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紧急命令:震中在唐山火速去唐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2:33 华夏时报
紧急命令:震中在唐山火速去唐山(图)

被困废墟13天的妇女卢桂兰终于获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当李升堂紧张地指挥飞机前往北京报信的同时,一个和他同姓的人、开滦煤矿工会副主席李玉林正带着几个人驾驶着汽车飞奔在去往北京的路上。李玉林和前来报信的解放军几乎同时到达,他们相遇在中南海门口。

  紧急命令:震中在唐山,火速去唐山

  道路震毁了,桥梁震断了,路边全是求助的逃难百姓。从河北三河到唐山,这段正常情况下只需要五六个小时的路程,38军112师花了19小时。

  “唐山平了,唐山全平了,一百多万人压着……”李玉林在中南海的哭诉,像一块块巨石压在了人们心头。中央紧急征调解放军奔赴唐山,揭开了抢险救灾的序幕。

  驻河北高碑店地区的38军112师一万多指战员在7月28日

地震当天清晨就得到了待命通知,只是当时没人知道震中在什么位置。部队一度下达开赴河北三河的命令,十分钟后,命令又被取消了。

  7月28日,10:30,112师接到紧急命令:震中在唐山,火速去唐山抢险。于是,一万多指战员匆匆忙忙地开赴唐山。

  王文波,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旅游局干部。30年前,他是112师的文艺兵。王文波回忆说:“没人知道灾情有多重,战士们全空着手,什么工具也没带。”

  越接近震中,路况越糟糕,很多桥梁都被震断,部队只能一次次绕路、找路、修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112师下午三四点就可抵达唐山,但到7月28日晚上,他们才开到天津郊区。

  路边逃难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战士们把自己带的干粮和水全部分给了他们,却没有停下帮助他们。“战士们想,连天津郊区的民房都塌成这样了还不是震中,那么震中唐山得什么样?”王文波解释道。

  唐山就在眼前了,但断裂的宁河县蓟运河大桥再次阻挡住了他们。舟桥连一边紧急修桥,炊事班则就地埋锅做饭,但水还没有烧开,首长就命令“马上出发”。部队马上把火踩灭,再次上车,绕道唐山以北,由武清、宝坁、玉田、丰润进入了唐山。

  到达唐山已经是7月29日凌晨五点,112师的战士们长途奔袭了整整19个小时,期间他们几乎滴水未进,粒米未粘。

  在唐山第一天,他们刨出了四十多具尸体

  提要:唐山太惨了!30年后王文波的回忆已足以令所有人毛骨悚然。而当时的战士们无暇恐惧,没有任何工具,他们就用手在废墟间奋力挖刨,寻找生还者。

  此时的唐山早已失去了一个城市应有的模样,本来几米高的房顶现在全部跌在地上,曾经的建筑物变成了瓦砾石屑,尸横遍地……王文波向我们讲述了他进入唐山之后亲眼看到的两个恐怖画面:

  一栋小楼三、四层塌落,而楼层御制板间却刚好夹着一个死人,就那样探出半个身子,仿佛在临终前还在竭力呼救。

  在一栋坍塌的招待所,废墟上悬着一具女尸,长长的头发垂下来遮住了五官,人们猜想她是逃跑时被翻腾的楼板夹住了双腿。

  在地震前那个无比闷热的夜晚,大部分唐山人都是赤条条躺下睡觉的,然后再赤条条逃离或者死掉。女人们身上裹着单子坐在已成废墟的家门口瑟瑟发抖,有人从死人身上扒下衣服勉强遮住赤裸的身体。

  生还的本地警察已经在“指挥交通”了,好让街道两旁腾出更多摆放尸体和伤员的空地。“他们都戴着警帽,也有人穿着上衣,但下身一律都只穿着个裤衩。”那一幕王文波记得很清楚。

  战士们惊呆了,以至忘记了恐惧、饥渴和疲惫,他们甚至自责:是不是自己来得太晚了?战士们马上下车,自动组成战斗小组,投入到抢险救灾中。

  王文波和四名战友在唐山路南区参加抢险。一个小孩跑到他身边喊:“解放军叔叔,那边压着一个人!”他们跑过去,只见一座仓库传达室的焦灰顶倒塌,正好把一个人压倒在炉灶台上,拖出来一看,脑袋已经被砸得粉碎。

  又一个小姑娘哭着跑过来:“解放军叔叔,我家人还埋在那边呢……”奔过去,一户平房人家被房顶死死地压埋在里面,撬开屋顶,一家人早已遇难,只是还保持着原来的睡姿。

  就这样,王文波所在的战斗小组连续刨了九家,没发现一个活着的。仅第一天他们就刨出了四十多具尸体。

  没工具,没水喝,没食物,没地方睡觉

  提要: 唐山早已断水。夜里渴得实在受不了,王文波喝了一个小池塘里的水,第二天天亮一看,他昨天喝水的池塘边,就堆着几具尸体。

  进入唐山的头三天,所有战士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在废墟里刨。没有铁镐、钢纤,更没有起重机,他们只能徒手去刨。“三天以后,没有人的指甲还是完好的。”王文波这样说。

  三天来,虽然有炊事班生火做饭,但是因为灾民众多,上级命令先给老百姓吃饭,战士们都要“后面排队,继续战斗”。王文波说,第一天,他等了整整三锅饭才吃上。

  唐山早已断水,部队的舟桥连送水进来也是紧着唐山灾民先喝。酷暑当头,很多战士实在渴得受不了,只能找些池塘或者路边的积水解渴。第一天夜里王文波喝过一个小池塘里的水,第二天天亮一看,他昨天喝水的池塘边还堆着几具尸体。

  调来起重机和吊车,那是部队进驻唐山三天以后的事情。当时,抗震总指挥部也正式成立,陆陆续续地海陆空共十万大军开进了唐山,帮助灾民搭抗震棚,将伤员运往外地。

  天空中时有飞机轰鸣,空投救援也开始了。但空投下来的都是些压缩饼干。本来就没水喝,干吃压缩饼干真是是受罪。

  王文波至今记得当时干嚼生咽压缩饼干的场景:“就像《上甘岭》一样,那个排长说:‘为了保存战斗体力,再干也得吃!’我们也是这样。”

  劳累,但是没有地方睡觉,也由不得你想睡就睡。有位部队干部疲劳过度昏死在死尸之中,被战士们误以为是死人扔上汽车准备运走,他醒来之后面对不知所措的战士们只是挥了挥手,又投入了战斗。

  生命垂危,他靠喝碘酒捞回一条命

  提要:38军114师报道员王文澜,进入唐山不到一周就患上了严重的赤痢,生命垂危。来自山东的医疗队大夫给了他一个民间偏方:喝稀释的碘酒。

  断水断粮又缺乏应急准备,加上当时极左的政治风潮,救援部队头一周可以说吃尽了苦头,很多战士倒在了酷暑与饥渴的魔掌下。

  王文波的弟弟王文澜,现为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当时是38军114师直属队报道员,他也随军参加了抢险救灾,进入唐山不到一周便患上了严重的赤痢,当时生命垂危。

  王文澜生病后每天拉稀30余次,高烧40度,虽然被送到野战

医院紧急抢救,但是医院抗震棚篷四周腐尸臭气熏天,王文澜吃什么药都无济于事。就在他暗自绝望的时候,一位来自山东医疗队的大夫给了他一个民间的偏方:喝稀释的碘酒。

  “当时没办法了,喝就喝吧。”王文澜苦笑着说。

  “可是那玩意儿您怎么喝的下去?”我问。

  “喝不下去就生喝呗!没事就喝,也没剂量,反正就这么喝了两天还真把病给控制住了。”在王文澜轻描淡写地叙述中,我感到嘴里一阵阵苦涩。

  王文澜的病有了好转,他拖着病弱的身体,马上回到了前线。回来第一天就捕捉到了部队成功解救被困13天的唐山妇女卢桂兰的珍贵画面。

  王文波、王文澜两兄弟在唐山机场还有一次偶然的碰面,当时王文波负责运伤员到机场然后把救援物资运回唐山的任务,弟弟刚好在机场拍照。兄弟俩在机场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这对军旅兄弟共同救助唐山的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