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新闻周刊专题 > 正文

关注寄居老人:寄儿篱下的悲欣与亲情间的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3:17 中国新闻周刊

  古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然而在时下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却在“老大”之年离家,只因为子女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呼唤。随着青壮年外来精英对一座座大城市的占领,他们的父母们也相继离开了原居住地,跟随子女迁移到大城市中,成了“寄居老人”。

  这些老人把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和小量的财产留在了计划时代的老单位和老街巷,然后顶着满头银发,牵着孩子们的衣襟,突然切进市场时代的崭新都市。在寂寞还是繁华、享福
还是受罪诸如此类迎面而来的迷惑之中,别扭、彷徨、调整、或者随遇而安

  寄“儿”篱下的悲欣交响

  年轻人想的是做这城市的主人,而迁居异地城市的老人们想得更多的,是还能不能做自己的主人

  ★ 本刊记者/曹红蓓

  惊蛰时分,家住北京城北天通苑社区的IT从业者楼必成准备开始完成一桩缘起于上个春天的未竟心愿——给外地来的父母们组织同乡会。

  2005年春节,楼必成在天通苑社区论坛上提议,给现住天通苑的外地来的父母们成立同乡会,一时间应者云集。东北同乡会是第一个行动的。约好了某日聚餐,子女们很积极,有十几个报名,谁知到了聚餐当天,九成父母打了退堂鼓。“可能那时天气不好,而且,父母们比我们还要害羞。”楼必成这样总结。他表示,今年等天气暖和了,一定要重新做这件事。

  楼必成对这次的活动有信心:“天通苑人口基数足够大,规划30万人口,已入住十五六万,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外地人。由于大批入住的业主是在2003、2004年,缓了一年多后,买房时带来的经济压力已经少多了;加上一些民众认为选择这两年的农历属相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好运,天通苑正在迎来生孩子的高峰期。”

  由此,很多业主的外地父母都来帮忙照看孩子,他们的区域分布很明显,集中在东北、山东、湖南、四川、江西、山西等籍。”

  在北京,很多新兴社区,特别是世纪城、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数万人以上的大型社区中,因为业主多为外地留京者,随着他们的居住日渐稳定,老家父母的到来,早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因而老人们的大烦恼和小快乐,也开始在社区里公开地弥漫。

  “他们的精神需求,子女们一定会关注的。”楼必成坚信。

  若失若忘

  在北京城西的这个小区里,孩子们都叫他杜爷爷。杜爷爷退休前是江西某建筑设计院的党委书记。他有四个孩子:大儿子大女儿在国外,其他两个孩子都在北京。

  小儿媳妇早逝,杜爷爷退休后,就跟老伴住到小儿子家,帮助照看孙女。在江西,杜作为退休书记受人尊敬,生活被单位照顾得挺好。但一到了北京就成了没人理的平头老百姓,跟单位的关系,仅止于弄点医药费寄过去寄过来。去年,杜悄然病逝,老伴仍旧住在小儿子租来的房子里,继续照看孙女。

  一般老人退休后,生活圈子急剧压缩,本身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如果此时还要迁移到另一空间,对老人来说,那些曾经重要的人生印记就变得更加模糊而令人怀疑。李仁老人曾是山西某市的干部,家里有一套大三居,收拾得干净整齐。刚来北京的时候,他心里惦记着,总想着抽时间回去看看那个屋子。“原来觉得那可是个家呢,现在看那算个啥呢。”李说。

  李仁刚刚在北京度过了第8个清静的春节。以前在山西,过年的时候每天都要早起,迎来送往忙不断,“水都不知道要烧多少壶”,现在这样的场景对他来说已是恍若隔世。“现在好些,安静。”话虽这么说,但是碰到有什么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几十年不联系的同学的孩子从山西来到北京,他都会热情洋溢地邀请人家到家里住,还亲自跑到北京站去接。

  离开了家的老人总是有更充裕的时间品尝寂寞。

  杜玉兰老人的家在新疆某生产建设兵团,杜已年过70,平时在新疆跟大儿子住。前几年,在北京工作的两个女儿买了房子,就把老太太接来北京同住。女儿们上班以后,杜玉兰大部分时候就是一个人在家打打电玩。

  其实杜并非没有新的交往,“有其他的外地老太太,但虽然在外面混熟了,又不能贸然去敲人家门。”为什么呢?杜告诉记者,以前她曾去“敲过一个东北老太太家的门”,约她一起去香山。临出门时,东北老太太的儿子特别叮嘱妈妈:“你不要被人骗了。”

  杜老太太来北京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为了督促两个女儿结婚,可平时和女儿们就这个问题交流的机会总是很少。有一次小女儿的一个好朋友来了,恰好她特别有耐心陪老人说话,杜老太太就拉着她的手打听女儿感情方面的事,一直聊个不停。

  继续生长的权利和快乐

  “妈妈经常跟我抱怨说在这儿住着跟坐牢一样,但我觉得她真回去后,还是挺怀念这段日子的。”杜玉兰的女儿对本刊说:“有一次我在电话里一提说和朋友去了什么地方,我妈马上说,‘我知道,就在东三环那边。’有的时候她还会津津有味地比较北京和新疆的鸡蛋价格。”

  “老太太很聪明的。我们搬过几次家,每到一个新地方,她都把周围的环境摸得很熟,这里有个店,那里有个市场,而有时我们都不清楚。”在北京的时候,杜玉兰还每天看《新京报》,也留心社区墙上的标语。

  去年第二次到北京来的时候,来接机的女儿们走错了航站楼,老太太一看二看人不来,却看见了机场派出所的牌子。她立马想起在北京时记熟的“有困难,找民警”的宣传语,拿出自己的小通讯本找民警求助,顺利地和女儿们取得了联系。

  作为这个城市的寄居者,老人们在灯火阑珊处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融入,在融入的过程中,也重拾了继续“成长”的权利和快乐。

  李仁的儿子对本刊讲了老爸来京后的几个有趣的变化:“比如,刚来北京的时候,家里的电视频道随时都被老爸定在山西台,几年后的现在,已经基本不看山西台了。”对此,李仁解释道:“山西台调调落后,说的是老生常谈,还总比人家慢半拍。”

  现在上网成了李仁的主要消息来源。李仁到北京以后开始触网,最开始是玩台湾麻将,第二年迷上了新浪,接着学会用Google查东西,去年开始用MSN和国外的二女儿视频聊天,今年学会了拼音输入法。起初打一句话的工夫,MSN那边的孩子能洗一只袜子,现在已经可以连续敲字对话了。

  有一次李仁回了趟山西,返回北京后,跟儿子说:“回去一看,发现人们土得不行,素质可低呢。”究竟怎么个低法呢?李仁解释说:“一边走一边剥葱,葱皮扔一地。还有,站在楼底下哇哇地聊天声很大,我不想听也听见了。”

  “消息灵通”,是北京让李仁最看重的优点。

  虽然现在周围的邻居“住了几年也不知道谁是谁”,但他已经开始觉得,以前被他引为主要信息途径的熟人聊天并非不可取代,“那时聊天的主要内容也无非是勾心斗角,家长里短,或者从外面一些媒体里得来的次一级的信息,没有多少含金量。”

  “北京的文体活动多”,是让李仁喜爱的另一原因。因为要照顾卧病的老伴,李仁不能经常下楼,足不出户的他就在阳台架个望远镜,看人们在小区的“空中花园”踢足球,或进行各种文艺活动。除此之外,“亲眼看姜昆说相声”“听山西民歌演唱会”“在商店买豆腐碰见傅彪”等都被他归入此列。

  有一次电视里正在播报关于北京绿卡的政策,李仁笑呵呵地对儿子说:“我是不是可以申请北京绿卡了?长期居住几年以上,有稳定收入,我都满足啊!”

  当记者问李仁是否觉得自己是北京人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只要素质高,就不会觉得自己不是北京人。”

  亲情的博弈

  1998年,李仁的老伴突然病倒在北京,从那以后,李仁寸步不离陪侍左右。目前李仁和老伴、保姆居住在儿子给买的房子里,在北京的8年时间,李仁在变,而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在1998年以前,李仁的儿子李培轩和所有在外工作的孩子一样,每年只是回老家几天,定期给家里打打电话。

  虽然那时候他已婚,并有自己的企业,但在家里仍然仅仅就是小儿子而已。“那时候爸爸好像国王,恩赐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圈子,在圈子里你可以爱干什么干什么,但是绝对不能出圈。”李培轩说,比如1997年回家时,12点以后睡觉还是不被允许的。

  从全家人为了妈妈的病搏斗的那一天起,微妙的变化就开始了。虽然李培轩知道自己已经无意中围绕妈妈的病做了很多决策,但并未留意爸爸的反应。直到有一次,李的大姐悄悄跟他说,“你知道吗,咱爸给你打电话之前可要犹豫半天呢。”其实当时李仁只是找儿子借车,却担心儿子会不会给他这个面子。李培轩这才突然意识到变化的发生。

  李仁留居北京之后,爷俩深入交流的机会就多了起来。1999年的一天,在天南海北聊了一通后,李仁由衷地对儿子说:“还是你强啊!”那以后,李仁对儿子的事业和为人处事最多只是提醒,再不试图安排了。

  刘茹化老太太退休前是天津某高校教师,十年来一直在国外的儿子和北京的女儿之间游走,有丰富的寄居经验。即便如此,说到跟孩子的相处,她的烦恼也不少。

  刘大妈性格开朗,快言快语,走到哪都有不少朋友,加之她的教师身份,使得她在一群外地老太太中受到额外的拥戴。回到老家,在儿女那里学到的电脑操作、时尚电子消费品的使用、滑雪等本事又让老同事老街坊们艳羡不已。

  大概正因为在老年人堆里受到尊重,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带到家里时,反而和孩子们产生了矛盾。在家里,刘大妈爱和孩子们争辩,可又辩不过他们,自己白白生些闲气。有一次为一个无聊问题争到面红耳赤,女儿竟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扔出一句话:“妈我觉得你智商是负的。”这样无谓的争论多了,刘大妈也感觉自己真的好像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似乎一张嘴就是错。她也想跟别的老人那样噤若寒蝉,又觉憋得难受。渐渐地,她学会了架照吵,气少生。女儿再提“负智商”论的时候,她也会戏谑着抗议:“骂吧,等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也这么骂你们,为我报仇!”

  刘大妈从不觉得“儿女的就是我的”,她把和孩子们住的日子形容为寄“儿”篱下。

  她会趁孩子们不在的时候,把老年朋友带到家里,一起K歌,但如果孩子在就不敢了。曾有一次一个老太太敲门到家里来坐,女婿见了不喜欢,让丈母娘以后别带这样的人来家里。刘大妈向女儿告女婿的黑状,没想女儿也说那老太太看上去“气质不佳”,还告诫妈妈“交友要谨慎”。

  父母会跟孩子攀比财产吗?不一定。但与孩子财产对比引起的不平衡感是会出现的。

  刘大妈这几年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再弄个大房子。在她看来,女儿住的楼已经不错,国外儿子的家更像宫殿一样,相比之下,自己住的地方简直就是贫民窟。学校已经有好几次调大房子的机会,可她一直意兴阑珊。

  当年刚迁进这小三居的时候,还觉得工作了一辈子,只有这房子是可以传后的,现在想即使调一个大点的,孩子们也不一定看得上。

  “有一次一个大妈跟我抱怨说她几个孩子下岗,周末都得上她那蹭饭。她羡慕我:‘你多幸福啊,孩子们从来不找你要钱!’其实我倒宁愿自己苦着点,能分点退休金给儿女们。”刘大妈说,她需要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实习生何亦周对本文有贡献)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