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风窗专题 > 正文

论中日政经关系:把经济外交还给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2:32 南风窗

  □本刊记者 杨军 发自北京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一行2月21日晚抵京访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同二阶举行会谈时表示,近年来,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两国政治关系必然影响经济关系。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提醒。

  中日关系中政冷经热的怪现象曾经引起人们普遍关注。2004年这种关注达到白热化程度。但没过多久,现实却早开始转向了。2004年,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5年,日本和中国经贸额增幅只有10.3%,相比以往20%的增长幅度,是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2004年和2005年,美国、欧盟和中国的经贸额却全都大幅攀升,欧盟和中国经贸额的增长超过22%,美国和中国的经贸额增长更是超过24%。

  虽然中日贸易额大幅度下降,但绝对值还在增加,所以很大一部分日本学者认为中日经济关系依然很热,而中方学者则出现了分歧:部分人认同日本学者的看法,还有一部分则认为尽管绝对值增加了,但不能不看到相对变化,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日本所占份额正在大幅下降,中日经贸有转冷的趋势,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冷,但拐点已经出现。

  无论认为中日经济关系热还是转冷,中日政治矛盾有向经济领域扩展的倾向,则是争论双方一致认同的事实。

  日本的“对华游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两会”答记者问的时候表示,中日关系出现困难,不在中国方面,而在日本方面。而中日政治矛盾影响到经济,显然也是日本不愿看到的。日本的初衷是什么?日本《朝日新闻》去年底曾刊文指出,小泉政府正在进行一种“对华游戏”,即政治上对华强硬,经济上又不担心失去自己的利益。而日本的一些做法,好像也在为这种说法提供注解。

  因为经济发展,中国从1999年开始,原油进口一直大量增加,所以中国在不断地寻找新的原油供应商,而随着中国和俄罗斯签订协议,日本也开始从俄进口原油。分析人士认为,日本的原油进口量基本没有增长,没必要找新的供应商。跟在中国后面找俄进口原油,明显是在和中方作对。日本的解释是,为了分散风险,要保证自己的能源安全。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对记者说,日本的分散风险说是不成立的,因为日俄还没签订友好协定,而在美日安保条约中,是把俄罗斯当作潜在敌人的。

  2005年,日本政府出版发行了《贸易白皮书》和《制造业白皮书》,谈论中国投资风险,认为企业应该考虑分散中国风险,到越南、印度等地投资。日本政府出两本白皮书,主要是为了给企业或经济团体、行业协会做决策参考。日本一些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了解有限,对中国市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通过白皮书,无疑,这两本白皮书的出版,会减少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室研究员金柏松指出,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近两年才有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乃至80年代就有,为什么之前没提而现在提,显然是出于一种政治目的。

  日本雅马哈发动机企业从2002年起,一直对中国出口无人驾驶小型直升机,这种小型直升机因为载重量较小,无人驾驶距离只能达到200米,不能用于军用,只能用于洒农药或拍照等民用用途。出口几年,各方一直相安无事。今年初,日本有关部门突然查处这家企业,理由是违反了日本对外出口管制法,认为这种小型直升机可能用于军事目的,属禁止出口范畴,出口必须向日本政府填写报告,被批准才能卖出。雅马哈的经理表示,在技术上转为军用是不可能的。

  金柏松说,这个在日本条文上是可严可松的,严格可以说违法,松点就不违法,但是2002年的时候出口都没问题,现在却突然查了,显然日本政府在打一张经济牌。他说,日本政府查处这一个企业,看似件小事情,但其实很大,因为日本是法制国家,查处行为其实是给同类的企业划道线,以后凡是这类企业就都不能向中国出口了。中国向日本进口的先进技术是最多的,查处一些类似企业,涉及技术较先进或敏感的,日本企业就不敢对中国出口。

  金柏松等一些学者认为,日本在对中国打经济牌,以期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天平开始倾斜

  如果日本政府确实在进行“对华游戏”,那么这场“游戏”的前提应该是,在经济上中国需要日本更甚于日本需要中国。去年以前,情况似乎是这样。

  2004年5月,日本的政治经济评论家长谷川太郎曾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的未来掌握在美国和日本手中,由于中国在技术、关键设备等方面离不开日本,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日本,意味着“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日方政治态度为什么如此强硬。在学者和政界,这种看法也有一定代表性。

  但从2005年春由于日本教科书问题的争执,关于中日经济谁对谁的依赖性更大开始有了争论。今年2月,金柏松发表《日想用经济牌动摇我外交立场 经济博弈究竟谁怕谁》一文,再次引发新一轮讨论。

  金柏松认为,日本经过10年的经济低迷,这次经济复苏主要靠中国。原来日本经济走到谷底的时候,主要靠增加对美出口复苏,但是从2001年到现在,日本对美国出口是下降的,而中国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带动了日本经济复苏。若日本再次陷入经济危机,带他们走出泥沼的,恐怕还得是中国。日本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所以经济复苏不能全靠国内。而美国一直对日本扩大贸易顺差很在意,若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大幅扩大,美国一定会打击。日本10年来经济持续低迷,主要因为两次复苏都夭折,两次夭折和美国不无关系。而中国不仅带动了日本复苏,同时,因为中国向日本出口了大量优质廉价产品,在这10年,日本国民虽然收入没有提高,但生活水平却在稳步提高。

  金的判断是,中国完全有能力和日本进行经济博弈。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导致到去年底,欠债达76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GDP的130%,已经接近财政危机警界线。日本国内出现了国家财政将破产的预言。可见当时日本财政之危险。由于中国的带动,才没有越过警界线。同时有专家预计,在中国的带动下,日本2010年有可能解决财政债务问题。

  因此,金柏松表示,日本现在继续大打经济牌,就是在玩一个危险的游戏。

  锋利的双刃剑

  但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今天,经济博弈,永远是一柄双刃剑。

  日本一直打经济牌而无所顾忌,因为他们一直认为中国对日本的依赖远胜于日本对中国的依赖,他们要算一本账,是中方损失大还是自己损失大,认为只要掌握选择商品的技巧,就可以用经济牌制约中国。

  但他们错了。即使当时是强大的一方,在2001年中日那场著名的农产品贸易战中,日本一样损失惨重。当年,日本对中国的大葱等农产品采取临时进口限制措施,中国立刻对从日本进口的汽车、空调、手机报复,中国关税提高100%。据有关统计,这场贸易战,日本损失8亿美元,中国损失2亿美元。

  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日本对华的政府援助项目,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起了很大作用,随着中日政治关系恶化,日方再次打出这张一直比较有效的牌,提出2006停止对华的政府援助项目,但资金短缺在中国已经不是问题。第一次,日本的这张王牌失灵了。

  至于日本企业撤出对华投资,金柏松表示,现在中国在吸引外资时,沿海地区遇到最明显的问题不是投资商欠缺,而是土地不够用,土地指标已经用完了。日本企业走了,可以腾出土地指标,自会有欧美等的企业填进来。

  更何况,现在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度已大大提高。作用与反作用力会一样大。中日之间贸易发展主要靠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生产了产品再反销回去。日本政府如果鼓励企业减少对中投资,中日贸易也会放慢,对日本国内市场将产生影响。

  美国对中国存在大量贸易顺差的不满,也和日本不无关系。因为日本对美国存在大量贸易顺差,引起美严重不满,为解决美日贸易摩擦,日本采取了对美的迂回贸易,而这个迂回,主要是通过中国,造成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大,并引发误解。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3月11日在世界多维勒会议上表示,中国和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希望成为全球化的替罪羊。可以说,中国很大程度上确实也是日本迂回贸易的替罪羊。

  反过来,对中国,伤害同样很大。比如抵制日货问题,雇员、税收等方方面面都要受到冲击,而有些日本货也是不可替代的。在克林顿时代,美国曾经就日本在世界上有多少垄断性技术进行过调查。250多项的调查结果令美国大吃一惊,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中国对日本先进的技术、设备等的依赖更甚于美国。

  而对于日货,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的抵制可能更是盲目的,因为他们大都分不清哪些日货是在日本生产的,哪些是非日本原产地。对于非原产地的日货,一旦遭到抵制,会导致中国员工失业或减少收入。

  周永生对记者说,如果中日互相制裁,对中国经济冲击多大真是不好说,甚至有人说可能导致GDP下降2%。

  就贸易本身来说,三角四角贸易是最好的,这样可以有多种市场选择,如果和中日打贸易战,难保欧美不借机提高价码。

  受伤害最大的,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也因此,企业界普遍反对政府打经济牌。日本经济界现在看到小泉参拜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已经开始着急,并对日本政界施压。

  日本若一再打经济牌,而中国也像部分学者主张的那样以经济牌还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经济外交,亟待研究的课题

  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但很擅长打经济牌,想办法在经济上制约其它国家,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周永生介绍说,比如以前日本想“入常”,于是加大对非洲政府的开发援助。东南亚国家公开指责小泉参拜的,主要就是中国和韩国,别的国家只保持沉默,因为他们得到了日本的很多援助。

  日本擅长打经济牌,源于日本50年经济外交的历史。

  早在1955年,在自民党即将成立之际,岸信介即在文章中提到推行“经济外交”的政策设想,随后,岸信开始执掌日本政府的权柄,经济外交的思想进入日本政府。1957年10月,由日本外务省编著的战后第一部关于日本外交的蓝皮书《我国的外交近况》出版,第一次面向公众,以政府的立场,公开倡导并详细阐明实行经济外交的政府外交方针。

  50年来,日本利用经济外交取得了很多成功。比如日本特别注重经济援助,利用特别援助,保证了本国经济和战略上的安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借机打入其国内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和美国激烈的贸易摩擦中,认识到单纯走扩大出口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开始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鼓励企业对外投资。

  在日本有50年历史的经济外交,几年前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2004年,在第10次中国驻外使节会议中,国家主席胡锦涛才首次提出中国实行经济外交。接着在全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会议上,中国官方开始在公开的、高级别的场合正式使用经济外交的概念。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加入了经济外交字样。

  在进行经济外交方面,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但是经济外交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为了一己私利而大打经济牌。这方面,日本的教训是惨痛的。1974年,田中角荣访问东南亚,在东南亚很多国家引发游行示威,因为日本在对外实行经济外交中,在获取经济利益方面,过分地强调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方的利益,这也是日本在70年代被普遍骂为经济动物的主要原因。随后日本开始改变政策,福田内阁上台后,决定要和东南亚建立息息相关的联系,给东南亚10亿美元的贷款,在当时是非常大的一笔款项,对改变日本在东南亚的形象起了很大作用。

  经济外交是一门历史较浅的课题,很不成熟,日本也是撞一次南墙学一回乖。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是必然的,但是,过多地用经济做筹码打政治牌或用政治做筹码打经济牌,在外交上无疑对双方都是一种损害。

  在现代政治中,采取经济手段,最终不应该是为了私利,而应该是为了追求共同繁荣。经济外交不是为了斗而是为了和。

  相关专题:南风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