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飞机起落全靠肉眼指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2:35 华夏时报
飞机起落全靠肉眼指挥(图)

  为了让记者能够理解三十年前他那些传奇的经历,老人拿出了各种飞机模型。手里拿着这些他上小学的孙子的玩具比比划划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李升堂,唐山人,三十年前,他是空军唐山机场调度室主任。唐山大地震之后,交通中断,机场瘫痪,李升堂就靠肉眼看着指挥飞机起降,最多一天指挥起降飞机356架次。

  李升堂告诉记者,这几天已经有很多媒体找到他,昨天他还带着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了三十年前他奋战的唐山机场。记者说您真够辛苦的,他说辛苦倒没什么,主要是每天都被逼着回忆一遍地震,那可真不是个什么美好经历,太痛苦了。

  通讯全部中断,只能派飞机送信

  “我当时别的都顾不上,就想得马上把灾情报给国务院。”但唐山的通讯已全部中断,李升堂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派飞机去北京!”

  

地震发生那天,40岁的李升堂刚好休假。半夜,正在郊区的家中熟睡的他被一阵突如其来地颠簸惊醒了,机警的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地震!窜起来的李升堂一把抱起孩子往屋外跑。当他终于把两个儿子都从屋里抱出去时,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家的小房已经倾斜了40度。要不是这房是木架铁皮结构的比较结实,恐怕李升堂一家早就被埋在了废墟下。

  不过当时李升堂根本没时间后怕。确定妻儿没事后,他第一个念头就是飞机场!李升堂撒开腿就向飞机场跑去。等到狂奔了半个小时赶到机场调度指挥大楼前时,他傻眼了。黑暗中,楼房七扭八歪倒成一片,塔台、雷达拦腰折断,这哪里是机场,分明是一片废墟啊!“什么指挥资料、密语、电话都被压在墙底下,扒都扒不出来。我想这下坏了,这还怎么指挥,急得我直跺脚。”李升堂回忆说。

  很快,李升堂又回过神来,转身就朝师部跑去。“我当时别的都顾不上,就想得马上把灾情报给国务院。”然而,到了师部见到副师长他才知道,唐山的通讯已经全部中断,除了传口讯之外,别无办法。面对满脸愁云的副师长,李升堂脱口而出:“派飞机去北京!”副师长没说话,只看看窗外。黎明前的机场上空灰朦朦的,加上纷飞的细雨,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和未知感。

  冒着巨大的风险,报信飞机起飞了

  提要: 在极恶劣的飞行条件下,李升堂仅凭目策,越权指挥一架兄弟部队的飞机起飞了。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飞机起飞,降落,至少需要保证两地间的联络,以及两地与飞机的联络,而这一次飞行前无法联系到目的地——北京。在这样复杂的气象中进行夜间飞行,又无法和目的地机场联络,这太危险了!

  当时唐山机场具备全天候飞行驾驶条件的飞机只有一架兰州军区某部转场降落在唐山的苏里-2型飞机。虽然明知擅自指挥其他部队的飞机飞行是越权行为,李升堂还是希望副师长批准自己的提议,请求兄弟部队飞行支援。

  在讲明飞行任务的紧迫性与困难性以后,兰州部队空军的战士们非常理解,表示不管多难一定完成任务。很快,机场停机坪上,伴随着引擎隆隆的轰鸣,一架“苏里-2”型飞机发动了。飞机起飞前一刻,调度员刘体友最后一次请示李升堂是否可以起飞,李升堂斩钉截铁地回答:“命令××号立即起飞!出了事我兜着!”

  马达轰鸣,溅起跑道上片片水花,此时老李正按捺着心中的紧张,坐在机场跑道北头仅存的一辆简陋的调度车里,看着飞机腾空而起,冲破晨雾向北京飞去。这是震后从唐山机场起飞的第一架飞机,也是唐山向祖国发出的最紧急的呼救!

  飞机发回报告:市内建筑全平了

  说到探测飞机第一次发回的报告时,李升堂老人眼睛湿润了。他说:“当时我收到这个消息时也哭了,那个场景我记忆得太深刻了,一想起来就特别难过。”

  中午,唐山忽降暴雨,而中央派往唐山的第一架救援飞机正好在此时抵达了唐山机场上空。由于李升堂的通讯车只能收到百、八十公里的无线电波,所以飞机请求降落的时候已经距离唐山机场很近,可是在暴雨的气候条件下,能见度降到了最低,飞机第一次降落失败了。

  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一圈之后,李升堂睁大眼睛,再次指挥飞机降落,可是因为对方不熟悉地形,降落又失败了,还险些撞到了塔台。飞机再次复飞。

  这时气象员建议放弃降落,因为要知道这样一次一次复飞危险自不必说,燃料消耗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李升堂经过仔细思考,坚持要求飞机降落,他认为夏天的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绝不至于等飞机燃料耗尽,而唐山人民急需帮助,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险也值得一冒。

  果然,暴雨很快过去了,直到这时,老李才第一次看清自己指挥了半天的这架飞机原来是架“安-26”。下午2点左右,“安-26”第三次终于降落成功,飞机带来了第一批通讯设备和中央总指挥人员。紧接着,一架又一架运送设备、人员的飞机抵达了唐山,李升堂当天就连续指挥了30多架这样的飞机起落唐山机场,保证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在7月28日傍晚及时成立。

  夜里,疲惫不堪的老李靠着一辆卡车轱辘,一屁股坐倒在潮湿的地面上。

  他创造了飞行史上的奇迹

  那些日子,唐山机场异常忙碌。地震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条生命线般的“空中桥梁”共运出伤员2万多,运进救灾物资数万吨,唐山机场起降飞机的数量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

  而指挥这一切的,就是李升堂。条件如此恶劣,他只能凭借多年的调度经验、飞行实践进行指挥。李升堂就像交警一样指挥着燕群般满天盘旋的飞机。

  最快的飞机从天津起飞到李升堂跟前只需要6分钟,而飞机不能有任何“刮蹭”、“追尾”,甚至是“堵塞”。在机场通讯、导航指挥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还要保障如此多的飞机的飞行安全,难度之大已经远远超出正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从地震开始,李升堂没回过一次家,而深深了解他的家人也一次没来单位找过他。

  1978年8月中旬,唐山铁路恢复通车,唐山机场的任务这才得以减轻。

  那些日子里李升堂创造了一个飞行史上的奇迹:最多一天指挥起降飞机356架次,最短飞行间隔只有26秒,无事故,无差错。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