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时洪:政府面临两大矛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7:54 新世纪周刊 | |||||||||
摘要:目前中国面临的两大突出矛盾正现实地摆在政府面前 顾时洪 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两大矛盾,一是建立中央地方严格的公共服务分工体制,在此基础上调整行政层级。二是着力完 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当前,中国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突出矛盾;二是广大 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严重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在这样一个特定背景下,“十一五 ”政府的改革将改成什么型?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在7月8日海口举办的“中国: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与政府转型国际研讨 会”上指出,“十一五”时期中国的改革攻坚需要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 他分析,目前的改革尤其是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已全面凸显出 来。因而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是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因为公共服务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其根源不在于市场化 改革,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单纯的市场化改革来解决。 其次,公共服务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又同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其三,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一方面,市场与政府分别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领域发挥作用,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不可相互替代。另一方面,两者又可以相互 补充。政府可以在公共服务领域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效率;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需要政府有效地发挥作用。当前,如果 没有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包括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很难取得积极进展。 迟福林认为,从总体上说,中国仍然具有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某些特点,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忽视社会发展,使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短缺。由此,政府转型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实现经 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大 大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基本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使全体老百姓 能够有效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迟福林指出,28年的改革实践证明,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制不健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中 没有形成规范的分工和问责制,在事实上造成了公共服务指标的软化。二是没有形成公共服务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制,中国财 政功能性支出比例最大的仍然是经济建设性支出。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一个制度化的约束,公共服务支出并不能随经济增长和 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实现同步地增长。 因此,“十一五”时期应当加快推进以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为重点的政府转型。一是建立中央地方的严格的公共服务分 工体制,在此基础上调整行政层级。“十一五”时期,从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的需求出发,应当重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 职权范围。同时,启动和规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对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问责制。 二是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业机构改革,需要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 需求。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方案设计没有出台前,事业机构改革在实践中难免以“减少开支、缩减人员”为手段,从而难以达 到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如果我们把事业机构改革置于整个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框架下统筹设计、安排,这项改革就有 可能取得历史性突破;三是以建立公共服务可持续的财政支持机制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从改革的基本任务来看,无论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各级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事业机构改革,如果没有强有 力的政治支持,都很难取得积极进展。因此,需要建立中央层面高层次、有权威的改革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和统一指导改革。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