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制片人小辰专访:把握“娱乐”风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6:27 新民周刊 | |||||||||
一群上海荧屏上经常露脸的主持人,在一档名叫“舞林大会”的节目中进行国标舞PK,不到一个月,收视率攀升至10点。这个视觉场面的捕手不是别人,是20多年前开创《大世界》、《大舞台》等中国最早综艺栏目的原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与制片人小辰。 撰稿/钱亦蕉(记者) 何思翀
电视越来越娱乐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眼见着这两年湘军手捧“娱乐宝典”杀出重围,在各地方台中独领风骚,声势浩大到“叫板”央视。曾经以《大世界》、《大舞台》等开创全国最早综艺栏目的上海电视台,近来却节目老化,只有《智力大冲浪》、《相约星期六》等少数几个栏目尚存较好的口碑和收视率。 为此,SMG成立了综艺部,改变思路,全力塑造“新娱乐”。今年2月在新闻娱乐频道开播的《舞林大会》,以主持人跳国标舞竞赛为内容,并辅以他们练习舞蹈和后台对话的真人秀,开播不久,收视率节节上升,4周后超过10点。这个节目不仅吸引了观众,也在主持人中形成热门话题,据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持人都想参与其中,过一把跳舞瘾。 《舞林大会》的制片人是小辰,她曾创办了沪上家喻户晓的综艺节目《智力大冲浪》,也是当年(1984年)《大舞台》节目的主持人。 偶像+真人秀的魅力 新民周刊:一般而言,原创节目比较难,收视率也比较难控制,而如果借鉴别人成功的节目,那成功率就会高很多。所以,现在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存在着学来学去的现象,特别是借鉴国外的电视节目非常普遍,对此你怎么看? 小辰: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拿过来用,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艺术本来就没有国界,可能观众欣赏的层次和习惯不同,但心理是共通的。“超女”也是《美国偶像》的翻版。我觉得借鉴和学习是很重要的,能经过自己的“消化”则更好。我们的《智力大冲浪》是一个原创节目,但其中很多环节也是借鉴了别的节目。当时觉得一个智力游戏,你说我答的形式并不适合电视形式,我就把问题改成小品的形式,给人印象深刻,而且很有趣。 新民周刊:《舞林大会》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节目,美国ABC有一档《与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的节目,在美国创下收视纪录,《舞林大会》应该说从那个节目中学了不少吧? 小辰:是的。我们今年年初综艺部刚成立的时候做版面调整,组织内部学习的时候就观看《与星共舞》这个节目。当时我和程雷都觉得这个节目不错,可以学。本来我们也想学《与星共舞》请明星来跳舞的,但是一个是成本问题,另一个是档期问题。这不同于访谈类节目,明星来了就说,说完了就走。我们这个节目需要前期的舞蹈学习,很耗时间的,而且有些明星也没有这样一个胆量,怕跳不好砸了台面。我就说,实在不行就我们自己的主持人上,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借此打造我们自己的明星主持,只是没有想到效果这么好。 新民周刊:跟《与星共舞》相比,《舞林大会》有什么特点?真人秀部分是加出来的吧? 小辰:《与星共舞》比赛气氛很浓,而我们的节目并不特别注重竞赛,更多的是展现我们主持人的另一面。《与星共舞》里只有一小部分关于明星学习舞蹈的过程,我们的这一块内容则更丰富了。真人秀部分把前面学舞蹈的洋相和他们自己的说话都记录下来。很多观众都说主持人很坦白,而且也蛮有意思的。你看,陈蓉说:“跳舞时要跟舞伴完全贴紧,幸亏他是个小男孩,不会让我有非分之想。”吉雪萍也说:“我跟我老公都从来没有这么贴紧跳过舞,我总觉得有点心理障碍。”至于后台部分呢,我特意把他们都放在一起七嘴八舌,互相揭一点小秘密,调侃一下。 新民周刊:开始播的时候想到过收视率这么高吗? 小辰:《舞林大会》播出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觉得跳舞和唱歌不一样,可能会比较“冷”。正儿八经的国标舞比赛人家都不要看,你们让业余的上,能有收视率?但没有想到播出后会这么受欢迎。因为主持人是大家都认识的,好像你我的一个熟人登台了,自然比看专业的兴趣还大。像白冰平时播新闻时看起来很严肃,现在再看他跳舞,就会觉得太好玩了。第一个星期播出后,收视率就达到7.4,后面几期节节上升。更重要的是,节目在四五周之后就取得这么高的社会影响力,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一般这样的节目要半年左右才能做出影响来,让观众记住。 新民周刊:关于评委,好像有些主持人表示不太公正? 小辰:我一直跟主持人说,这只是一个平台,展示你不同的一面。比赛并不重要,展示你自己才是主要的,毕竟主持人都不是专业舞蹈演员。这里不存在公正不公正的问题,而且前台练舞、跳舞、后台的调侃都是展示主持人光彩的地方,不需要管评委打分的高低,只要自己尽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所以像丹丹说:“我觉得我在台上会放光彩”,即使她没有进复赛,她也已经发了光彩。 打造明星主持人 新民周刊:像《舞林大会》这么受欢迎的节目,有没有可能移到上星频道?这样覆盖的面更广,让全国观众都能看到。 小辰:我们希望能够放到卫视里播出,不光宣传我们的节目,也宣传我们的主持人,现在正在洽谈当中。我希望我们的主持人能够推向全国,成为“明星主持”。如果没有全国的平台,只是地区性的荧屏,对优秀的主持人来说很可惜,并且造成一些主持人离开上海去了央视。湖南卫视的李湘现在变成了全国的明星,其实我们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并不比她差,只是没有走向全国平台,我心里真是很为我们的主持人抱不平的。所以在制作节目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利用我们自己的主持人资源,不愿意去外面请所谓的明星主持。在节目的短信互动中,很多人说好喜欢倪琳,好喜欢陈蓉,但我更希望看到有人说SMG的主持人真的是卧虎藏龙,魅力无限。特别在我们这一辈老了要退出舞台的时候,这样一个整体对我来说意义更大。我自己原来就是主持人,我真心希望他们能有更大的发展,希望我能为他们创造条件。 新民周刊:据我所知,SMG好多主持人都是您发现的,像曹可凡、程雷、和晶等等,您是个好伯乐,能谈谈经验吗? 小辰:我还记得很清楚,1994年的时候,程雷等一批人来考电视台,他也没有讲什么话,当时模样也不好看,但出来后,我说,这里面,就他还行。并不是我慧眼识天才,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缘分。程雷现在的成就,来自我给他的一个平台,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努力。和晶和夏霖她们更早一些,大概是1991、1992年的时候。我记得在《大世界》节目里用了和晶,结果一举成名。当时从她的发型到她的服装,所有的包装都是我帮她做的,效果很亮丽。后来,我又让她主持了《智力大冲浪》,知名度更高。豆豆,我发觉她有演小品的特长。如果单单让她来主持节目,实际上是毁了她,她的特点就是百变,只有在小品中才能展现她的与众不同。还有林栋甫,当时我们《智力大冲浪》想找一个不一样的主持人,觉得林栋甫怪怪的样子很合适。但是播出后有很多意见,我们就为他度身定做了《姜胡同话》,一下子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在使用一个主持人的时候,必须为他打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姜伯伯、胡妹妹,这两个形象到现在观众都还念念不忘。一个好的节目培养一个好的主持人,好的主持人成名后又为节目服务,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是看到一个主持人好就说用他,不为主持人打造一个适合的平台是没有用的,二者一定要很好地契合。只发现不打造,只会浪费人才。 新民周刊:据说上海的传统——每年由主持人自己搞一个春晚,也是您首创的? 小辰:1992年我搞的第一次,挺好玩的,好多像曹可凡、叶惠贤的人一起上台来互相说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还有好多主持人跳国标舞……我们没有做任何宣传,就在年初三放了,结果收视率远远超过了正儿八经的春晚,从此就形成主持人“小春晚”的传统,几乎年年有,成为传统保留节目了。当时余秋雨还在晚报上发了一篇文章,说这就是“上海的电视娱乐精神”。不过这和《舞林大会》还不一样,主持人春晚以打趣搞笑为主,《舞林大会》主持人都是很认真的,真正下了功夫去练的。唐燕琪翻了空翻,陈蓉下了一字,让观众眼前一亮,觉得他们真会跳舞,而不是“捣浆糊”而已。 新民周刊:曹可凡原来主持节目比较正气和严肃,这次为什么让他来主持“舞林大会”这样很闹的娱乐节目呢?主持人参加跳舞都很踊跃,最终连曹可凡也跳了? 小辰:“舞林大会”的主持人,主要是考虑资格要比较老。其他的主持人在台上跳舞,需要一个资格比较老的人来调侃。如果换了小青年的话,就会没有调侃的力量和分寸。所以选了曹可凡和程雷。他们为“舞林大会”全都“疯”了。大家都似乎发现了自己另一方面才能。我觉得上海真的是人才济济。有时候我心里就想,央视的主持人看到我们的节目后,心里也会有萌动吧。 推波上海“新娱乐” 新民周刊:这几年来,上海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能够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似乎不是很多。为什么整个上海地区的娱乐节目都相对比较弱? 小辰:这是要分几个阶段来说。80年代的时候,上海的《大世界》、《大舞台》远远地领先于其他台,节目是非常火的。1994年之后,我们采用了制片人制度,后来东视又成立了,应该来说还是推出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节目,比如说东视的《快乐大转盘》啊,上视的《智力大冲浪》啊,还有那个时候的《共度好时光》、《飞越太平洋》等节目。但是发展总会呈现波浪形的,经过了10年这样长的时间,到目前娱乐节目可能显得有些弱,所以我们现在成立了综艺部,推出新的娱乐节目,希望通过改变能够出现新的高潮。 新民周刊:电视普遍有娱乐化倾向。SMG现在也提出“新娱乐”的口号,重点朝向娱乐这一块。您怎么看这样的一种转变呢? 小辰:从来电视节目不外乎新闻、专题和娱乐三块,任何一个电视台都缺不了娱乐节目的。一个电视台拥有好的娱乐节目,对整个电视台的收视率、整体形象包装等等,都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提出“新娱乐”就是SMG想打造一个品牌,有自己的综艺理念。 新民周刊:说起娱乐节目,湖南卫视是走在比较前面的,您觉得上视也会借鉴他们的经验吗? 小辰:大家实际上都互相借鉴经验,包括我们也借鉴国外或兄弟台的一些优秀节目。湖南卫视“超女”的出现,说实话对全国的电视同行都是一种激励,都希望自己台里也能够出现这样一个火爆的节目。不过“超女”出现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因素,之前的几届,都没有这么红火,但去年各种因素的集中让它突然一下火了。其实各台也有类似的节目,像我们上海电视台的“我型我秀”比“超女”搞得早,也搞得正规,但没有出现那么火爆的场面。相比较我们上海的规整,湖南卫视的条条框框比较少,思想比较开放,跨的步子比较大,行动比较快。 新民周刊:现在电视台一般都很看重收视率,收视率低的节目就被淘汰掉,处处可见。你是制片人,怎么看收视率这个紧箍咒? 小辰:我觉得目前对我们来说,收视率确实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我一直认为收视率不能统一划分,应该是根据一个节目的目标观众来估计收视率。像我们这样的综艺节目就应该有这样高的收视率,可是如果要求《可凡倾听》这种严肃类节目也达到这样的收视率标准就不对了。现在我们根据时段、节目类型制定目标收视率,如果连目标收视都达不到的话,确实说明这个节目没有存在的必要。收视率是一个衡量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