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感动中国的水稻大王谢华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2日15:58 《人物》杂志

  作者:钟兆云

  谢华安——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这两者很难对上号。因为他的脸太黑了,手也太粗了,也太没官样了,知识分子的温文尔雅,在他身上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年他回家探亲,耕了一辈子田的父母竟有点不敢相认,说:“你怎么比我们还黑?你小时也是白皙皙的。”一些农民兄弟每每握着他的手,都感到惊讶:“科学家的手怎么比我们耕田的还要粗呢?”

  脸黑,手粗,身瘦,是谢华安的体貌体征,是风雨骄阳刻在他身上的印记,用碱水和盐水也无法洗去,因为他是水稻育种人!

  饿——孩提时代的黑色记忆

  1941年,谢华安生于著名革命老区闽西龙岩的一个贫困家庭,祖祖辈辈皆以农耕为生。他所在的山乡地瘠人穷,平常年份田里的出产尚不能自给,灾荒年月更遑论“瓜菜代”!谢华安出生前,父亲的两个弟弟因挨饿受冻、缺医少药而夭折,此时又值抗战岁月,父亲为他取名华安,就是祈祷中国人民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华民族早日长治久安、老百姓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孩提时代,父辈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求生存的艰辛,乡亲们面对因病虫侵害而颗粒无收的稻田发呆的一幕,连同自己打小亲历的半饥半饱、啼饥号寒的生活,给了谢华安一个永远无法驱散的黑色记忆。最让谢华安刻骨铭心的是,疼爱他的外婆在临终前,连吃一口稀饭这个小小的也是最后的愿望,都没能得到满足。外婆死不瞑目啊!这个无法愈合的伤口,多年来一直像块巨石压在谢华安心头。

  谢华安在田地里跟父辈们一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可面临的依旧是食不果腹的窘境。饱尝饥饿滋味的谢华安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全家人吃饱饭。长大懂事后,他从小家想到了全村,从村庄想到了国家。全家人有一碗饭吃还不行,得让父老乡亲,得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吃饱饭。这个金色的梦,随着谢华安年龄的增长和人生观的渐趋成熟,而不断壮大。谢华安中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建龙岩农校。此后岁月,他一直为“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饱饭”这个朴素的理想而求索、奋斗。

  靠同行馈赠的15粒水稻种子起家

  对田少人多的中国来说,水稻良种的重要不言而喻,它是提高亩产的有效保证。20世纪7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学生在海南岛的一条水沟边发现了一株雄性器官发育异常的野生稻,为水稻杂交优势的利用找到了途径。杂交水稻良种的选育工作随即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展开。毕业后刚到永安农业学校任教的谢华安,也对杂交水稻的育种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永安农校的工作条件甚为简陋,连必备设施都没有,谢华安就到数十公里外的三明地区农业局借来仪器做科研。1972年9月,谢华安奉调三明地区农科所工作,由此正式开始了痴心不改的育种生涯。

  水稻育种受季节制约很大,福建因气候原因,一年只能种两季水稻。为缩短试验周期,全国农业育种专家都选择在热带气候的海南岛做试验。谢华安被选派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赴海南。海南的风光旖旎迷人,但对育种工作者来说,最向往的不是她的风光,而是她的阳光和温度。

  初踏育种门槛,谢华安总想比别人多学一点,因此经常奔波在各个育种基地之间。海南聚集了全国各地数十家育种单位,但相距甚远,有的竟达几十公里之遥。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双脚便成为谢华安的“11路汽车”。他“驾驶”着他的“11路”几乎跑遍了所有兄弟单位的育种基地,锲而不舍地拜师取经。虽然人家不管吃饭,每次都得饿着肚子、拖着沉重的脚步回来,而且不时还被拒之门外一无所获,但他还是乐此不疲。

  来自江西的水稻育种专家邬孝忠,非常欣赏这位同行后辈的钻研精神,毫不吝啬地从自己的育种田里拔下一些稻苗给他进行育种试验。谢华安回福建前夕,他又从保管瓶中取出自己选育多年的15粒母本不育系种子相赠。这在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科研尚处于摸索阶段、育种材料相当匮乏之时,不啻是天大的宝贝,让一无所有的谢华安欣喜欲狂。他把其中的8粒种子分给福建同行,将剩下的7粒播在花盆里,一粒一盆,放在铁丝网内,细心呵护。就是这7粒种子,让他发现了杂交水稻良种组合的途径,为日后培育一系列良种打下了基础。

  艰辛的育种生涯谱写奉献之歌

  一年四季都能种水稻的海南,虽是育种人的圣地,但当时的育种生活却意想不到的艰苦。开始,谢华安和伙伴们借住在海南岛最南端的崖城藤桥偏僻农村一个仅有十几平方米的集体仓库里,陪伴他们的是无法驱除的蟑螂、老鼠。谢华安还曾遭遇眼镜蛇,差点丢了性命。后来,一位好心的大妈为他们的安全着想,主动把自家存放棺木的房间借给了他们。小时看到棺材就感到恐怖,可此时这间存放棺材的房间却成了他们读书、写字和吃饭的地方,棺内还是他们保藏书籍、宝贵资料的场所。

  三四月的海南,早已暑气逼人,上午10时至下午1时,是一天最热的时分,也正是水稻扬花授粉的关键时刻。为了观察仔细,必须守在田头。饿了,就在闷热难耐的田头吃一口面包;渴了,就喝一口自带的凉水。那种艰辛,无法形容。以田间做实验室,还常常碰到意想不到的事。育种期间,谢华安他们白天要赶禽畜、飞鸟,晚上要与危害稻种的老鼠较量。每天晚上他们都得一手打手电筒,一手持木棍竹竿,不停地驱赶老鼠。在这些方法还不奏效时,他们又千方百计地在试验田周围挖深沟放水,甚至点上马灯吓老鼠。为了种苗,他们一晚数班倒,彻夜守候在试验田头。

  育种这一行靠天靠地。一般农民劳作,通常是太阳出来做工,刮风下雨收工,而育种人却不管烈日暴雨都得往田间地头跑,检查水位,担心秧苗水浅了晒死、水深了淹死。年复一年的栉风沐雨,骄阳暴晒,钢铁也会变色,人的脸不黑才怪!一到杂交授粉时,稻叶的齿就像锯子一样在谢华安他们裸露的手和手臂上锯开一道道口子,天长日久,双手伤痕累累,皮开肉绽,先是起疙瘩,继而化脓,接着结茧,一双粗糙的手就这么“炼”成了!

  谢华安钟情杂交水稻,由于风吹日晒,雨淋水浸,给他留下了重度风湿性关节炎。而过度劳累,生活没规律、三餐无定时,冷热不顾,又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有时胃病发作,疼得他蜷曲着身子坐在田坎站不起来,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冒。严重的胃病给谢华安的工作造成很大麻烦,有一次,不到半年时间,他连续两次因严重胃病引起便血。那年11月发病时,正遇播种期,为不耽搁时间,他不顾医生的警告,仍然出现在海南的田头。

  品种选育初期,谢华安用数百种不同材料反复进行组合试验和筛选,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一次次提高,在坚持不懈中,孜孜探索积累。1975年,他和同事们培育出“矮优2号”杂交组合,试种时呈现丰产优质的良种趋势,不料未及大面积生产推广,一场毁灭性的病害——稻瘟病扑面而来,枯黄的稻株整片整片地倒下,溃烂于田中,惨不忍睹。妻子、孩子生病都没流泪的谢华安,看到自己和同事们几年的心血被这可恶的病魔无情吞噬,忍不住泪流满面。

  祸兮福所倚,对科研工作来说,从失败中寻找出路,就是一种成功。在巨大的痛苦中,谢华安没有泄气,和同事们总结经验,从惨败中学得真经:育种不仅要高产、质优,还要能抗病、抗虫,不抗病的杂交稻在生产上是绝对没有前途的。他的育种生涯由此刷新:育种目标除了丰产性、适应性、米质好等优良经济性状外,还要具备抗病、抗虫、抗自然灾害等强抗逆性。

  目标选定后,谢华安马上投入艰辛的实践工作中。早期的科研经费很有限,为了多省钱搞育种,套袋、塑料盘等小件物品都是反复使用,就连几毛钱的标签,谢华安也舍不得买,自己动手做竹签。生活清苦,环境艰苦,工作辛苦,在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情况下,谢华安和伙伴们拿工资搞科研、办事业,靠的是知识分子心忧天下、普济苍生的良知和壮怀。

  十年心血开花结果,

  “东方神稻”誉满全球

  1980年冬,经过无数次的杂交试验,谢华安从国内外数以百计的优良株系中,选定了一个具有抗瘟、强恢复力、高配合力的品系“明恢63”。“明恢63”的育成,改变了历史,成为20世纪后期经久不衰的强恢复系品系,改变了中国早期杂交稻单一引用国外品种作父本的局面,同时对杂交稻更新换代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明恢63”配成的各种组合,迄今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亿亩,是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

  父本“明恢63”一问世,谢华安又亲自做媒,为其选择配对的母本,也就是不育系。这可不能乱点鸳鸯,随便“拉郎配”,而得百里挑一。从数百个母本中,他最终选择了生育期、抗性、丰产性状、配合力等都较为成熟的不育系“珍汕97A”株型。1981年,这对经谢华安心血浇灌的绿色生命,成功育成了杂交水稻堪称一代天骄的良种——“汕优63”。“汕优63”制种时,为了减少包穗,谢华安经常上午8点下田赶露水,到了晚上9点还在田里打药,有时稻谷来不及收回仓库,就索性睡在谷场看护。手捧金灿灿的“汕优63”的饱满颗粒,谢华安流下了激动而幸福的泪。要知道,一项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往往需要8—12年的反复试验才能得出结果,有的科研人员奋斗一生也不一定能得到成果,此时此刻谢华安岂能不激动!更重要的是,这个高产品种的出世,还解决了中国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问题。

  “汕优63”由于抗瘟性强、产量高、米质优,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迅速风靡神州大地,1986年首登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排行榜首。全国各地好评如潮,纷纷给谢华安他们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打来喜报丰收的电报电话。袁隆平见到谢华安,第一句话就说:“祝贺你,‘汕优63’已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

  农民兄弟说,杂交水稻救了大半个中国的人,这话并不浮夸,因为原产一二百斤的稻田,在引种杂交水稻后,亩产高达一二千斤。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扬言:“中国共产党能夺得战争的胜利,却无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粮食总产量由建国之初的1132亿公斤,增加到4925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10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杂交水稻功不可没。西方舆论甚至称杂交水稻为“中国的第一大发明”。

  中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守仁说:“汕优63”救了中国的杂交水稻。当时杂交水稻稻瘟病肆虐,不少地方颗粒无收,农民徒劳无获,欲哭无泪,积极性备受打击,科研人员心急如焚,杂交稻的推广工作举步维艰。“汕优63”横空出世,挽救了杂交稻。据农业部统计,该品种自1986年起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之冠,累计种植近12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近700亿公斤,其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和累计种植面积都创下中国稻作史之最。

  这个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人民告别饥饿,为人类的种子工程和粮食工程做出了贡献,还年复一年地被迎出国门,造福异域人民。东南亚一些国家引进并大面积种植后,感叹其增产效果、增加效益之显著,誉之为“东方神稻”。

  杂交育种,从浸种、催芽、播种育秧、移苗插秧,到之后一系列的大田管理、施肥、耘田、除草、喷药防病防虫,最后收获种子、贮存,一环扣一环,其烦琐、细致,外人是无法想像的。在“汕优63”从选育到推广应用的七八年中,谢华安像农夫一样不停地忙碌,如果有不同的话,那就是除了劳作,还要细心观察,做性状观察记录,时刻关注杂交水稻这个宠儿的长势长相。几年下来,记载的试验材料竟有几麻袋。一些了解情况的农民兄弟说:“你们育种人比我们农民还苦啊,我们种田出汗出力,动手不动脑,可你们出力流汗,还要动脑,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可以说,在整个杂交育种的过程中,谢华安等育种人对秧苗的观测,比妇产科医生对婴儿的观察、测量还要认真详尽。因此,有人戏称,如果杂交水稻能开金口的话,一定会亲切地喊谢华安“妈妈”。

  在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后,业内人士鉴于谢华安在育种方面的卓越成就和贡献,亲切地以“中国杂交水稻之母”相称。但谢华安却说过奖了,自己和袁隆平先生相比是有层次差别的。袁隆平先生开拓了杂交水稻的领域,是杂交水稻的大功臣、奠基者,而自己的科研是在袁隆平先生等前辈的科研基础上开展的,所培育的一些品种虽然推广面积较大,但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科学家虚怀若谷的谦逊美德,令人肃然起敬。

  谱写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一个水稻良种,在一般情况下,大田种植的高峰期最多只能维持五六年,而“汕优63”大面积推广十多年后仍能保持优良品性,堪称世界稻作史上的奇迹。一名科技人员,一生能育成一个这样的良种,就足以功成名就了,但谢华安既没有陶醉在“汕优63”的巨大成功之中,也没有急流勇退。长期和农民打交道的他了解到,以前老百姓希望吃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还要求吃好,希望出现更好吃的大米。作为育种人,今后当着力培育米质更好的杂交水稻组合。科学研究在于不断创新,育出能取代并超过“汕优63”的接班种,是他接下来的奋斗目标。20世纪80年代后期,谢华安先后主持选育出十来个各具特色的新良种,均已通过国家、省、市品种审定,累计推广8300多万亩。其中“汕优67”全国区试两年皆获第一名,“威优77”、“汕优77”的早熟杂交稻推广面积分别排全国第五位和第八位,“威优77”被列为国家“八五”和“九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1996年,年过半百的谢华安出任福建省农科院院长。时值美国专家布朗抛出“21世纪谁将养活中国人”这一耸人听闻的论调,他深感农业科技人员责任重大,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乃重中之重。于是,他上任伊始就参加了袁隆平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超高产水稻)的攻关。

  志若不移山可改,这些年来,他带领中国超级稻选育及栽培福建省课题组,先后培育出3个百亩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其中“II优明86”,在云南的种植曾创下亩产1196.5公斤的世界纪录。接着,谢华安又在南方进行试验,利用头季割起后的水稻,通过施肥、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再生稻,这样对农民来说既省成本又省工。现在,谢华安所培育的超级稻已连续四年实现头季、再生季亩产达到1300公斤以上,屡创再生稻的世界纪录。国家农业部由此决定,在南方推广这项日臻成熟的再生超高产水稻技术。

  科学实验证明,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太空独有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从而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谢华安在生活中像岩石一样憨厚,像泥土一样质朴,像松树一样沉默,但搞起科研来,脑子里却有的是浪漫情结。他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决心把稻种折腾到太空去。1996年起,谢华安将浩瀚苍穹开辟为新的育种基地,他主持的航天水稻研究走在世界前列。2002年,太空稻“Ⅱ优航一号”亩产创中国航天育种水稻问世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还创下世界再生稻最高产纪录。

  2003年,福建遭受60年一遇的大旱,尤溪县出现连续30多天超37℃的高温,水稻结实率和粒重大受影响。令人感到稀奇的是,做再生稻栽培的超级稻新组合“Ⅱ优航1号”,仍达到百亩亩产800公斤以上的超高产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教授亲率专家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经田间考察、脱粒、称重、丈量面积、测定稻谷杂质及含水率等科学、严谨的环节,对该品种的耐高温性赞叹不已。这个普通的种子,就像烈火中淬出的钻石一样,在林林总总的谷种中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考虑到研制转基因水稻是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之一,也是未来水稻产业最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项目,谢华安又积极筹备组织抗虫基因水稻育种。国家“863”专家组鉴定认为,谢华安主持的这项研究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领先水平。

  志弥坚者,破难为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谢华安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收获了一个又一个金色的季节,谱写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他向世人诠释了时代

  楷模的深刻内涵

  ——中国第五大发明;

  ——20世纪世界农业的伟大创举;

  ——中国对全球“粮食工程”和“种子工程”的重大贡献;

  ——人类遗传育种科学研究的一次伟大飞跃……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说的都是中国杂交水稻。

  出生农村、学历不高的谢华安,凭借勤奋和努力,凭着对土地的反哺深情和对农民的挚爱,为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并在国际保持领先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人说,他和袁隆平等中国水稻育种专家的科技成果,奠定了中国人在本世纪内实现养活自己的科技基础。

  事业和家庭的砝码放在天平上,总不能平衡。投身育种以来,谢华安远离家庭的欢乐,次子和女儿出生时,谢华安都远在天涯海角,是同事们拿着家信,告诉他又做了爸爸。特别是女儿出世那年,老大得了麻疹,老二很快被传染上,兄弟俩躺在床上,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民间说出麻疹是人脱壳,可见对患者是何等的煎熬与危险。母子四人都有生命危险,作为丈夫、父亲,谢华安真想留在家里看护照料,等妻子分娩后再走。可是,海南南繁基地育种的季节到了,育种非同一般,误一天就误一季。谢华安心急如焚,在痛苦中、在妻子的泣声中,咬紧牙根,毅然踏上了南下的旅途。这第三个孩子,还是妻子自己接到人世的。

  父子相见不相识,这是小说和戏剧中常有的场面,可这情景竟真实地出现在谢华安家。有一年回家,小孩不要说亲热地抱着他大腿叫爸爸,怯生生地都不敢进屋见他,一个劲地在天井旁转,直把父亲当成了陌生人。那些年,谢华安每年12月出发去海南,来年5月回家,正好横跨两个学期,根本管不到孩子的学习。对杂交水稻,谢华安像护着宠儿一样看着它们长大成熟,却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天、哪一年突然长高长大的。有一次,谢华安回家得知大儿子学习成绩不及格,马上对他作了批评。可孩子却不服气地说:“人家爸爸都不去海南岛,我呢,谁管?”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谢华安的心。大儿子小时由于无人看护,曾从楼上摔下,至今仍有后遗症,谢华安为自己未尽到父责而深感内疚。还有一次,谢华安补偿式地讨好小女儿,说:“你长这么大了,爸爸可从来没打过你。”小女儿却不“买账”,硬生生地说:“你是没空打我!”直说得谢华安急忙转过身去,怕当着孩子的面掉眼泪。

  1977年农历腊月初十,是谢华安父亲的61岁生日。按当地习惯,男人61岁生日就得叫71岁大寿,特别值得纪念。在家排行老大的谢华安,本该全盘负责操办父亲的大寿庆典,可恰逢他试验育种基地的插秧、田管季节,苗期管理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谢华安若尽人子之孝,从海南回家为老人家做寿,以当时落后的交通,从海南到福建,千里之遥得坐轮船、乘火车,再改换几次汽车。且不说经常买不到车船票,就算顺利,来回也得半个来月呀,岂不耽误了试验!谢华安在海角天涯痛无分身之术,同事们知道这事后,特地在他父亲生日那天晚上,在海南的橡胶林里点起了61根蜡烛,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只不过把

歌词改为“祝你的父亲生日快乐”。当谢华安替远方的父亲吹灭61根蜡烛时,潸潸热泪无法抑制地挂上了脸颊。

  1983年,连续7年没在家过春节的谢华安,得空回家吃团圆年夜饭。当时,他的第二个孩子连续多日高烧不退,而妻舅刚做完胃切除手术,在他家休养,妻子认为谢华安这个游子这次能在家住上十天半月的,帮她一点忙了。可年关未出,谢华安从电台的

天气预报中得知,海南低温阴雨。恶劣的天气势必影响杂交水稻父母本的生育进度,可能造成花期不遇,想起海南2000多亩的“汕优63”今年是大面积制种的关键一年,他心急如焚,立即就要赶赴海南。

  前脚刚踏入家门,后脚就要去海南,一向豁达贤惠的妻子,第一次冲丈夫发起了火:“你在外面搞科研育种,我在家照顾父母和孩子,料理家务,你知道有多苦吗?这些年天大的困难我都自己咬着牙撑下来,我向你发过牢骚吗?可现在,儿子连日高烧,我唯一的弟弟又胃切除,你又不是不知我爸爸就是因为胃切除手术而离世的,两条命都有危险,你怎么无情无义,忍心走得成啊?”

  妻子的指责,连同病中儿子和妻舅的呻吟,像刀一样剜着谢华安的心,但面对事业他别无选择。谢华安硬着心肠,挎着行李,义无反顾地消失在妻子的汪汪泪眼中。

  1977年父亲61岁大寿谢华安在海南无法回家,他那时就在心里流着泪发誓,待他老人家71岁大寿时一齐补上。可1987年这天来临时,谢华安又在北京忙于“汕优63”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答辩。通情达理的父亲没有半句责备。1997年谢华安父亲一病不起,弥留之际要家人不要告诉谢华安,别影响了他的工作,遗嘱希望儿子能为人民育出比“汕优63”更好的良种。当谢华安闻讯赶到父亲身边时,老人家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母亲病重时,谢华安也未能在她病床前尽孝,走时甚至无法见上最后一面。俗话说“子欲孝而亲不在”,每念及此,不知多少次,谢华安默默地面对父母的遗像垂泪。

  可以说,家,是让谢华安牵挂并常使他心头涌起愧疚伤感的地方。他深感,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自己都是不合格的,在感情上亏欠着父母妻儿。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面对国家,面对广大的农民,他又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能在广阔的田野上为老百姓做点事,夫复何求!

  谢华安的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和隆重表彰。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中华农业科教奖、王丹萍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陈嘉庚奖、袁隆平奖、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颁发授予的奖项,如春风中的千树万树梨花,次第盛开在谢华安的眼前。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同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八届全国

人大代表等荣誉,也伴着鲜花为他加冕。

  每每站在领奖台上,谢华安的心情都十分激动。这些奖章、奖金和荣誉,早已超越本身,那是人民的深情厚谊。但奖金再高也有价,而田间地头一张张面对丰收合不拢嘴的笑脸,才是对他和所有育种人的最高奖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岁月如歌,这位脸黑、手糙、身瘦、心红,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业绩的共产党人,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生命实践,平静地为你,为我,为离不开五谷的芸芸众生,诠释了诗人的灵魂和意境。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