穷人家的孩子几乎一分钱不用花就可以读完大学。有时这“两金” 在支付了各种费用之后,还有余额退给你做零花钱。这样一来,穷人的孩子毕业后,倒是真的可以一身轻松地和富人的孩子站 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

  据说“教育产业化”的理念就是美国的舶来品,看来我们的大学只学会了收费,但没有学会怎样收费——收费收得连 填平社会鸿沟的基本功能都丧失了。当然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但千万不要告诉我说是因为没有钱: 前段时间,国家不是一出手就补贴了中石化100个亿吗?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