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刚:年轻化解决不了《新闻联播》的老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14:13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李万刚 年轻化是我们这个变化的时代制度化的社会取向。所以,当播音员多年不变的央视《新闻联播》遭到“老化”的质疑,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据4月19日《羊城晚报》报道,央视《新闻联播》最老的播音员邢质斌将于明年离开。
在年轻化成为社会心理普遍要求的今天,对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年龄的质疑早就在民间存在,只是今年成为政协委员提案后才成为社会显性话题。笔者认为,以老化原因质疑新闻主播,并不符合电视新闻业规律。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西方电视新闻界,一直活跃着一大批可称“奶奶”、“爷爷”级的头发花白面孔,历经岁月风霜、老而弥坚的主持人,他们常常被视为一个新闻节目公信力和成熟的标志。而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老化”的并不是年龄,而是相比央视其他节目,在制度建设上的“守旧”,缺少竞争与开放性。这种老化显然无法靠年轻化的方式来解决。 不同于西方电视媒体有着长期发展至成熟的历史。在我国,电视媒体是个年轻的行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电视在我国百姓中逐步普及,才使电视成为了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所以,这个新兴行业中的从业者也多以年轻面孔为主,像邢质斌这种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中国电视媒体给人的印象就是普遍的年轻化,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等其他节目,都是青春的面孔,中国的荧屏充满活力。这种电视媒体的年轻化,本来是它发展不够成熟,行业人才成长断代的结果。但是,一些人却由此认为电视节目就是年轻人事业的印象,并以此来判断、评价那些从业者。 在发展成熟的国际传播界,新闻主播的年龄和形象从来就不是问题。美国CNN的主播们大多已逾中年,且貌不惊人。美国的新闻主播年龄都不小,一旦牌子创出来,位子坐得很牢。究其原因,就是严肃新闻的主持人,强调观众对他们的信任,主持人重要的不是年龄,而是他的内涵、经验和应变能力,以及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展现的沉稳、冷静的风采。而主播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后,电视台就不轻易换人,以至于出现主持人到七十多岁还不退休的现象。对从这种角度来衡量,能否有一批“老龄”新闻主持人,反而是我国电视新闻发展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因此,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结构“老化”问题不足忧,我们并不能以年龄的原因对其质疑。那种写入红头文件的年轻化制度取向,更不适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取舍。央视《新闻联播》的“老化”问题,乃是制度创新上的不足。就像在行政部门采用年轻化的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行政单位思维、观念“老化”问题一样,换一两个播音员,忽略竞争的制度建设,也同样无法让《新闻联播》“年轻”起来,甚至会陷入片面、浮躁化的年龄情结。所以,《新闻联播》应该进行制度的年轻化,而不是简单的年龄降低。 同样,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也是保持活力、鼓励创新的“年轻化”制度,不能把很多结构性、制度性的“老化”问题,归结为年龄老化的问题,并简单地用年轻化的方式来解决,不仅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还会在能力与年龄关系上失去公正的判断和对待,人为制造对年龄的紧张社会心理,使之成为悬在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群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