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2006年中国外交前瞻:夯实中欧关系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1:05 南方周末

  化解中欧矛盾 需加强前瞻性

    戴秉然(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前主任)

  2003年,中欧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总理温家宝也用“成熟、稳定与健康”作为中欧关系发展的目标。2006年,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保持,但肯定还会有问题存在。

  去年,中欧在经贸方面的最大问题是纺织品配额和纺织品出港,虽然达成了一个临时性的解决办法,但估计今年仍会出现摩擦。不过,一个好的趋势是:过去,在经贸领域因为政治因素而对中国让步被视为一个“政策优惠”,而现在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趋向于一种更平等关系。于是,贸易摩擦本身也就趋于正常,关键在于怎么处理,能够在WTO框架与双方的妥协机制下达成协议。

  意识形态方面问题,在今年的中欧关系中,可能会有所反弹。与之相关的军售等问题,因此将会很难有突破。这里面还有美国因素——

伊拉克战争以后,欧美关系陷入低谷,欧盟估计不会因为军售问题而进一步搞僵与美国的关系。另外,就是欧盟扩大后,利益更加分化,以前是15个国家一致同意,现在则要20个,操作方面也会更加困难。

  所以,从中国的策略来说,如果中国盯得太紧的话,人家还会怀疑中国有所企图。但如果采取冷处理,不在乎这些东西,不与欧洲在人权问题上争论,避免其对中国提出更高要求,反而可能对我们更有利,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而欧盟扩大以后,从某种意义上给了中国更大的空间,中国可以借此机会争取更多的贸易及技术上的合作。最近的伽利略计划,正是中国与欧盟在技术产业方面的合作。双方在技术方面的交流与之后的产业合作,对我国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中国出口几十箱的衣服,换来一个先进芯片的技术,这种合作对中国是相当有利的。2006年,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这方面的发展。

  现在中欧及东欧不少国家也加入了欧盟,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也转化为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如果中国可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沟通,达成良好关系,那对中欧关系将来的发展也是有益的。像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中国可以更好地展开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为以后的发展铺路。

  另外,中国也应注意产业规范方面的要求,比如卫生条款、环保条款等。像出口商品里面农药残留、卫生标准等,这些都是绿色贸易的问题,他们都是非常注重的。这方面,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前瞻意识,尽快完善。 €

  2006,夯实中欧关系的基础

    冯仲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2006年的中欧关系,我们很难看到前几年那样大踏步的发展。但大踏步前进时难免基础较虚,而2006年的中欧外交,我们要做的恰恰就是夯实基础。

  中欧关系中,有两个重要议题:对华军售解禁、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两个问题,在2006年解决的可能性都不大。

  一方面,美国在对华军售问题上向欧洲清楚地表明了反对态度。而2006年上半年欧盟轮值主席国奥地利,是坚定的亲美派,下半年的轮值主席芬兰,以人权方面的理由,也反对解禁。

  在经济方面,中国现在已是欧洲的头号反倾销调查目标。虽然中欧在经贸领域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但中国商品对欧洲经济的冲击很大,要欧洲在这点上松口很困难,即便是法国、德国等与中国关系亲密的国家也颇多顾忌。

  2006年影响中欧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新生代领导人的上台。德国选举已经完成,法国尽管2007年初才开始选举,但是争夺今年就已经展开,英国首相今年也将交权。新生代领导人对中欧关系的看法已现端倪:默克尔虽然强调中德关系以及欧洲的主体性,但是会加强和美国的协调。默克尔和其前任不同的是,其前任为了抵消美国的力量而在中美之间倾向于中国,而目前欧洲的这一批新生代领导人恐怕要倾向于美国一些。这是他们所谓的“新大西洋主义”。

  中国在中欧关系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东西?应该是两点:高科技的合作,以及全球合作伙伴关系(global partnership)。

  欧洲已经成为了我们最大的高科技来源地。伽利略计划就是其中的成果,另外在能源、环保、机械制造等方面,我们从欧洲得到了。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