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村大变样的奥秘(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10: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农民公寓一点不比城里的小区差。高鹤涛摄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事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又着眼长远,坚持以加快中心镇及中心村建设为抓手,谋求从根本上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林树森 在广州这样的中心城市周边建设新农村,“中心镇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实践,可以避免资金使用上“撒胡椒面”的做法,形成规模优势,在此基础上,用中心镇的发展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院长罗必良 江高板块:公司带动农业产业化 “江高模式”今年21岁了,1985年首创该模式的江村养鸡场已发展为江丰实业股份公司并正筹划上市。“江高模式”创立21年来,仅广州一地就有200家农业龙头企业,并向全国延伸,目前全国七成农业产业化组织采取“江高模式”。 从江村养鸡场直到现在的江丰公司,谭钜添一直担任负责人。他说,1975年第一批上山下乡的城市知识青年来到江村,为了解决这批知青的就业问题,村党支部派他与6个知青一起创办江村大队养鸡场。 养鸡场飞跃的契机出现在1985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农副产品价格。谭钜添经过努力拿到了向香港输送活鸡的订单。但也恰恰是在这一年,广州发生了“卖鸡难”事件。谭钜添抓住这个机遇向江高、从化乃至三水南海等地的专业户收购优质滞销鸡,再为当地农户提供系列技术指导,这种“公司+农户”的集约式经济联合,使当地鸡发瘟、卖鸡难等问题迎刃而解。 1987年是江村鸡场发展最快的一年,本报于1987年8月10日第一版发表《江高模式》报道后引起中央注意,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雏形的“江高模式”就这样在全国范围推广了。 现在,当年的江村大队养鸡场已摇身变成年销售额达6亿多元的江丰实业股份公司,目前香港市场每5只鸡里有1只就来自江丰公司,成为横跨家禽繁育、孵化、饲养、饲料和饲料浓缩剂生产、家禽屠宰深加工等整个上、中、下游产业的大型公司,正筹划上市。 近年来,江丰公司效仿工业“来料加工”的模式,挑选3000多建有合格鸡场的农户签协议,公司负责提供鸡苗、疫苗、饲料,并派技术人员进驻鸡场监管质量,农户按只数计算加工费,不承担风险,就像是公司的外包车间一样。 “江高模式”从广州走向了全省乃至向全国蔓延。21年来,广州已建立起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近200家,去年的统计数据表示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21.5万户,已占了全市农业总户数的31.2%。 前年,农业部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项调查统计则显示,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70.8%属于“公司+农户”形式,即江高模式,这种产业化组织又以“企业+基地+农户”形式最为常见。(记者刘显仁通讯员越转葵、林明生) 萝岗板块:工业反哺农业 “开发区2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开发区发展到哪里,哪里的农民就会富裕起来!”萝岗区区长刘悦伦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萝岗区的农村发展思路———用工业反哺农业。如:以高新农业为主攻产业的萝岗区九佛镇龙片区(现已成立中心镇)去年全年完成农业产值58316万元,同比增加1390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705元。 另据悉,萝岗区总共投入逾11亿元,改造全区公立中小学的硬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是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成立萝岗区的初衷所在。依托开发区的经济实力和体制优势,萝岗区可以加快推动辖区内农村的城市化。 萝岗区成立后,区政府在第一时间推出了针对农村地区的“八大工程”:道路工程、就业工程、富民工程、教育工程、健康工程、安居工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工程和乡村文明工程。“八大工程”的顺利推进都有赖于广州开发区的经济、科技实力和体制机制优势。 “要想富,先修路”。从1997年起,从化鳌头镇鹿田村开始着手建设路基,到去年10月份,该村已拥有了8.3公里的村道和3.1公里的社道。村委会杨主任说,现在鹿田村每年种植蔬菜的收入是400多万元,而修路前该项收入不过是10余万元。(叶卡斯、叶平生、陈穗华、张强) 花东板块:第三产业带动城镇化 与新塘镇不同,花都区花东镇基本上是依托广州新机场的搬迁而迅猛发展起来的,由新机场带来的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直接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今年57岁的叶永锋是花都区花东镇凤凰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自从1998年搬到机场安置区,老叶将村里给他盖的一层楼加盖成三层半的洋楼别墅,楼前还铺了鹅卵石的健身小道,修葺了休闲桌椅。 跟老叶一样,现在凤凰村90%的村民都住上了三层半高的气派小洋楼。自从1997年花东镇被纳入新白云机场配套综合开发区,凤凰村的2700多农民就在次年搬到了机场安置区。他们纷纷“洗脚上田,洗脑上楼”。村里利用征地款和自留地招商引资,引进大小企业24家,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很多村民都成了工人,甚至原来在家煮饭的农村妇女,也当上了经理。 “1998年前,凤凰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而去年人均年收入已达到6800多元。村民舍得花钱了。”凤凰村支书杨泽芳介绍说。 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包括凤凰村在内的整个花东镇都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花东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镇正集中精力发展成为广州市航空物流中心,镇辖内现有物流公司或货运营业点59个。而联邦快递和广州现代商用车两个项目的入驻,将进一步带动该镇的快中心镇建设。他们将同时抓好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叶卡斯、叶平生、陈穗华、张强) 新塘板块: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只有1750户人家的增城市新塘镇大敦村,共创办了各类企业超过400个,吸引了近5万外来人口在此就业,一向以全国最大的“牛仔村”而闻名。大敦村以及它所在的新塘镇,代表了广州中心镇发展的一种类型———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 卢李荣是新塘镇大敦村农民公寓“大敦西苑”的管理员,他本人也在这里居住。他说,大敦村一直靠办工厂发展经济,全村1700多户人家,共创办了至少400家企业,主要以牛仔制衣厂和漂洗厂等为主,吸引了将近5万外来人口来村里打工。从前年开始,大敦村利用镇里开展中心村建设的契机,投资2600万元,建立了首个农民公寓———拥有160套住宅的“大敦西苑”,住户每月只要缴纳1元/平方米的管理费,就可以享受到现代化智能物业管理服务。 记者看到,这个农民公寓小区由2排6层高的联体洋房组成,一层都被架空建成车库。早年当过干部也当过老板的老卢说,目前,他在村里除了担任大敦西苑的管理员以外,还同时干着另外3份工,每个月收入5000元。老卢说,“每年只有5万~6万元的收入,我在大敦村基本上算是穷人啦。”不过,老卢的生活哲学是,开心最重要,他业余时间还玩起了摄影和摄像,正在拍摄一部名为《大敦纪实录像》的自制纪录片。 记者从新塘镇获悉,自去年5镇合并后,这个年产值超过228亿元的工商业大镇,围绕建设广州东部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通过发展汽车、摩托车和牛仔服装等三大支柱产业,为中心镇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在中心镇建设方面,则将中心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全镇确立了大敦村等10个村,作为中心村建设试点,创造了农民集中住别墅住公寓等4种发展模式,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叶卡斯、叶平生、陈穗华、张强) 相关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