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第3天100多位伤员到武汉接受治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1:09 武汉晚报 | |||||||||||||
这些病人令我终生难忘 口述:省人民医院教授 黄琪裳 实录:记者齐翔 胡义华通讯员向吉刚
大地震第3天,我们就陆续接到100多位火车运来的伤员,他们中的30多位截瘫者都是我接待并初诊的。 当时,很多年轻漂亮的小伙子、大姑娘都问我:“医生,请问我什么时候能站起来?”每当遇上这样的问题,我的喉咙都哽咽了:他们还不知道,留在我们医院,就意味着他们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当时,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6岁的小孩,他的父母都在地震中去世了,他自己高位截瘫,永远不能再站起来了;但是,那孩子很懂事,从来没有呻吟过,也从没哭过。 这些病人,住院最长的有一年多,后来陆续被送回唐山。30年了,我接待过很多病人,但这些病人令我终生难忘。 惊见“竹床阵”伤员不肯在汉下车 口述:武汉市一医院麻醉师 胡京玫 实录:记者傅雪婴 雷雨 我和丈夫都参加过地震救灾。当年丈夫到火车站接从唐山转运来的伤员。他印象最深的是,火车到了武汉站,伤员竟然都不愿下车。原来,武汉正值盛夏,满街都是“竹床阵”,伤员以为武汉也地震了,都不肯下车。 而我没来得及跟丈夫说一声,撇下只有一岁半的女儿,就登上了奔赴唐山地震灾区的火车。临上火车前,我向组织口头申请:我要入党! 本来轮不到我去灾区前线的,但有个小伙子回家拿衣服,迟了几分钟。救人一秒钟都耽误不得,我就顶上去了,只把身上唯一值钱的手表留下,就走了。 我最遗憾的是,大家很没有经验,以为地震肯定是骨折伤员多,带了很多夹板去。哪晓得地震发生时是凌晨,身体由于膀胱涨满,在突然重压之下,膀胱破裂的伤员最多,却无法救治。 当时也没有很好地提早预防传染病,消毒药不够,只有整天大量吃大蒜。我们医疗队里除了我其余人都腹泻。当时有饭吃就不错了,即使碗里爬满苍蝇,大家也狼吞虎咽。 最欣慰的是,我们救了一名孕妇,她一家人都遇难了,后来她生了个女儿,取了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 卫生部要我们向全国推广经验 口述:省中医院骨科教授 梁克玉 实录:记者李红鹰 高星 图:记者熊波
唐山地震发生时,我在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省中医院)骨科任主任。当时省内各大医疗机构组成了“湖北省唐山震伤医疗队”,我被任命为队长。 那一年,我省各医疗机构共接收唐山、丰南地区震伤伤员950人。震后第8天,第一批伤员运了过来,伤势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得多。由于天气炎热,旅途中医疗条件差,很多伤员都出现了严重的褥疮,有的褥疮面积跟足球一样大,身上异味极大。褥疮导致高烧、食欲减退,甚至出现了败血症症状,情况危急。 医院党委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了攻关小组。那时内科派来一位老中医钱远林配合我的工作,他熬制了内服的中药和外擦的药膏,每天亲自为伤员换药,悉心观察伤情。 终于,我们攻克了褥疮这一难题。记得有一位震伤女伤员姓陶,34岁,来时高烧,完全截肢,褥疮严重。经我们治疗10天后退烧,精神好转,褥疮得以控制,34天就出了院。 由于全国各地唐山伤员褥疮病情普遍严重,卫生部得知消息,组织我们在全国学术会上推广经验。能在危难时刻帮唐山兄弟姐妹一把,是一件让我一直引以自豪的事。 当年我们医人还要“医心” 口述:武汉市第四医院 勘武生 实录:记者邵澜 郭丽霞 叶凤 当年唐山地震时,我们医院接纳了60余名伤员。伤员们来的时候,都显得很悲伤,他们中有不少人因为地震而家破人亡,成为家庭唯一幸存者。看到这个情景,医院当时的指导员张太生教授,教导我们不仅要医人,还要医“心”。 病人不愿意去吃饭,我们就打来饭菜,给他们喂着吃;病人情绪不好,我们就尽量和他们进行言语交流,帮助摆脱不好的情绪。对待每一名伤员,我们几乎都进行了这类“特级护理”。 能大难不死就必有后福 口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离退休工作处处长 邹东南 实录:记者胡义华 齐翔 通讯员向吉刚 图:记者李少文
我那时是个护士,看护的全部是唐山来的重症伤员。伤员中有位姓马的女士,唐山公安局的,她常问我:“我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我不停安慰她,其实我背着她流泪,因为她必须截肢。 大部分伤员的心情都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说:“你们能不能治好我的腿,不行就让我死了算了,反正我家里也没人了!”我安慰几句,伤员就不耐烦:“要是你的腿截肢了,你的心情能好得起来吗?”后来,我学会了以感情安慰他们:“地震中能活下来,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且国家将你们送到我们湖北来治疗,证明国家也在想办法啊!” 慢慢地,伤员接受了我的安慰。那个时候,我还是20岁出头的小女孩,应该还算漂亮吧(笑)!一些男伤员还跟我开玩笑,“看到你,我们的心情就好些!”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