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要暖身也要暖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1:57 南方周末 | |||||||||
盛大林 岁末年初,上海长期实行的“送温暖”方式悄然“变脸”:前呼后拥把钱、物送上门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发下各种票、券,让困难群体自己“消费”。(据《新华每日电讯》1月5日报道)
相信很多人看了这则报道,都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以前的“送温暖”大都是这样的:一大队人马,开着贴着“送温暖”标语的汽车,拉着棉被、大衣、米面等物,浩浩荡荡地来到某特困户门前,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满面春风的领导要亲手把物品送到贫困户的手上,贫困户当然要满脸堆笑、千恩万谢。当然,有一种人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记者。尔后自然是报纸上浓墨重彩、电视上黄金时段……总之,生怕别人不知道,惟恐知道的人不够多。 上述这种大张旗鼓的“送温暖”方式,可不可以呢?当然也是可以的。毕竟是大好事儿嘛。但细品起来,总让人觉得味道不太纯粹:一来,逃不脱“作秀”的嫌疑;二来,对受助者不够体贴——当焦点集聚、镁光闪烁的时候,陶醉其中的人有没有想到对方的感受呢? 华东师范大学曾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学校给贫困生公开发放款式、颜色统一的外套后,许多受助者宁愿受冻也不愿意穿在身上,因为他们觉得这种衣服简直就是贫困生的一张“标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贫穷不是罪过,但毕竟也不荣耀。特困户虽然需要得到救济,但谁也不会情愿将自己的贫穷在公众面前“展览”。而那种“作秀”式或“标签”式的“送温暖”,就是以伤害受助者的自尊为代价的。也许有人要说,那些拒穿“救济衣”的学生还是冻得轻,不然,他们会穿的。可是,既然“送温暖”,为什么不能送得“贴心”一些呢? 人都有两个层次的需求:一是物质层面的,二是精神层面的。如果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能顾及受助者的精神感受,岂不更好!以票券代替钱物而且不照面不声张的形式,既顾全了特困户的尊严,又给了受助者充分的消费选择权——像上海市这样送去的“温暖”,当然是既“暖身”,又“暖心”。 “温暖”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以人为本”;“送温暖”的最佳形式就应该像这样“润物细无声”。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放弃“作秀”的机会就行了。如果他们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真正想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扶贫济困、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有人连温饱都保证不了,政府就应该予以救济。因此,像“送温暖”这样的活动,不应等到某个特定的时候(比如春节前),更不应选择个别典型的对象,而是应该形成机制、有贫必济、随时施救。其实,像那种“集中送温暖”且大肆渲染的形式,本身就说明它既不是普济,也不是常态——因为如果特困户都能得到救济而且时常如此,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 值得欣慰的是,上海市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已付诸行动。我希望更多的地方“从善如流”。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