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把恶搞进行到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18:53 南方人物周刊 | |||||||||
我有演员天赋,我不满足于这么几个观众! 我的出现,对明星来说,以后也是个制约,他们说话要小心了 现在画好画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把恶搞这个事情做下去
-李乃清 发自北京 对于近日在网上的蹿红,画家安迪胸有成竹:“我认为自己真正成名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恶搞开始,或者说,这个名也是我想出的!” 在其创办的“安迪排行榜”油画博客中,易中天、李宇春、范冰冰、李咏、崔永元、赵本山、郭德纲等多位娱乐明星纷纷“遭袭”。 在这些所谓“原创恶搞现实主义油画”作品中,超女李宇春与“加油好男儿”冠军向鼎的头像被共置在一具肌肉发达的猛男体上,题名为“中性时代联体宝贝”;范冰冰被画家打造成了“拯救乳房”公益广告代言人,她的裸体肖像油画赫然上榜;另一作品中,郭德纲正为赵本山理发,安迪借用两人代言的广告作为评语:“一个是肥美郭大师要减肥,一个是猪腰体格赵大师要壮阳。二位大师是中国草根笑星中最赚钱最壮阳的‘二人转’。” 8月10日,记者在北京回龙观附近的工作室里采访到了这位恶搞画家。画室四壁挂着巩俐、舒淇的大幅美女肖像,角落里堆放着90cm×60cm的KT写真板,它们便是人们在网上见到的那批恶搞油画,画架边上搁着一个医用听诊器。“我这人有点迷信,这是我的一个Logo。”说着说着,安迪习惯性地捋了捋一头略显凌乱的长发,戴上听诊器,玩笑地装出一副给人看病的神情。 为了沽钓恶搞之名,安迪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新闻,“挂网4到6小时,从车祸到煤气罐爆炸我都看。”然后搜索有价值的人和事。“对我来说,修鞋的也可能是个人物,他有没有意思,能不能给这社会带来一个新的解释?” 安迪原名安宏,新名字是伴随着2003年“安迪排行榜”一同出炉的。“原来的名字不够浮躁,不像消费文化的一个东西,我觉得应该有个包装,想改名字,和那个排行榜一体推出来。”“和那位美国波普大师有关吗?”“哦,当时没那么想,不过你一说我倒觉得自己确实是中国的安迪•沃霍儿。” 让王朔给鲁迅理发 人物周刊:1990年代初你去了欧洲,说说那里的生活? 安迪:我最先是个学院派的人,一直挺迷恋肖像,当时去欧洲是想研究巴洛克时期的肖像。后来转了一圈,嗬,全是些所谓的酱油调子,看着看着晕了。天天看博物馆,等你看完了,你就有呕吐感了。 人物周刊:那段经历对你目前创作有什么影响? 安迪:当然,好东西还是消化进去了,去了趟欧洲,开了次眼,哎哟,就慢慢体会到什么是当代艺术:要用各种手段和媒介去干预现实。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你做的就应该算传统艺术了。 人物周刊:什么时候回国的? 安迪:1995年,国内的朋友给我寄了些画册,一看,哟,感觉挺自由的,国内玩开了,行为艺术该裸的裸该脱的脱,气息跟90年代初大不一样了,挺勾魂的。说实在的,在西方住长了,你也不知道干什么,就是有点没着没落。 人物周刊:说说你回国后的作品? 安迪:我做了行为艺术“金刚”。我把自己扮成金刚,有很多华丽配饰,都是我自己手工做的。那时我做“金刚”那个performance art(表演艺术)挺走红,但后来我很迷惑,因为就那么二三十个人看你。我有演员天赋,我不满足于这么几个观众!这么看来,行为艺术家比咱们二人转演员差多了。 人物周刊:后来你怎么转向的? 安迪:1998年我就开始画明星,当时没有这个恶搞的概念。2000年以后,我觉得要往里面加东西,后来我就画了一个王朔给鲁迅理发,那东西我觉得很深刻。后来又画了陈凯歌和戴安娜王妃,冯小刚和朱莉亚•罗伯茨,实际上也很暗合那种无厘头,你很难用一个逻辑去叙述它,我那时候就料到冯小刚迟早要进军好莱坞,所以那件作品有点像预言似的。 人物周刊:你想通过这套东西赢得更多的观众? 安迪:对!显然这种平台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不光是搞艺术的。 制作“十大出轨人物” 人物周刊:说说2003年创作“安迪排行榜”的过程? 安迪:当时不那么清楚,昏昏沉沉、晃晃悠悠就晃到这儿了。那时我一直挺关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人物,有一次朋友一起聊天,聊到年底盘点的事儿,然后就“砰”地跳到这儿了,我说可以做这么个事,用油画的方式排一个我自己的榜单,定位应该是逆向的。我做一个十大杰出青年没什么意思,我想应该做一个……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挑衅这个社会,做一些出格的事,颠覆传统的道德和习惯。后来我就说干脆做出轨吧!那时想的是出轨、出位,实际上做到今天就是一个刁民的概念。出轨人家还要跟你辩,刁民更有普适性。刁民,你一引号就完了,出轨,人家老跟我掰:他们家后院着火了?是不是你关注这个?红杏出墙?哈哈! 人物周刊:2003年你发布了中国十大“出轨”人物,能说说他们吗? 安迪:杨利伟我认为是一个物理性的出轨,木子美的出轨,我觉得她的潜台词是有意识在挑战男权。 人物周刊:当时你还做了一个新闻发布会? 安迪:对,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做完之后应该有个亮相啊,你跟社会交流你必须进入一个社会平台啊,搁屋子里有什么用啊? 人物周刊:你自己主动联系媒体的? 安迪:对,这是我第一次直接跟媒体打电话。我跟他们说,我在做一个新闻发布会。媒体来了不少,娱乐记者更多,听到有刘晓庆,就问我刘晓庆到不到。我说,哎呀,她到不了。 人物周刊:现场怎么样? 安迪:现场就是长城饭店包了一个小厅,中间摆了个画架子,雇了服务生穿着那种标准的红西服,戴着白手套。开始我就念谁谁谁,然后开始宣读颁奖词,然后服务生“哗”一撩——那些画原先都蒙好了红绒布。现场还算热闹,来了十多家媒体,百来人。 人物周刊:效果如何? 安迪 :《北京青年报》报了个消息,《北京青年周刊》一两句话带过,什么以油画的方式开始记录我们时代的出轨人物吧,就这么一带而过。从社会效应来说,我是不满意的,没有产生一个话题,大家没讨论。 把李宇春和向鼎做成雌雄同体 人物周刊:说说你的博客? 安迪:今年6月开的,四五月的时候我周围好多人已经开始了。我当时觉得,哟,还能留言什么的,是个交流嘛,我一开就把去年那个十大刁民给发上去了。 人物周刊:反响怎样? 安迪:大多数人对那个反响挺好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网友说,“TMD这么好的博客怎么没人捧啊?”看的人觉得我是一股正气。 人物周刊:有没有骂声? 安迪:到了我做娱乐明星,尤其是李宇春雌雄同体那个达到了高潮,遭雷劈啊什么的都骂。 人物周刊:今年你为什么把目光转向这些娱乐明星? 安迪:必须获得点击率啊,只有获得点击率才能获得注意啊,对不对? 人物周刊:很多艺术家似乎都不屑于这些娱乐明星? 安迪:这是个观念问题,你们来之前我还在看央视10套的《人物》,报道那个史国良,我觉得那节目做的人物观念是老的——精英、知识分子,其实我们今天有很多新型的人,你像赵半狄我为什么关注?他是艺术家类型里非常炫的一个,一个非常喜欢炒作的人。还有那个郝劲松,我认为他都可以算是艺术家了,他在《新闻调查》里说得多好,他未必对法律那么喜欢,他只是拿它当个工具,当这把斧子磨到时机了,我开始挥舞着它,劈向什么什么的。包括方舟子,我也觉得是一个非常炫的人,还有王海,太炫了,他是消费文化期间的一个英雄,太炫了! 人物周刊:说说你目前的创作,网上争议很大。 安迪:我现在的创作是一种里应外合,你必须有一个事件,比方说某某人,有了什么事儿,没有事我就做不了。他是个公众人物、一个符号,他不发生事我就很难赋予他一个什么东西。 人物周刊:举个例子? 安迪:范冰冰那个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案例。那时候她好像在湖南卫视上吧,好像有个“粉红丝带”事件吧,3个女主播做了一期节目,讨论公益主题广告,范冰冰坦言,只要是健康的,裸体公益广告也无所谓。这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首先在我这里产生了一个漂亮的画面,对不对?一个非常美的范冰冰,而且是非常性感妩媚的,而且她的初衷又是好的。后来范冰冰的经纪人说,安迪是钻了一个空子,有侵权之嫌,但侵的只是肖像权。我的出现,对明星来说,以后也是个制约,他们说话要小心了。 人物周刊:范冰冰对这画不满? 安迪:那画我想她应该是偷着乐的,那画画得太美了!有留言说,是不是把她的胸画大了?她有这么大吗?很多留言基本都是“惊艳”的,太惊艳了,赞叹嘛。我相信没有人质疑这张画是丑的。你说裸体,我也没露她下身啊,对不对?巧妙地没有露下身。 人物周刊:说说“李宇春向鼎”雌雄同体那幅画的创作情况? 安迪:当时我看了之后就觉得,他们两个在面相上确实很像,都是那种方方的脸……四川一家小报说李宇春本人可能比较愤怒吧,他们觉得我是在侮辱、人身攻击什么的。我认为不是。他们挺愤怒。如果有事,律师传票还是怎么着? 人物周刊:你做好这个准备了? 安迪:几年前我就做好这个准备了,因为这是娱乐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大家都是炒作嘛,我认为我的语言风格和尺度现在大家还接受不了,有点超前,但我的语言风格绝对是娱乐范畴的。 人物周刊 :你评崔永元为“红色超男”,能解释一下吗? 安迪:很多时候他说,我没有在商业走穴中拿过1分钱,是央视给了我不错的工资,但实际上凭什么他占有那么大的公共资源?占了央视这么大一个话语平台?我觉得他也是一次个人主义的红色超越。在今天,个人主义和炒作实际上是一体的,你没法给它劈开。 做秀到一定程度,是会感人的 人物周刊:你为什么拿名人开刀?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快点成名? 安迪:实际上我又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很多拍电影的也是啊,你不请名腕儿,你就保证不了你上座率啊!至于成名,我觉得是伴随而来的一个副产品。 人物周刊:很多人说你就是在做秀。 安迪:你必须要秀,用英语就是present。你要不做秀,你也不要展现你的责任感,那么就什么都别做,住嘴!很多人捐款,你也可以说他做秀,你怎么说他呢?在今天,显然人们把做秀当作贬义来看待。如果有些人非要说我做秀,那我要说,做秀到一定程度,是会感人的! 人物周刊:有篇报道称,你的这批创作是为了发泄对当前美术界的不满。 安迪:应该是不满意。我觉得艺术就应该拉出来遛,不应该成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跟艺术没关系。现在艺术有时就像一个堂会似的,办展览还不如美术馆,美术馆你往那里一放,什么人都来,你跟公众有交流。现在你看798,它已经变成一个行业内部的展销会,这种艺术对我来说没多大意思。 人物周刊:说说你欣赏的画家? 安迪:像美国现代派的那个萨金特,一般人都喜欢,消费社会里资产阶级都喜欢,因为她就画富人。她的一个观点我比较欣赏,她说,我就画肤浅的东西!画我眼睛看到的东西!那个时期,美术界对她印象也不好,认为她肤浅,画的东西太甜。 人物周刊:甜腻? 安迪:对,没错,特别甜腻!肯定是贬义词。 人物周刊:你喜欢这种风格? 安迪:对,我喜欢,我自己画东西都比较透明、甜腻,从前在我们这儿应该也是贬义词,但今天开放了,包容了,甜和苦是一回事。 人物周刊:“原创恶搞现实主义油画”,解释一下你发明的这个词? 安迪:恶搞就是个称谓,我想区别一下,它不是漫画。好多人说现在绘画落伍了,我这个恶搞油画一点儿都不落伍,对不对? 人物周刊:前一阵张晓刚他们几位的架上绘画售价很高。 安迪:在我看来那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好玩的东西应该拿到一个公共平台上来,张晓刚走大街上,谁也不知道他。你的东西最起码大家在谈论,从文化角度来说,最起码成为一种现象。张晓刚就是行业的一个专家,顶多到这儿。 人物周刊:你怎么定义一个成功的艺术家? 安迪:我2005年评的那几个都是成功的艺术家,陈逸飞、陈丹青、金锋……反过来说,我也是时代艺术家,我也应该获这个奖。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胡戈的恶搞? 安迪:我认为他仅是一个技术性人才,其实我一直也想给他做一个奖,后来我观察观察,觉得他没有真正具备恶搞精神。 人物周刊:你的恶搞精神指什么? 安迪:娱乐精神,颠覆精神,还有批判精神。我现在已经扔掉那些沉重的东西了,我不认为我是一个纯粹的画家,一个纯粹的画家可能半夜惊醒,我以前有过这种经历,现在画好画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把恶搞这个事情做下去。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