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人间美国之三:规则下的孩童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10:24 《法律与生活》杂志

  文/小骛

  背景:十几年前来到美国的时候,我提心吊胆十分紧张,这份紧张,来自于我对美国的认识的概念化,其中之一就是 美国是孩子们的天堂、成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

  那时候,我已过了而立之年,离“地狱”尚有一段距离,但对于“战场”,却不陌生
。过去了的“文化大革命”和正 在进行当中的全民经商,让我充分见识了男女老少齐参战的大场面,只要想起战场的残酷无情,你死我活,我就会不寒而栗。

  如今,按年龄算我尚未进入老年,仍属于“战士”,不过战斗的意识却是一点没有了,心情也随之而放松。这期间, 因为养育了三个孩子,因为婆母移民来到美国,对孩子们和老人们的生活也有了相当的了解。心平气和地看美国,就知道这片 土地既不是天堂也不是战场更不是地狱,看来看去,不过就是人间——有法律有制度有道德有情感有竞争有让步的人间。

  上篇:规则在人间

  我不知道天堂的准确定义,但我想天堂总应该是一个令孩子们无比热爱的地方,没有可为不可为的条条框框,没有家 长老师的唠唠叨叨,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能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尽兴地说笑玩耍,而不必察颜观色,以防不测。不 过就我所看到的,美国并不完全如此,所以我说美国是人间。既是人间,则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有时规矩也是十分严格的。

  故事一:胆大不可妄为

  三岁的珍妮是我朋友的女儿,爸爸是白人,妈妈是亚裔。和亚裔血统的孩子的个性不同,珍妮性格外向,是幼儿园她 这个年龄段中,惟一敢对老师说“不”的孩子,对此老师还是持鼓励的态度,毕竟胆子大是健康的。

  不过,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胆大也不例外。有一次,珍妮犯了错,挨了老师的批评,珍妮不服气,扬手给了蹲着 和她讲话的老师一个嘴巴。这下闯祸了,老师及时报告了校长。放学时,由校长亲自出面,郑重其事地与珍妮的妈妈讨论这件 事,并且通报了校方的处理意见:学校认为,三岁的孩子敢于出手攻击他人,就不是一个胆大胆小的问题了。而是因为心理不 健康,或者是教育的方式有问题,因此要求家长尽快带珍妮去看心理医生,根据医生的诊断,有病治病,没病就需要检讨一下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没有心理医生的诊断证明之前,珍妮只有留在家中,以防再次攻击他人。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珍妮的妈妈颇感意外,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似乎不够公平。好在珍妮的爸爸认同学校的做法,尽管 相信珍妮可能是偶尔犯错,但是若不及早纠正,动手打人成了习惯,再想纠正已经晚了,如果不幸酿成大错,后果不堪设想。 防患于未然,停课看医生的处理方式,会让珍妮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此记住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 做,不仅对珍妮公平而且负责,家长为此花些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

  勇敢是优良的品格,而勇敢到为所欲为伤害他人,就是恶劣的品行。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胆大不可妄为,这不仅 是校规,也是大多数人家的家规。

  故事二:祸从口出

  美国的法律保障言论自由,因此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会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讲实话讲真话,无论是批评谴责的 还是歌颂赞美的。但是,有些话却是不能随便讲的,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否则就会祸从口出,惹来麻烦,轻者赔礼道歉,重者 法庭相见。这些话,就是因歧视偏见而伤害他人的话。

  美国市面上有种

葡萄酒,味道不错,名字叫“胖杂种”,因为不是名牌,也就不知道名字背后的典故了。但是,因这 个名字而发生的下面这个故事却是真实的。

  皮特是一个九岁的亚裔男孩,五岁那年来到美国,内向老实,同班有名白人男孩常以黄皮儿白心儿的“香蕉”取笑他 。为此他很气愤,但是又没有把这个情况告诉家长老师。有一次,在家长们关于葡萄酒的闲聊中,皮特听到了“胖杂种”这个 名儿,并且体会到些许讥讽嘲笑的意味。后来,在白男孩又用“香蕉”称呼皮特时,皮特立刻用“胖杂种”回敬了那个体态肥 胖的男孩。于是彼此不怀好意的称呼,演变成了一起歧视伤害的事件。两个孩子的家长被请到学校,双方互相道歉之后,白男 孩因多次使用“种族歧视”的言论侮辱皮特,受到停课三天的处罚,皮特虽受伤害在先,但所采取的报复方式是错误的,使用 了“身体歧视”的语言,同样侮辱了胖男孩,受到停课一天的处罚。

  这件事情给家长孩子们都上了生动的一课:人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无论一个人的种族、信仰、性别、能力、成绩、 贫富,甚至身体的高矮胖瘦,都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而因此所产生的攻击诋毁,均属于歧视偏见。任何人被带有歧视性质的 言论所伤害时,都有权利付诸法律,讨回公道。

  祸从口出,祸根在心不在口,如果内心有公正平等尊重他人的正确态度,口里就不会发出歧视偏见的言论。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这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畅所欲言,把心中的美善化作语言释放出来,人间因此而温暖,人心因此而光明。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祸”无 出口。

  中篇:歧视慑于法律

  五年级女生张凯蒂在竞选学生会主席的答辩会上,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凯蒂张,你的头发是什么颜色?”

  凯蒂所在的学校中,少数族裔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华裔比例更低。五位候选人里,除了凯蒂,其余四位都 是金发碧眼的西裔。提出颜色问题的这位同学,也是竞选人之一,问这样的问题,显然话中有话。问题一提出,台下响起零散 的掌声和笑声。

  凯蒂听得出言外之意,于是不慌不忙冷静地回答道:“我的头发就是你现在所看到的这种颜色,请问,识别这种颜色 ,你有困难吗?如果有的话,我可以帮助你,直到你学会认识颜色为止。”凯蒂的话,干脆利落,礼貌得体,很有智慧,不仅 赢来阵阵掌声,更赢得竞选的胜利。

  事后,有同学问凯蒂:“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凯蒂说:“刚一听到这个问题我很吃惊,他怎么会不认识颜色呢?因 此我知道他想干什么了,所以我不仅不会被他牵着鼻子走(follow him),而且应该让他明白,他的想法和他的 问题一样愚蠢。”

  是的,持有“白人至上”这种偏见的人,在美国并不少见,只是慑于法律及道德的约束,不敢公然表达罢了。其实偏 见本身就是愚蠢的观念,因此见不得人,登不得大雅之堂,只能活动於阴暗之处,要摆上桌面时,还得遮遮掩掩,惟恐一不留 神,反让自己出了丑。而聪明的人都明白一个最基本的真理——人人平等,与其把偏见窝藏在心里折磨自己憋屈自己,还不如 痛痛快快地来个大扫除,把它扔进垃圾箱。

  下篇:护送孩子们到安全的地方

  当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家长、老师有责任及时将孩子们护送到安全的地方。在家长不能履行监护责任 ,或者家长虐待孩子的情况下,将由警察护送孩子们到安全的地方。

  在美国,绝对禁止父母体罚孩子,一旦发现家长对子女使用暴力,儿童局保护儿童免受虐待的官员会立即展开调查, 如果家长被认为有虐待嫌疑的话,将失去孩子的监护权,警察将护送孩子们到安全的地方——领养家庭,直到家长的虐待罪名 被洗清为止。

  除了体罚威胁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以外,让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脱离成年人的监护,而独自活动,也被认为是不安全 的。

  初到美国的移民家庭,以及一些低收入的家庭,家长为了打工赚钱,只好将未成年的孩子锁在家里,被邻居发现报告 警察,从而惹上官司的故事,时有所闻。为了帮助这些必须工作而又请不起保姆照顾孩子的家庭,不少慈善机构协助政府,开 办了减免费用的托儿所和课后学校(AfterSchool),有效地解决了新移民、低收入的单亲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困 难。

  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孩子并非由于家长老师的责任,而处在没有成年人监护的情况下,独自活动,像逃学的孩子和 离家出走的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只要发现没有成年人在场,却四处游荡的未成年人,无论是一个还是一伙儿,警察就有责 任将他们护送到安全的地方——警察局,然后通知学校或者家长来认领。实行警察护送保安全的办法以来,上课期间,在大街 上流浪的孩子,明显减少,尤其是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8月上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