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78岁老人的环保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11:51 新民周刊

  撰稿/赵艳燕

  白发稀疏,语速飞快,操着一口地道的无锡话,讲起自己发明世界第一架畜力水稻插秧机的情景几乎手舞足蹈,脸上漾着神气的光,他,就是堂吉诃德般向太湖污染发出挑战的传奇老人杨国新。

  他已经78岁了,仍在日日忙于太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56年来,他经常是白天四处奔走,晚上挑灯写计划,将自己埋头于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87年退休后,他创建了中国首家以生态良性循环为理念的民间非营利研究所——无锡市生态良性循环科学研究所,全靠自己每月2000元的退休金开展长江太湖流域水资源的保护、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试验,并因地制宜推广综合利用太湖流域水资源的系列技术,以达到净化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生态的最终目标。2005年年底,杨国新老人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环境保护项目提名奖。

  评委们给他的评价是:项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都较强,对改善当地水污染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通过长江太湖流域百万农民签名推广环保技术的设想很有新意,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宣传教育于一体,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单一、局部的环保宣传项目。

  杨国新是种树种出名的。50多年前,杨国新向县农委主任提议在无锡斗山上种树,农委主任立马积极支持。于是当年杨国新就组建了私立斗星屯垦绿化团,组织3700多人上山植树,造林绿化1.3万多亩。如今太湖斗山、夹山绿化覆盖率达94%,已建成两个有相当规模的茶林果场,所产“太湖翠竹”茶名扬中外。

  除了种树,杨国新还借助技术创新来推进绿色农业。他受梳子和纺纱机的启发,设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梳齿式非污染的畜力水稻插秧机。这项发明让他从一名中学教师变成了一名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也从原来的中学调到了无锡科技委员会,而后进了江苏省机械科学研究所。科研所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意识到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性。

  太湖逐渐进入了他的视线。作为无锡人的母亲河,它的严重污染状况让杨国新非常忧心。最初几年,他背着两个大饼,一瓶凉开水,穿一双汽车胎底布鞋,徒步考察太湖流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1990年的某一天,杨老照例在太湖边考察,他发现湖中蓝藻的颜色深得像油漆,厚度达50厘米,如果不及时拦截,无锡将有一半居民无法喝上干净的水。杨国新立即向无锡市政府提交了用水葫芦吸净太湖蓝藻的方案。第二年,杨老的方案成功拦截了蓝藻,这件事也让他在无锡闻名一时。

  自1997年至今,杨国新先后将抢救太湖的方案、计划、报告、汇报共计187件寄给中央及省、市相关部门,推动了太湖全面治污。他还通过建立绿化带、截污、清淤、引清调活、水草生态、沉淀等全面重建生态体系技术的实施,将恶臭熏人的蠡湖水变成了可见鱼虾的清水,并成为全国整治水污染的样板工程。

  为了做环保,杨老被坎坷的山路绊倒,摔断3根肋骨。他还用不多的退休工资复印环保教育材料,支付研究所的电费。“人活着不能只为了吃饭,更重要的是为了老百姓、为我们的后代做好事。”杨国新说。

  2005年,杨国新和他物色的“接班人”刘穷共同发起了保护长江太湖百万人签名运动,呼吁发动百万公民自己动手,种一枝芦苇,植一棵水草,放养一颗螺蛳蚌蚬,罱一网淤泥,蓄一块稻田水,使江湖水由浑变清,实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一活动从江阴、

扬州、镇江一路沿江而上,已得到全国各地120多个环保组织的响应。

  杨国新说,“外国人把莱茵河都治理好了,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把太湖治理好?”如今,他的研究所又吸纳了他的侄子杨钧健,他们今年计划对蠡湖的湖中心水域进行改善,因为净化水质的水草很难种到湖中央,所以临岸水域的水质优于湖中心。

  杨国新头衔很多,曾获得国家环保第四届“地球奖”,被媒体誉为“环保义士”,但他更需要运转资金。如今,除了2001年江苏省环保厅给过5万元经费之外,他做环保都靠自己的退休金了。-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