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木渎:唐诗宋词里的幽雅小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14:48 民主与法制时报

  木渎地处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有江南第一园林古镇之誉。古镇四周群山环抱,峰连岭叠,镇内庭院深深、弄堂幽幽 。走进木渎,就好像走进了唐诗宋词的幽雅意境;穿越古镇,就如同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风云。

  □雨蔚文/图

  四月的木渎古镇,就像是一缕浮动了千年的暗香,凝固在了唐时的斜阳柳浪、明清的桃红和桑烟之间。挂满藤蔓的老 石桥,沧桑尽显的古帮石岸,假寐在石埠头的蚱蜢小船,以及如洞箫般幽深的古廊棚,仿佛都在期待着那个名叫西施的姑娘, 能穿过岁月的长弄,再次渲染起一河芬芳和两岸的桂香。“白兰花要哇?白兰花……”这份寂静中的期待终于被一阵叫卖声所 惊扰。风起柳曳间,一个窈窕江南女子,从弄堂的尽头翩跹而来。

  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溃败,献美女西施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的同时,又在紫 石山增筑姑苏台。为了消耗吴国的人力和财物,处心积虑的越王勾践趁机向吴王大量进贡筑宫之木。自越国源源不断而来的木 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史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以致“积木塞渎”,木渎由此而得名。

  山塘老街:一个水乡古镇的梦

  沐浴在夕阳余辉里的山塘老街,就像一轴浮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卷了边的飞檐,退了色的桨声渔歌,花斑点点 的柳影水波,仿佛是远古的小桥流水特意为后人所留下的一个遐想空间。八百多米的青石与灰砖相间的老街,两千多年的历史 延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临水人家的窗台前或廊棚、屋檐上的那个属于水乡古镇的梦。虽然昨天的桃红已无法再与老街那张布 满皱纹的脸相映成艳,曾经的乾隆御道也难再显当年龙舟黄幡的帝王之气派,但古镇的魂、老街的魂还在。

  一个人背对着夕阳在西施桥与怡泉亭间踯躅,清澈湍急的香溪水与浑厚宽缓的胥江水自我的瞳孔中交汇而过,清浊分 明的“斜桥分水”之线,如同一条阻隔远古与今世之间的堤岸。在堤岸的那一头,一个叫西施的女子日常在溪边用奇香花粉沐 浴。携带着她的体香及胭脂、花粉之香的溪水自西往东,一路芬芳,满河生香,久而久之便成了千古流芳之“香溪”了;在堤 岸的这一头,一对年轻人正对着怡泉亭执手盟誓……

  从吴宫遗址一直走到下塘河棚,我一直在苦思冥想,是怎样一种力量或诱惑,促使康熙与乾隆这二位刀马皇帝,能多 次御驾亲临这山野小镇木渎的。一个西施、一个范仲淹似乎远没有那种令他们乐而忘返的力量和诱惑。难道是严家花园的幽深 婉约,还是虹饮山房的恢宏恬静,抑或古松园的松涛声、榜眼府的书卷气?

  严家花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严家花园,又名羡园。相传,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清乾隆的老师、著名诗人)归隐木渎,曾于此植树栽花, 而初具园林雏形。后几经易主,最后被木渎首富严国馨购得此园,并委托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巧匠重葺,更名“羡园”, 俗称“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与江南许多的宅园相仿,也是坐北朝南临水而建,照壁、门厅、轿厅、大厅、楼厅依次排列。唯一不同的或 许就是它那一园二门楼的设计。虽然两座门楼的设计均为砖雕飞檐型,但里外有别,张弛有序。外门楼立于轿厅后檐之间,“ 桂馥兰芳”四个大字,把主人渴望家族能像兰草、桂花那样香气浓郁、历久不衰的主题思想刻画得淋漓尽致。门楼下枋“独占 鳌头”的浮雕图案,以及门楼左右的兜肚里“吴王张士诚出巡”图,门楼上枋里“徐庞惜别”、“赵子龙救刘阿斗”等戏文故 事,尽管这些图案渲染的是一种君臣伦理,但细细观察,总觉得有许多的暗示或期盼隐秘在其中。内宅门楼,筑于尚贤堂后侧 。与外门楼相比,内宅门楼所刻画的却是另外一种脱俗清雅的意境。因此无论是门楼上枋的“云鹤”浮雕,还是下枋的“群仙 祝寿”,以及左右兜肚里的“献之墨池”和“陆羽煮茶”图案;甚至字枋里由清代政论家冯桂芬所题写的“绿野流芳”四字, 都在为这一意境作着铺陈和渲染。

  严家花园由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组成,由西向北而后东,依次为春夏秋冬四园和后花园。春园,“玉兰清芬伴书香 ”,几株含苞怒放、冠幅宽广的古广玉兰把书屋、亭阁、山房遮掩,一片馥郁芬芳。踯躅在乾隆下江南夜宿沈宅所栽的广玉兰 前,纯白风雅之感油然而生。夏园,“别有洞天荷风凉”,虽然春暖花开的季节,小荷尚未露尖尖角,但那片倒影在碧水中的 青天、白云、嫩柳、桃红,却让人感受到了一份很特别的清凉与淡然。秋园的面积最大。望着满园的绿叶蓬勃的丹桂,我只能 凭借我的遐想,去感受季节外“丹桂馥郁秋思”的那份意境和情思。“暗香疏影月黄昏”是冬园最直接的写照。综观整个园子 ,虽相通相连,但又各自独立成景成园。漫步其中,各园风味迥异,变幻莫测,四季轮回,真可谓一园四季,四季一园。

  虹饮山房:繁华一时的乾隆行宫

  来木渎前,就早已听说在古镇上有一座虹饮山房,是当年乾隆六下江南时必临之地。乾隆帝曾在这里看戏、品味、用 膳、游园,与他的老师沈德潜吟诗唱和,与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娱。乾隆的随臣刘墉、和坤、纪晓岚也曾数次下榻于此,并 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因此在民间虹饮山房又有“乾隆行宫”之称。

  或许是在山塘老街上的桨声垂柳太缠绵,小桥流水太多情;也或许是古御道、御码头、怡泉亭的传说太诱人,以至于 让我忘却了时间。因此,当我沐浴着夕阳的余辉,沿黑漆漆、潮湿湿的古御道走近虹饮山房时,山房的大门已关闭。正值伤感 之时,忽听到“吱嘎”一声,侧旁的小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了一个管理员模样的大姐。于是急匆匆地上前,在表面自己的来意 后,大姐沉思片刻,终于含笑点头。

  虹饮山房临溪而建,门前有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1751年)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过运河,转胥 江,折入香溪,在此码头舍舟登岸,御码头因此而得名。

  当年的虹饮山房主人徐士元,是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闲云野鹤,常和朋友在园中以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 ,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虹饮山房由此而得名。

  走进秀野园,中间为花厅,内置一把用千年紫檀木精制而成的九龙金椅,据说是当年康熙皇帝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 圣驾专座。乾隆游木渎时对此龙椅非常钟爱,特地将龙椅从灵岩山行宫移至于此。

  连接二园的中央是待客迎宾之中厅,因此布局端庄、严谨,自南而北分别是门厅、舞彩堂、戏台等建筑。戏台高大宽 敞,其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徐士元是位孝子,为讨二老的欢心而特意修建的。每逢春秋佳节,徐士元都会请来一些戏班子 为二老助兴表演,以怡其心;其二之说是此戏台是专门为迎接乾隆而造。因为乾隆是个戏迷,每到一处必定要看戏。据说一次 在虹饮山房看戏看兴起时,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还真有点与民同乐之感。

  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古戏台前的青石广场中,天蓝云白;一个人独享一个花木相间,水石互环。由亭台、楼阁、假山、 碧池、曲桥所组成的世界里,似乎每一寸的肌肤,每一根的汗毛,都被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所感染。站在怡泉亭前回望 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帝王行宫,在隐隐而来的松涛声及流水声中,我终于有所感悟:“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不就是 木渎这座园林古镇最真实的写照吗?

  旅游小贴士

  地理交通:木渎位于苏州城西10公里。从苏州火车站可乘游4路和20路、38路公交车抵达。

  小吃:木渎镇乾生元产的松子枣泥麻饼非常有名,朱鸿兴面馆汤也不错。

  购物:木渎是手工艺品之乡,丝绸、双面绣、红木雕件、澄泥砚、书画、石雕等工艺品驰誉天下。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