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网上舆论为何不理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09:18 《法律与生活》杂志

  

  ——访中国社科院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教授

  本刊记者/胡媛

  网上“舆论监督”为何更猛烈

  《法律与生活》:从“铜须”事件和“虐猫”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您如何看待这种力量?

  闵大洪 :在一些问题、事件、案件的解决过程中,互联网传播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显然是不应低估的。互联网是现实的“镜像”,即现实中的一切会在互联网上得到反映;另一方面则指互联网能够强有力地作用于现实。当然这种作用有时是直接见效的,有时是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见效的,有时则表现为长时间的潜在作用。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网上论坛(以及互联网其他功能)中的讨论毕竟较为离散,因此,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将网上舆论加以概括和集中报道,实际上便起到了将其影响“放大”的作用。也就是说,今天网上舆论最终产生作用和影响,往往是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相结合而造成的。

  《法律与生活》:回顾这几年网络上的事件,毫无疑问,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民间舆论表达最活跃的平台。 您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闵大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社会现实中缺乏一个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的平台,民意很难通过正式的制度渠道,进入到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裁判中去;而在正式制度之外,也缺乏一个适当的渠道,对正式制度的决策和裁判进行来自“第四种权力”的有效监督和民意的释放。因此,当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之后,由于它的传播特性,便自然而然成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便利通道,同时也造成了网络媒体上的“舆论监督”比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来得更猛烈,更尖锐的局面。

  网络“愤青”的非理性宣泄

  《法律与生活》: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为网络传播新闻、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普通受众拥有了话语权,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政府官员的意见与建议。在您看来,现在我国网络舆论表达的自由度如何?

  闵大洪: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媒介,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而且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空间。这是由于互联网媒介特性及其各项强大功能所带来的。例如,网上论坛便提供了人人可以发表意见的场所。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论坛中形成了“虚拟社群”,而“虚拟社群的存在,对公共领域的拓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我看来, 中国互联网新闻与信息传播同样受到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以往的一些研究大多单方面地强调了诸如论坛发表意见自由,而没有涉及论坛中管制的一面。不仅论坛可以滤帖、删帖,而且网站可以在某段时间关闭论坛,关闭新闻跟帖,关闭某个专栏、某个专题,某个频道,甚至一些网站可以被封闭。研究者对这一方面的情况的记录和分析几乎还没有。也就是说,只有对两方面的情况都进行深入研究后,才可能得出较为接近实际的结论。

  《法律与生活》:网络给民众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一些网民在网上披露隐私、散布谣言、进行偏激和非理性的谩骂与人身攻击等等。这些显示了当前网络舆论的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负面影响?

  闵大洪:国内外的新闻媒体都注意到了活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愤青”现象。在国内,由于官员腐败、下岗失业、贫富差距等大量社会问题一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便会通过互联网这一管道来宣泄。尤其是遇到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便会通过互联网集中表现出来。传统媒体担负着“舆论导向”责任,正面报道、成就报道是主要的,至少也是平衡报道,而互联网上所见则完全不同,基本是问题揭露和现实批判。

  再加上网民的组成和匿名特点,网上舆论表现出的非理智成分会更为突出,直截了当的情绪发泄、偏激的语言、甚至谩骂十分常见,而理性分析和冷静讨论则十分缺乏。应该指出,这种表现会使批判现实的影响力大打折扣,且于事无补,甚至产生反作用。

  总之,对网络批判现实主义倾向、表现形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网络传播研究者的一个长久课题。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7月上半月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