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魏艳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6:57 中国青年杂志 | |||||||||
把第二次生命活得更精彩 ——记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魏艳玲 文-万莹
图-魏艳玲提供 山路颠簸,黑龙江省密山市检察院检察官魏艳玲紧紧地闭着双眼,呼吸却急促可闻。“魏姐,撑得住吗?改天去不行 ?”同行的干警心疼地问。 一个小时后,魏艳玲来到了小红的学校。小红是魏艳玲在办理一起猥亵案时新发现的一名受害人,而且根据魏艳玲的 调查,犯罪嫌疑人可能还对小红实施了强奸行为。但公安机关的补充侦察却没能为她提供更翔实的证据。这一次,魏艳玲要来 亲自见见这个女孩。出发前,她特意换了身便装;下车前,她叮嘱司机,“把车停远点,别引起乡亲们的猜测”。到学校见老 师,艳玲这样介绍自己,“我是她家亲戚,有点急事”。见到小红,她说:“你是个好孩子,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姑给你撑 腰!”魏艳玲把这个神情有点恍惚的中学生揽在怀里,后悔自己来得太晚。这是在人言可畏的农村啊!她是个检察官,要把这 案子办好;她也是个母亲,还要让这个女孩不再承受更多的流言飞语的伤害。 几个月后,罪犯被绳之以法。小红的母亲赶到检察院,握着魏艳玲的手,失声痛哭,“是你救了我的孩子,为我的孩 子讨回了公道,我们全家人感激你!” 这一刻,距离魏艳玲做完骨髓移植手术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生命在灿烂的季节拐弯 在魏艳玲的回忆里,2001年的那个春天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来得迟,特别是偶尔发作的腿疼更映衬着整个冬天的漫 长,“春天来了,天暖和了,也许就好了……”临出门前,魏艳玲这么安慰着自己,安慰着爱人。 然而,厄运还是来了。“扑通!”在这个初春的黄昏,一阵难忍的剧痛向双腿袭来,魏艳玲一头栽倒在单位的楼梯上 。她的生命在这个灿烂的季节拐向了另一条路…… 从鸡西到哈尔滨,从哈尔滨到北京,化疗、放疗、骨穿、腰穿,在经历这些生不如死的痛楚时,魏艳玲还想着:“我 得赶紧回去,案子可不等人啊。”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直到有一天,她无意间听到病友的聊天:“住在这里的可都 是白血病!” 白血病!血淋淋的字眼宛如一声晴天霹雳,炸醒了魏艳玲!怪不得天天有病友被推走,怪不得那锥心刺骨的疼,怪不 得那些号叫摄人心魄……不敢想了!魏艳玲抓起床边的手提包就往楼下冲,“妈,不治了!咱一老百姓,哪花得起那钱!” “就是砸锅卖铁也得给你治!”妈妈死死地拽住魏艳玲。那一刻,母女俩抱头痛哭,惊动了整个病区。 “砸锅卖铁”开始了:哥哥卖房子、姐姐借高利贷、丈夫跑到医院登记去卖肾……一家人把所有能想到的筹钱办法全 用上了。等着手术费的魏艳玲住在北京五棵松附近的地下室里,父亲陪着她,铺张报纸就躺在门口的台阶上,为的不过是省下 每晚10元的床位钱。那一刻,眼泪如同江流入海,情何以堪的痛苦仿佛能轻易地击碎她生存的渴望,魏艳玲内心的痛楚长久 地盘旋着,如同潮湿的空气,久久不能散去…… 然而,命运总算眷顾这个不幸的女子。“魏艳玲遭遇白血病亟待救援”的消息在全国检察系统不胫而走后,捐款伴随 着各方援助及时地飘落到魏艳玲的病床前温暖着她冰冷的心。30万元的住院费很快凑齐,魏艳玲被推进了无菌室。 “18天,我没喝一口水,没进一粒米。无数次地感到,死神已经拉着我的手往外走,我也认了,眼睛一闭,这所有 的痛苦都可以结束了……”魏艳玲回忆起那段日子,依旧禁不住泪眼婆娑。“可我不能死啊!年迈的父母,守在外面不停鼓励 我的丈夫,千里之外的儿子,还有那些伸出手来拉我一把的检察系统的同行,就这么走了,我对得起谁?” 即使痛得千疮百孔,魏艳玲还是挺了过来,命运继续眷顾着从死亡线上走过一遭的她。 2002年3月,魏艳玲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如果五年内,病情没有反复,这条命就算保住了。”医生曾这样对她 叮嘱。五年,如果只有五年的时间,我还能干些什么来回报这第二次生命?魏艳玲不停地问自己。在这种追问下,魏艳玲急急 地办理了出院手续,登上了返乡的列车。站台上,看着来送别的高检院的同志,大家都噙着泪,魏艳玲没敢看他们的眼睛,她 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只有心里默念:我一定把第二次生命活得更精彩! “我是个病人,但绝不做个废人!” 一个月后,魏艳玲穿起那身检察官新装,把上面的国徽擦得亮亮的,她要回到检察院继续工作。妈妈急了,拽着她不 放,“闺女,傻不傻啊?什么工作不工作的,有口气就是万幸了!” “妈,复发的危险随时存在,我不傻。可我像个废物似的活着,这就是那么多好心人挽救我生命的意义吗?工作就是 我活着的理由和全部支柱!”魏艳玲哭着说。 站在检察院的门口,魏艳玲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离自己那么近,却又那么的遥远,差一点儿,自己就再也无缘踏 进这个大门,再也不能回到热爱的检察工作岗位了。 “当时,我真的是暗暗地攒着一口气,只要我还活着,就绝不让工作变成窗外的风景。让所有挽救我生命的人看到, 他们的挽救是值得的,因为我不是个废人。”2006年2月,魏艳玲获得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荣誉称号,她用她 杰出的工作成绩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当年暗下的决心。 2003年5月,魏艳玲接手一起十年前的旧案,几名大学生因琐事发生殴打,厮打中,张某被阚某用匕首刺伤,经 抢救无效死亡。时隔十年,由于当年公安机关的预审科已解体,卷宗与凶器也不知去向,摆在魏艳玲面前的证据都无法成为定 案的依据,寻找固定有力的证据成为此案的关键。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魏艳玲认定,只有拿到当年现场目击者的证言,此案 才能定论。 当时,正是“非典”期间,大家都不敢随意外出,可魏艳玲却不怕,奔波几十里的山路,走访当地群众,又找到当地 公安机关寻求配合,然而线索一再地中断。没几天的工夫,魏艳玲终于病倒了。“案子都压了十年,哪还在乎这早几天,晚几 天?”大家劝她。“案子既然交到我手里,早一天办好了,就早一天伸张正义。”第二天,魏艳玲在和工作人员一起下乡时, 终于撑不住,不得不去乡卫生院打点滴。“突然接到公安干警的电话,说有名证人正在村子里,我拔了点滴就走,想都没有想 ,也不知哪来的力气,当时高烧40℃呢……”魏艳玲风风火火的办事风格一点都没有因为生病而打折扣。 “我是密山市检察院的检察官魏艳玲……” “你就是那个得了白血病的检察官?”证人几乎不敢相信,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检察官真就站在自己面前,为了十年前 的旧案,为了一个平民百姓的冤情。 “我就是。我是想来了解……” “我知道您的事迹,今天也亲眼见到了,我佩服您,我一定配合您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证人的证言从而使案件得以突破,魏艳玲漂亮地拿下了这桩旧案。魏艳玲的工作业绩,领导和 同事们有目共睹,可这些成绩的背后却是健康人难以体会的艰辛。 出院不到两个月的一次下乡取证,由于路途颠簸,魏艳玲的腰椎疼痛难忍,可一下车她直奔当事人家,抓紧时间作笔 录。笔录才做到一半,魏艳玲就借故上厕所躲到后院,她不想让同事看见自己痛苦的样子而影响工作。等大家找到她时,她正 手拄着黄瓜架支撑着腰椎,豆大的汗珠滚满额头。 骨髓移植后,魏艳玲的身体长期处于排异期,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口腔溃烂,咽喉肿痛。有一次,魏艳玲出庭公诉, 整整一上午,控辩双方唇枪舌战,魏艳玲忍着咽喉和口腔的疼痛,坚持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等到中午回单位吃饭时,她掰 了一块馒头塞进嘴里,却怎么也嚼不动,馒头上全蘸满了血。原来,她的口腔已全部溃烂,别说吃馒头了,喝粥都难以下咽。 魏艳玲每嚼一下,疼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魏艳玲只是一名基层检察官,平凡是因为她不像那些市院、省院的检察官们办过上千万元的大案、要案。根据规定, 犯罪金额超过10万元的案子,魏艳玲所在的密山市检察院就得移交到上一级检察院办理;案子有大有小,可公平的尺度却来 不得半点儿的松动。四年的时间里,魏艳玲是在和各种排异症作斗争中度过的,是在办理一个又一个的案子中度过的,她就像 是一团火,“我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我会用尽最后一口气去拓展它的宽度,用生命的质量来延长生命的长度。”魏艳玲说 。 “只要太阳每天还在升起,我就努力地活好这一天” 记者:听说,当年做手术前,你偷着给孩子录了盘录音带,算是“遗言”。你给孩子都说了些什么? 魏艳玲:(哽咽着)我告诉他,你想妈妈了就写封信寄到天堂去,妈妈一定会收到的……以后爸爸给你找个新妈妈, 要听爸爸和新妈妈的话…… 记者:除了孩子,对家里其他人也作了“交待”? 魏艳玲:给家里其他人都留了封信,可就是不知道给爱人写点儿什么好。写了撕,撕了写,一遍遍,就是写不出来。 感觉有很多事情要交待,可又觉得,似乎什么样的交待都没有多大的意义,毕竟我不在了……能有一个爱人,不离不弃地守在 你身边,很不容易了,很知足。 记者:在女儿、妻子、母亲、检察官这几个角色里,哪一个你做得最好? 魏艳玲:如果不是病了,我相信,我都能做到最好。可现在,我只能说,我都愧对这些角色。作为女儿,没有让父母 享清福,还让他们操碎了心,不孝;作为妻子,丈夫承担得太多,对他不公;作为母亲,不能让儿子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让 他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压力,使他不幸;作为一名身体不好的检察官,当然比其他同志做得少,反而获得了更多的荣誉,我很 不安,也愧对这些荣誉。 记者:你现在还怕死吗? 魏艳玲:怕。30万换了我现在这条命,多少人的好心才让我活到今天。刚得病的时候,我还想过自杀;可现在,我 只有更爱惜自己的生命,更努力地工作,才对得起大家,对得起胸前的国徽。 2006年2月,魏艳玲来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的颁奖,临行前,儿子又拽着她的手,“妈妈, 你还回来吗?”魏艳玲难过得直掉泪。 这几年来,虽然手术成功了,但死亡的阴影却从没有离开过魏艳玲。她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在和病魔打起游击战。 排异反应、多种器官损伤、感染引发的高烧,魏艳玲一次次幸运地逃脱了死神的魔掌。当年和她一起住院的九个病友,如今只 剩下了三个人,也只有魏艳玲一个人还坚持在工作岗位。 “和生命做一次赌博吧。”每当听到病友离去的噩耗,她的精神和情感都经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冲击,“只要太阳每 天还在升起,我就要努力地活好这一天。因为,我离不开我的家,更离不开检察官这个工作。” 历经严寒,早春的嫩芽已经在顽强地迎接第一缕春风,就像暴风雨过后的彩虹,发出的七色光才无比鲜艳,那么,生 命也应该有七色光吧。一色有一色的精彩,无论顺境和危难都会成为滋润生命的血脉。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许,魏艳玲经历的 正是另一种温暖,另一种光彩。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