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察:中国富豪为什么是“弱势群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9:14 金羊网-新快报 | |||||||||
■司欣 18日,“首届华商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长严介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仇富情绪和富豪话题时,严介和认为自己无论做国企还是做私企,都不是为钱而奋斗。今天有人把他定位为富豪,感到更是歪曲。富豪这个群体是什么?富豪在中国是个弱势群体。(《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1月23日)
严介和这样定义中国富豪,多少让人出乎意料。然细细品味之下,却感觉这并非矫情,更非蓄意语出惊人,而确实是一种甘苦自知后的有感而发,与难得的先见之明。透过严介和的弱势说,当今中国富豪的复杂心态隐约可见。 中国富豪“弱”在哪里呢?我以为首先是缺少全民认同的致富机制。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的贫富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尚无全社会共同认可的财富观之前,在没有有效的经济机制确保财富来源之前,所有的富豪都必须经过被舆论拷问的程序,财富金字塔上闪现的不仅是耀眼光环,更有高处不胜寒。而先富群体的整体修养并未随财富堆积迅速跟进,许多人还没学会如何做一个富人,还没学会如何支配财富,还没学会如何与社会相处,在这样的错位状态下,贸然成为一个富翁的他们如有履薄冰之感,倒还是件幸事,问题是有些富豪,压根还处在“蒙昧”状态,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公众为敌,这样的状态才真正让人忧虑,而这也加剧了具有忧患意识的富豪的不安感。 其次,富豪之“弱”还弱在缺少道义支持。纵横中国历史和经济走向,所有的财富都离不开道义的依托。在中国公众的理解中,“取之于民”谓之道,“用之于民”谓之义,来源不明是谓不义,不能共享是为无道。而当今许多富豪却轻视民心资源,倚重权力资源。中国社会是个江湖意识很重的社会,江湖的道义观在很多时候不仅干预财富分配方式,甚至影响到现代制度和立法心理。而财富的来源与用途,恰恰是当今许多富豪的财富硬伤,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财富演义难有道义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富豪群体的“内虚”。而缺少人文同情和共生情怀,与社会的对话渠道处于单一的货币方式,令富豪与社会无法沟通,处在失道寡助的险境边缘。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富豪普遍缺少自身建设。“一夜暴富”成为很多人的信条。投机式增长方式令财富基础很难牢靠。而政治攀附与资源劫掠令经营者人格分裂,也使企业人格和财富伦理发生异化。当财富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精神救赎危机。而寻找的过程必定伴随着惶惶不可终日之感。这个过程,也是对财富发生怀疑的过程,他们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富,忽然发现,增长只是一种数字游戏,弱势感和不安感也由此而生。加之对“富二代”的教育是富豪普遍的软肋所在,这也使他们对明天缺少把握和信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群体孤独症和悲观意识。 (金陵/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