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中国的发展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3:29 观察与思考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保护好环境是走向和谐重要的一步。但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原因,我国一直没有把保护环境当作一个与我们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大事来看,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保跟我们自己有什么必然联系?许多人都漠然视之。

  -观察记者 刘晓林

  触目惊心的污染灾难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只有提起2005年底吉化爆炸引发松花江严重水污染从而导致哈尔滨全市停水事件,才会意识到环保原来跟我们每一个人是息息相关的。

  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据专家测算,约有100吨左右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污染团进入松源市境内的时候,最大的硝基苯浓度是超标40倍。当时,300多万人口的哈尔滨市停水好几天。

  然而,人类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对于那些距离自己较远的环保灾难,总是显得熟视无睹、态度漠然,在自己的生存环境里依然野蛮地大肆破坏环境!

  钟南山说:“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再过50年,很多人将生不了孩子。”钟南山说,现在广州的

肠癌、妇女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而这些和农药、添加剂、防腐剂和催生剂的过量使用都有很大的关系。

  广州很多农民在整治鱼塘塘底的时候,除了要整治泥土之外,还会在塘底铺上一层“环丙沙星”。这种药品除了可以起到防治鱼病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加速鱼的生长,也是一种催生剂,这种食品人吃了之后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损坏。

  由于近年来食品问题越来越突出,男性的精子浓度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男性的精子浓度是1亿到五千万算是正常,现在3千万都算正常了。现在男性的精子浓度比40年前下降了将近一半。

  资料表明,食品污染现象已经非常严重。食品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食品的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呼吸或摄食、饮水而使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内并积累起来;二是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过程中,受到污染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病原体、食品添加剂)的沾污。

  同时,食品受到细菌、霉菌和它们所产生的毒素,以及寄生虫卵的污染,会引起人们食物中毒,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使食品腐败等的“生物性污染”、食品中含有毒化学物质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食品吸附的人为的放射性核素高于自然放射性本底的“放射性污染”也已经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可见。

  城市空气被严重污染。目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包括烟尘、酸雨、光化学烟雾、可吸入颗粒物等,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反应,形成复合型污染,造成空气能见度低、大气氧化性增强。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区域性特征,大北京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这不仅影响能见度,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城市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烟排气、交通排废气带来的污染,一些炼钢厂、发电厂、煤窑把滚滚浓烟排放到天空里,尘粒、有害物质就这样飘到每一个地方,进入到每一个人的肺管。

  而来自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中80%存在甲醛超标问题。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根源无疑是劣质建材和装饰材料,虽然国家出台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但由于环保部门、装饰行业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只管检测和资格审查,所以目前我国对家装的环保监管基本还是一片空白。

  “如果我国的空气质量都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每年就可避免17.8万人死亡。”在2005年10月24日召开的“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这样表示。他因此表示要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整治力度,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的空气质量令人担忧。

  再来看水污染。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汞和氰化物。水体受氮、磷等物质污染,引起藻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而产生的富营养化,也是水体生物污染的一种现象。

  记者同行在四川、重庆、上海等省市采访时获悉,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长江水污染程度仍在加深,部分江段水质恶化,已影响到沿江城市的饮水安全。有关专家呼吁:长江污染如不能尽快从根本上得到遏制,5-10年后,长江很可能会重蹈黄河和淮河的覆辙。

  据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等有关专家介绍,长江流域年污水排放总量达250多亿吨,占全国的4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这些水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业、农业固体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山林地区径流污染,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包括因海损事故造成的油品、化学品污染等。虽然近年来国家在长江的污染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长江水污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据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长江38条主要干流上的72个监测断面,能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断面只有46个。与此同时,长江流域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4000多个湖泊,半数以上已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武汉东湖等,均达到了富营养化程度。

  陆健健教授警告说,长江水质进一步恶化,会威胁到沿江两岸人民的饮水安全。由于污染严重,长江两岸现已形成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总长达600多公里的多个沿江污染带,其中重庆市检出的可能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三致”有机化合物就多达100余种。长江两岸的取水口,现仍有500多个,且部分已延伸到江心。随着污染进一步加剧,这些取水口向何处去将成为大问题。

  工业污染目前也正在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目前一些地区为发展经济,引进铁合金、电解铝等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的项目,这些项目导致水土流失、石漠化,极大地危害着可持续发展。

  比如福建省长乐市湖南镇近几年来企业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让村民们担心不已。2000年以来,村里的癌症发病率比以前提高了许多,癌症发病率超正常值100倍。不少村民先后染上了肝癌、食道癌、胃癌以及白血病等。而罪魁祸首就是印染厂常年排入上游的小河,分流到各村的水渠里的一片浑浊、发出阵阵恶臭的污水。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在2005年5月8日至5月下旬对甘肃、宁夏等地实施水污染防治法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尽管黄河流域各省区在治污与节水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七大水系中劣五类水体占三成左右,水体已经失去使用功能,成为有害的脏水。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依次是海河、辽河、黄河和淮河。

  生态破坏问题异常突出。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而又不合理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从而破坏环境,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和山西省组织的“煤炭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显示,生产一吨煤付出的资源代价、生态环境代价、生命代价、后续发展能力代价触目惊心。如果再加上“机会成本代价”,问题就更加突出。据估算,山西每采1吨煤约损耗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铁钒土等土矿产资源达8吨。每年因采煤排放的煤层气(甲烷)116亿立方米,接近于西气东输的输气量。

  采煤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据包括10多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鉴定的课题研究表明,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的水资源。每年挖5亿吨煤,使12亿立方的水资源受到破坏。这相当于山西省整个引黄工程的总引水量。而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不到1/5。据统计,山西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面积已达20352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山西省大部分农村人畜吃水靠煤系裂隙水,而煤矿开采恰好破坏了该层段的含水层。据统计,山西省由于采煤排水引起矿区水位下降,致使泉水流量下降或断流,导致近600万人以及几十万头牲畜饮水严重困难。

  为造一次性筷子,我国每年要砍掉1500万棵树木,每年采伐的森林量要种植20年才能补回;2004年,河南省豫西山区农村,一些村民将山上原本不多的树木砍伐,用来烧炭,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使生态林遭到毁灭性打击。

  另外,我们在大量地制造“白色污染”。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每年消耗量就达4亿至7亿个。

  噪声也是人们常常遇到的声音污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来源于交通工具、工厂机器设备、建筑施工和人们的社会、家庭活动。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损伤、睡眠干扰、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据介绍,中国许多城市的火车站、轨道周边的居民经常被火车机车或鸣笛声音半夜吵醒,但长期以来,没有此方面的权威监测。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带来了气温气候的反常:

  一是二氧化碳增多形成温室效应。由于工厂、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工燃料,再加上滥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

  二是大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大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和众多的工厂每天产生大量的热,使气温升高。热岛效应的产生,不仅使人们工作效率降低,而且高温导致火灾多发,加剧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三是烟尘增多形成阳伞效应。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烟尘越来越多。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接受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吸湿性的微尘又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这种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阳伞效应”。阳伞效应的产生使地面接受太阳辐射能减少,阴、雾天气增多,影响城市交通等。

  四是海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效应。人类每年有意或无意将许多石油倾注到海洋里,一方面会沾附在海岸,破坏沿海环境;另一方面会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油膜,特别是大面积的油膜,把海水与空气隔开,如同塑料薄膜一样,抑制了膜下海水的蒸发,使“污区”上空空气干燥;油膜效应的产生,使海洋失去调节作用,导致“污区”及周围地区降水减少,“污区”及周围地区天气异常。

  近日,从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传来的消息说:期间正式对外发布的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列第133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

  放任破坏环境的主要根源

  中国的环保问题不可谓不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部门放任不管,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有着历史、经济、观念文化等方面的深层原因。

  其一,体制问题。浙江大学环境研究所所长刘维屏表示,国内具有的环保技术比国外的要先进,从技术处理上看也是过关的。那么,为什么国家和企业在治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

  其二,观念问题。在治理长江污染的问题上此问题就表现的比较突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袁爱国认为,许多地方领导存在“长江水大,污染点没啥”的观念。实际上,三类水体变成四类和五类水体的速度是很快的,也就是三五年时间。国家水文局去年2月份的监测资料显示,长江流域现在一、二类水体的比例已只占31%,三类水占34%,其余都是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五年后,长江70%左右的水体都变成三类以下水体,是完全有可能的。

  据了解,长江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黄河、淮河,但由于长江水量大,尚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污染的严重性。长江支流沱江两次水污染,造成沿岸100万人饮水中断长达1个月,教训惨痛。但是水污染对沿江两岸城市和农民饮水安全的影响,仍未引起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足够重视。

  其三,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缺乏责任机制,建设项目重审批、轻监管。在长江污染治理中,记者发现,最近几年,国家在长江的污染治理上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沿江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就有170多个,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长江治污国家虽然很重视,但责任没有落实到人,各地在具体治污中,治污不力也没有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整个流域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治污机制,处在上游的省市,往往没有治污积极性,国家的治污投入也有重下游、轻上游的倾向。

  其四,没有正确的绿色GDP政绩观。尽管沿江一些省市也担心长江污染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但各省市为了保证自己GDP的高增长,还是在拼命上项目,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水,需要大宗运输的重化工项目,几乎都是无一例外地摆在了江边。如广东贵屿等地以牺牲环境来进行电子垃圾产业化,就与不正确的GDP观念有关。

  其五,“先污染后治理”、以罚代禁的环保管理方法存在问题。一位业内专家表示,环保部门对违规或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以罚代禁的方法是不合理的,这种做法是“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环保“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天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徐鹤说,出现违规事件再去罚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环境已经被破坏了,经济制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花再多的钱也不能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其六,排污收费难,环保行政处罚执行难。

  其七,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资金严重不足。

  其八,环保认证过多过滥。

  世界各国的环保对策

  一些国家在资源开发中保护资源环境、调整资源枯竭型城市结构及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政府重视措施得力

  有些国家既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重视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法律规范和制度、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上,解决市场难以自发解决的资源环境保护问题。许多国家建立了有效的资金筹集机制。通过权利金调节不同资源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矿产权出让金或矿业权有偿使用费调节国家与矿业权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具有生态税特征的消费税等调节资源消费者与社会的关系。这些税费收入主要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当这些资金不足以实观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时,政府还会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加以补充,不会在资源环境保护上留下资金缺口。

  美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很重视,政府承担大部分资金投入。为加大流域上游地区农民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采取了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即由流域下游水土保持受益区的政府和居民向上游地区作出环境贡献的居民进行货币补偿。20世纪后期,美国的水土保持走上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传统水土保持技术的设计理念也逐步发展到以保证区域总体生态质量为指导。对于汽车尾气污染,美国的做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寻求代替传统汽油的清洁能源,尝试从玉米、大豆等植物中提炼汽车用的燃料;二是研制生产节能清洁车。

  南非的开普敦定位为旅游城市,为了防止污染,保证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以旅游业、农渔业、加工业为主,不搞重工业,所以开普敦城环境保护的非常好,依山傍水,空气特别的清新。为了保护环境,政府规定不许残害野生动物。 南非的自然生态保护得好,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措施与不断引导。

  对于汽车尾气污染,法国推出一项重大公民环境与健康计划,其中对大排量、污染重的汽车课以重税。在含铅汽油和含铅柴油停止生产5年后,法国推出脱硫汽油和脱硫柴油,汽车制造厂家也同时推出与脱硫汽油和脱硫柴油相配套的环保汽车。法国的98号高级汽油将由脱硫汽油代替,95号汽油和柴油将在2005年到2009年之间逐渐将其含硫量减少到低于百万分之十(10PPM)。法国巴黎提前实行了欧洲Ⅲ号汽车排放标准。每逢无风日,市政府用单双号车牌的方式限制轿车进市,以减少尾气污染。

  德国对废气排放量低的汽车减税,对达到“德国三级”排放标准的汽车,车主可免交汽车税250马克,柴油车可免交500马克;达到“德国四级”排放标准的汽车,减税额可达600—1200马克。这一减税措施使消费者购车时,更注重环保,也使汽车制造商更重视利用环保技术。

  英国伦敦市政府为了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提高了停车费用;日本大力推行低污染汽车;希腊雅典的主要做法是,调整上班时间,使街道车流更均匀;提高空气净化标准,更新设备,减少行驶车辆;兴建地下停车场,不让汽车停靠在狭窄街道两旁;采取应急办法,在发现空气污染达到危险极限时,全市所有汽车一律停驶半天。

  清洁环保,符合当今城市发展理念,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的有轨电车重新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正计划再度使用这种公共交通工具。

  各国重视资源节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韩国政府从2002年起实施的“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规定,家用电器、轮胎、润滑油、日光灯、电池、纸袋、塑料包装材料、金属罐头盒、玻璃瓶等18种废旧产品须由生产单位负责回收和循环利用。2004年和2005年,在食品盒、方便面泡沫塑料碗、合成树脂、外包装材料等方面将先后实施“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如果生产者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旧产品达不到一定比例,政府将对相关企业课以罚款,罚款比例是回收处理费用的1.15倍至1.3倍。

  据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的《循环型经济构想》,到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的环境保护产业创造近37万亿日元产值,提供1400万个就业岗位。

  20世纪90年代,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 的口号,并集中制定了废弃物处理、再生资源利用、包装容器和家用电器循环利用、化学物质管理等一系列法规。其中,《特定家庭机械再商品化法》规定生产者有回收义务,并需按照再商品化率对其进行再商品化。明确规定,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机的再商品化率(资源回收)必须分别达到50%、55%和60%以上。

  德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能源主要依靠进口。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德国开始进行可再生能源开发,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促进法》。该法规定,电力运营商有义务以一定价格向用户提供可再生能源发电,政府根据运营成本的不同对运营商提供金额不等的补助。 据统计,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4.7%提升到2003年的8%。政府计划到2020年使这一比例达到20%,在本世纪中叶至少达到50%。这其中开发量最大的是风能,占总发电量的4%,占全世界风能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德国政府还正在推动近海专属经济区的风力发电,并准备通过这一行动将风能发电量在25年后提高到全国总发电量的25%。

  法制环保

  在欧美各国的环境法中,都普遍采用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减轻公众在环境诉讼中的成本,弥补其专业知识,各国都为公众环境诉讼创造了便利的司法条件。

  南非是世界上海洋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南非海域生长的动植物有一万多种,占全球海洋生物种类的15%,其中12%是南非独有的。南非环境和旅游部长范斯卡尔奎克表示,将继续设立更多的环境法庭,加强对海洋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2000年,日本召开了“环保国会”, 通过和修改了多项环保法规,分为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是一部基本法,即《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第二层面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分别是《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五部具体法律法规,分别是《特定家庭用机械再商品化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这些法规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等作了具体规定。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废油污染损害赔偿保障修正法案》及《防止海洋污染修正法案》,强制规定进入日本港口的一百吨以上船舶必须投保,以保障船舶排废油或搁浅时,船主有能力负担清理海上废油及撤除废船的费用。

  韩国国会还特别通过了《关于南极活动及环境保护法案》,以保护南极大陆的生态环境。

  环保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是一种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证明型标签,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能源等优势。

  环境标志计划是韩国政府或私营组织通过授予标志来鼓励企业生产对环境好的产品,同时也是企业开拓产品和服务市场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环保教育

  哥斯达黎加教育委员会对中小学教科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将环保、交通规则、反暴力和反吸毒等内容加入教材,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城乡,体现了德国政府一种“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理念。这一理念已作为国家目标而写入德国基本法(第20条)。德国政府将环境保护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将“对子孙后代负责”解释为:“积极保障未来的政策。工农业、城市建设、交通都必须谨慎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如能源、原料、地面和水,从而使子孙后代也能有稳定的气候、物种丰富的自然环境、肥沃的土壤和足够的水资源。” 从体制上看,德国环保体制健全,分工明确,原则清晰,处理得当,没有明显的漏洞。从资金投入上看,德国在环保上耗资巨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环保教育。从社会动员上看,德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力量,积极向民众宣传环保知识,建立了公民参与体系。全民动员的结果是,环保意识渗透于社会领域的一切方面,从小学教育的课堂上,英特网、教材、画册、影视到成年人的言行中。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困扰许多国家的噪音污染在德国早已不是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看过别的国家的一些环保经验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解决体制问题。

  官员环保考核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保的两难矛盾包括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如何统一、协调发展的问题。各地方一把手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究竟是先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还是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如果顾及前者,地方GDP的增长可能受限,而要考虑经济发展,必然会涉及到环保问题。而根据现行的人事制度,官员在任期间,谁都希望自己的政绩或GDP高于别人,但环保这个问题又怎么解决呢?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公开表示,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实行官员环保考核,才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其次,法律环保。

  急需制定相关法律并严格监督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中国环境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不足是重要原因,而好的政治理念必须依靠公众来响应,必须依靠公众参与来落实,必须依靠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来贯彻。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就是公众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法律救济途径和监督方式之一。因此,我国司法应当尽快扩大环境诉讼的主体范围。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另外,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可以做到资源、环境、经济“共赢”外,还能解决就业问题。

  好在2006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对我国未来5-15年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最根本的是,《决定》第一次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提出要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通过认真评估环境立法和各地执法情况,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作出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问题。《决定》要求,国家要加强对地方环保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健全区域环境督查派出机构,协调跨省域环境保护,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决定》指出,我国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并停止信贷,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或者依法取缔。《决定》强调,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决定》还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决定》还确定了“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强化法治,综合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环保工作的基本原则。

  因此,可以说我们有了行动的依据。有了这个纲领,我们就有了行动的方向,这样,也许我们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