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观察与思考创刊300期:从80年代一路走来的杂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5:56 观察与思考

  主编们说

  ――这是一本从80年代初一路走来的杂志

  程炳卿,1933年出生于浙江建德,《学习与思考》主要创刊人。历任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浙江省委宣传 部副部长兼浙江省社科所(省社科院前身)党委书记、浙江省
委讲师团副团长、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省体改委副主任、 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

  受命于特殊年代

  《学习与思考》创刊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结束了“以阶级斗争 为纲”,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全省各级干部人人面临着重新学习理论、实践思考 的新课题。当时浙江省委宣传部的商景才部长找到了我,说是要办一个刊物,并要求将其定位为宣传党的理论及方针政策方面 的这样一本杂志。当时我和浙江省社科所(浙江省社科院前身)里的同志非常重视,积极筹备创办新刊物。经过反复思量,就 定下了《学习与思考》这个刊名。

  《学习与思考》创刊后主要是重点宣传改革开放,包括农村的改革与城市的改革。尤其是在介绍农村发展小商品经济 、乡镇企业、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私经济等方面比较多。刊物出来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比较大,同时也受到了各方的关 注。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全国的发行量已3万多,仅义乌一个县就有1000多份的订阅量。当时,刊物曾发过一篇关于 义乌农村发展商品经济和小商品市场的文章,反响强烈,也受到了义乌县委的充分肯定。随着影响的扩大,后来新华社也报道 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的《学习与思考》已成为今天的《观察与思考》了。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相 适应,刊物作了新的定位。可喜的是,从内容的丰富与精彩上来讲它比过去已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尤其是刊物从国内的政 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热点到国际风云,其中不乏一些出色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有《房地产政策2005年回顾与2006 年展望》,还有每期必有的“编者的话”。同时,“独家策划”这个栏目也办得很不错,宣传了党的一些重大决策或方针政策 。尤其值得说的是刊物的文章具有原创性特点,不少文章均有独到见解,给人以新的启迪。而其他如“观察视点”、“环球点 击”等栏目也很不错,都能让不同的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时值创刊300期纪念,我希望刊物今后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把“观察”与“思考”结合得更好一点 ,不但要从观察中提出一些重要问题,还要作科学分析和深入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更要坚持正确而健康的舆论导向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贡献!

  王家甫,1946年秋入厦门大学法律系读书。1949年3月至1950年3月任余姚县中教员。解放后,参加余 姚县中的接管工作。其后在浙江省干部学校、浙江行政学院、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教育厅等单位工作。1980年以后在浙 江省社会科学院历任《浙江学刊》副主编、《学习与思考》主编、法学研究所所长。

  办刊与经营并重

  当时,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委托浙江省社科院创办了《学习与思考》,就是《观察与思考》的前身,试刊号是在19 83年11月出版,次月正式发行,当时为月刊。第一任主编是徐正伦,他在1984年夏调往浙江省人民出版社,之后由我 接任主编。后来浙江省社科院创办法学研究所,我改任该所的所长,由姚辉接任《学习与思考》主编。所以我是杂志的第二任 主编,总的时间大概有两年半。

  我接任主编时,《学习与思考》的性质和办刊思路基本巳定,就是给全省干部理论学习提供辅导资料。除了刊物原有 栏目外,我还增加了《浙江古今》、《知识天地》、《“三人行”札记》等新栏目,目的是为杂志内容扩大知识面。几乎每期 杂志的前面都有一篇我和副主编金振华合写的社论或评论。之外,我还为刊物写了不少干部理论学习的辅导材料。

  在办好刊物的同时,我很注重抓刊物的发行量。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杂志的发行量从开始的几千份上升到后来的一 万多份,最多时达到两万份。同时也注意开辟广告业务,增加刊物的经济收入。

  现在刊物改名为《观察与思考》,刊物性质和办刊思路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半月刊的周期比 较短,内容的量又这么大,确实很不容易,这对编辑和记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过认真采访后,再写出那么多文章,就算 对我来说,也是挺困难的。

  每期杂志的扉页上邹主编写的文章很好,针对性强,文笔也很生动,我每期都会仔细看。在选题策划上每期都有一个 大的主题,这样很好,不过一定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我感觉最初几期的点抓得比较准,现在有时似乎有些零打碎敲。我建议对 于一些大的选题可以有个长远些的大体规划,总是跟在热点后面也有些欠计划性。

  此外,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文章还是有针对性地约专家写比较好,因为就算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能力比较强,但由于专 业性不够就容易流于表面而难以抓住要害。

  总的来说,大家办这份刊物还是很努力的,到了300期也很不容易,希望《观察与思考》以后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金振华,1930年出生于浙江东阳。曾担任过杭州胜利小学校长,并于1960年赴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 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同年,又作为浙江省中小学惟一代表进京向中央文教书记会议汇报普通教育改革情 况。1983年调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1984年正式担任《学习与思考》杂志社副主编。

  难忘的办刊岁月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眼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学习与思考》走到今天也有300期了。回首昔日办刊的种种困 难和今天它一步步的变化,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记得当年创刊时我已经53岁了,当时的杂志还叫《学习与思考》,和现在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是一本以通俗理论文 章为主的刊物。1983年时《学习与思考》还是试刊。当时只有6个人,由徐正伦同志和我负责,加上3位刚从杭州大学毕 业的学生以及今天还在杂志岗位上工作的陈侠如同志。大家以前都没有任何办刊经验,别说3位大学生了,就连我和老徐也仅 仅是之前一直写些文章而已,办杂志对当时的我们来说都还是生平第一次,何况还是一本全国发行的杂志!所以困难可想而知 —没有校对,没有美编,没有基础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根据省委宣传部的办刊宗旨组稿,一方面还要骑着 自行车亲自去搞发行。甚至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也没有,只好在杭州剧院楼上租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作为编辑部。

  然而这仅仅是其一。我始终记得最困难的还是排版,哪能与今天相比,一部电脑、一个软件就可以迅速将杂志的版面 排出来。我们那时候没有一点设备和专门的美编,而且6个人连设计版面也不会,没有办法,只能跑到《共产党员》杂志社编 辑部以及《浙江学刊》的编辑部去,那里的编辑在规定的时间里帮助、指导我们划版。可即使是这样,一本杂志用一天的时间 还是完成不了排版任务。标题用几号的字?封面怎么设计?我们也只能在一边办刊的过程中,一边和同行学习。没有专门的校 对,只能自己亲自上阵,完了后还要跑印刷厂盯着,等到出片了再一一最后审定。的确,创刊初始困难是很多的,但令我们感 到欣慰的事,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人手不够又没有经验,我们当时还有将近4万的发行量,并且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 度。尤其在东北一带,《学习与思考》更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杂志走到今天不容易。新旧更替,它包含了多少人的心血与精力。最后我想在《观察与思考》 创刊300期之际说:“当年创业艰难多,今朝改革辟新路;但愿诸君更努力,刊物岁岁结硕果!”

  姚 辉,1959年大学本科毕业,在杭州大学历史系担任了5年助教,后在省社科所搞研究。四人帮粉碎以后到 中央党校学习,后回到社科所。1986年12月开始到《学习与思考》任主编,94年退休。

  办出特色打响品牌

  我任主编长达8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杂志要办出特色,打响品牌。一是主编既要和中央保持一致,又要有地方特色 。有自己的优势,关键在栏目设计,版面编排,注重编辑物色上。二是当时浙江省理论杂志就这么一个,省委宣传部比较重视 。很多领导亲自写稿宣传浙江,杂志威信也比较高。三是建立全国性的联系,与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报刊处关系都很好,这 其中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开放杂志的眼界,适时反映时代要求。

  我们的杂志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反映也比较好。从1989年开始进行全国的理论刊物文章的评比,主编出任了评 委。

  我们杂志的文章在当时具有新鲜感、时代感,有特色,因而受到各界赞誉。我觉得理论要摈弃说教、灌输的一套,要 以提高、疏导为主,努力解决老百姓的一些思想问题。四是与市、县的直接联系,建立网络,保持与市、县的动态性联系。

  我们杂志当时正处于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期,也是最早面对市场的理论刊物。当高考恢复时,复习内容还跟不上,我们 做了多期高考辅导材料,高中生反映很好。这样不仅在理论界受欢迎,高中生也是我们的读者。我们的读者群定为理论干部, 教师,中等文化以上的知识群。读者对象稳定了,在栏目编排、刊文内容上的特色也相应形成了。

  我觉得当主编一定要冷热结合,宣传党的改革开放路线要热,对读者的精神需求要热,出现突发事件要冷,只有冷热 结合才能办好杂志。这样既有时代气息,又能反映老百姓的要求。

  《学习与思考》改为《观察与思考》是形势的必然,时代的必然,用原来的模式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杂志改版后 总的指导思想明确,能抓住“观察”这个要点,比较贴近改革开放的现状,栏目设置合理,文字流畅。其中要注意的是不论在 独立策划上还是其他栏目上都要加强对现实问题中的主要问题的调查研究,把杂志品牌打响。

  我们杂志既要吸收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建立网络,定期调查研究,将读者的思想、要求与 党中央的思想、要求结合起来反映在杂志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打响自己的品牌。

  最后,祝我们杂志越办越好。

  徐 斌,1978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继续读研,专攻魏晋南北朝史。1985年进入浙江省社会 科学院从事历史学、社会学研究。1992年-2002年兼任《观察与思考》副主编、主编工作,2002年—2004年 任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社长,现任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多在观察上做文章

  我是1992年到《观察与思考》杂志社的,正好赶上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改革开放掀起一个新的高潮,舆论也开 始慢慢活跃。因此我们杂志的前几期做得还是比较有文化品位的,请了李锐、王元化等很多当时的一些文化界名人来访谈。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考虑逐步把过去一种党政干部的理论辅导刊物,转型为带有社会新闻性的刊物。在转型过程 中,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保存了一部分理论的栏目,同时也有新闻采访、观察的内容。

  1994年我主持了杂志工作,改革的步子开始迈大。我们经常到一线去采访,每期都有一些大特写、通讯,并和文 化界有一些约稿,从访谈这些栏目做起。我感觉做得比较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改刊,以前叫《学习与思考》,改为现在的《观察 与思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一个是办刊思路的转变,逐步突出观察,淡化思考。但对上面来说,“观察”二字是有点敏感的 ,因为40年代末曾有过一份名为《观察》的刊物,后来被取消了。

  改刊后的前几期,反响还是不错的,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办刊理念,关注大家关心的事,新闻性、社会性比较强。如《 中国人系列观察》,在当时新闻界和文化界引起不小的反响。之后又做了个颇有意义的报道—《归去来兮,古城杭州》,对保 住现在的河坊街发挥了很大作用。这篇文章的作者事后获得了“邵飘平新闻奖”。

  希望我们杂志以后多在观察上做文章,反映社会呼声,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从社会良心、道义出发,打造自己的品 牌文化。

  邹建中,原《青年时报》副社长、副总编,现《观察与思考》杂志社主编。

  热观察与冷思考

  我们的杂志从20世纪80年代走到今天,已经出刊300期了。借此机会,我要向前任主编、副主编以及记者编辑 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对杂志的读者—我们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是21世纪了。因为科技进步,媒体的种类有了重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外, 现在又有了宽带网络、手机。而且,不同的媒体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电视节目的杂志化趋势以及电视频道办杂志;宽 带网络上不仅可以看到电视节目,还能任意浏览报纸和杂志的内容;手机除了可以用来打电话,还可以上网和在第一时间获取 “新闻”……传统的媒体正在被不断冒出来的“变异媒体”所“稀释”。

  某一媒体独霸天下的日子从此“黄鹤一去”。编辑记者不再是无冕之王(如今是会写点文章的人,都当了编辑记者了 )。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市场,如一块丢入河塘的蛋糕,顷刻间被蜂拥而至的鱼儿们哄抢一空。

  —这就是《观察与思考》在走过20多年后所面临的新环境。

  生存的渴望,以及对生存质量的渴望,使得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我们必须拥有属于我们的忠诚读者。一本杂志要生存 ,必须要有盈利。而盈利的途径,一是发行收入,二是广告收入。发行是“买读者”,广告是“卖读者”。所以,读者永远是 上帝。

  我们必须了解读者的需求。我们所锁定的读者需要一本什么样的刊物,这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考虑的问题。一旦我们 所提供的东西,读者不以为然,那我们只是在自恋,在“卡拉OK”。

  新世纪《观察与思考》的读者,是一些对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较为关注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精英 。正因为有这样的读者,我们的经济才能发展,文化才能光大,社会才能进步。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能和读者有一种良好的心灵互动。

  我们将继续坚持“新视野、新深度、新民生、新主张、新品味、新前沿”的办刊理念,通过 “深度观察和深度思考 ”,来实现 “关注民生、彰显正义、传播新知、推动进步”的宗旨。

  热观察和冷思考—是必须的,否则便是愚昧和堕落。我们的杂志惟有如此,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