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龙主要事迹报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4:26 中国扶贫基金会 | |||||||||
15年前,—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大眼睛的小姑娘》轰动海内外。那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乌黑透澈;那是一双失神的大眼睛,隐约闪现着晶莹的泪光,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对生活的无奈与叹息,对校园的留恋与惆怅。那双大眼睛,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读书”的心声。这张照片感动了一代中国人,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定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识”,广泛地用于希望工程公益活动。从此,人们记住了《大眼睛的小姑娘》,同时也记住了它的作者解海龙。
如果说能有一个人用照相机推动一场撼天动地的运动的话,那就是解海龙与他的希望工程摄影纪实。希望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参与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据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希望工程共资助了贫困学生275万余名,援建希望小学11888所,海内外累计捐款达到27.3亿元人民币。 198O年,解海龙开始学习摄影,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摄影技术明显提高,但题材杂乱,更没有个人风格,后来成了追逐各种摄影比赛奖项的“获奖专业户”。终于有位老师点拨说,“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于是,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大山,投向了那里因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孩子。 从1987年起,解海龙开始进行“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最偏远、最贫困的地方,拍摄了大量的专题照片。1990年,当解海龙再次去农村进行艺术创作时,发现许多贫困地区的农家孩子因生活困难,不能入学受教育。这些孩子渴望读书的心情深深地打动了解海龙,他到处翻阅资料,了解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得知中国仍有两亿文盲,世界上每4个文盲当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这对他冲击很大。于是,他决心用照相机把他们记录下来,告诉富裕地区的人们,只要你能伸出双手帮帮这些孩子,他们就不会成为文盲。 80年代末,当他再次去农村进行艺术创作,发现许多贫困地区的农家孩子因生活困难,不能入学受教育,他们渴望读书的心情深深地打动了解海龙,于是,他开始了浩大的摄影记录工程,试图用照片动员人们帮帮这些可能成为文盲的孩子。 1991年,他与希望工程结缘——在北京王府井碰巧看见团中央正在宣传希望工程,“从此就像单干户找到了组织”。当时的解海龙是北京崇文区文化馆一名年近40的普通干部,从此成了希望工程的志愿者。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背着装满相机和胶卷的厚重行囊,足迹和镜头覆盖了大半个中国,用照片忠实地记载了那些失学儿童的心酸。仅1991年这一年间,他就跑了全国的12个省、28个贫困县,接触了上万名儿童。 1992年4月,解海龙将其中的部分照片放大送给周围人审阅,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感受。所有看了照片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就是为了这些孩子们捐款。尤其是那一幅《大眼睛的小姑娘》,谁见了都会受感染。许多人将捐款寄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不到八个月时间收到善款上亿元。许多人在汇款单上写道:请把钱转给“大眼睛的小姑娘”。这之后,解海龙又接着在北京、武汉、广州、珠海、青岛、上海、合肥等地巡展,所到之处,即起轰动。 同时,台湾岛的台北、台中、高雄三大城市巡回展出了解海龙影展,岛上的一些媒体刊出他的照片,并以题为“发挥了最大影响力的当代中国摄影家”为题进行连续报道,在台湾轰动一时,这也是海峡两岸史无前例的。 1994年1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跨世纪的钟声”大型义演,希望工程的56幅作品在那里展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这里举办个人影展。 1994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为解海龙制作了专题片。 1994年10月,《我要上学》摄影集出版,画册发送到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名流那里,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捐款,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捐款在西藏等地援建希望小学。此后的日子里,报刊,电台、电视台、机关、学校、企业不断的报道他和《希望工程》的摄影传奇,他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地进行巡展并做演讲,也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别人讲述每一张照片后面的故事,以求能够发动更多力量,帮助贫苦的孩子们能有机会去学习。 1996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授予解海龙“特殊贡献奖”。1997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解海龙“特别荣誉奖”。1998年解海龙人围中央电视台经济台“改革开放 20年20人”特别节目。 解海龙为唤起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希望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拍摄的纪实照片,涉及到失学孩子的,全部复了学;涉及到危困教室的,全部建成了希望小学。正是由于他震撼人心作品的影响力,才有了希望工程今天的辉煌成绩。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人说:“海龙的一张照片经常会引来一所学校,甚至不止一所。”他还说:“人们了解希望工程,大都是通过他的图片,首先是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动,于是便纷纷奉献爱心。”,"如果说希望工程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成效,要论功行赏的话,解海龙当记大功、行大赏"。 用大纸箱收起奖杯和浮躁 十几年前,解海龙曾是一度狂热追逐各种摄影奖的“获奖专业户”。那时他凭一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的不懈奋斗,由工厂调入北京某区文化馆干起专业摄影,生活中的大事就是参加各种名目的摄影比赛,并拿奖。他甚至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得奖经验,一年内光高规格的大奖就获得三、四个,有时上午刚把奖领回来,下午又赶场子领另一个,连发奖的领导都诧异:“怎么又是你”?那段时间的解海龙志得意满,家里显眼的地方的摆满了耀眼的奖杯,“每天喝着小酒喜滋滋过日子”。但是他的一位同行老师刘加瑞的一番话使他感到震动:“你有灵气,也有成熟的技巧,但只靠这两样恐怕还是很难拍出‘有嚼头’的作品,让人“喜”不如让人“思”,但这靠的是自身的素质和底气,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那个重视宣传的政治功能,把图像语言符号化的创作还有很大惯性的时候,解海龙开始读书和思索。重新审视自己作品的价值,感到太多的甜俗和肤浅。他找来大纸箱,乒令光啷把所有的奖杯奖状收起来,那一霎那,他感到了不可名状的轻松。 放下内心的浮躁,他重新回到零的起点,开始找寻一个摄影工作者真正的价值,决心让三度思维和时代的“广角”,取代以往在两度空间的浮光掠影。 这个转变使他很快在创作上有了新的理解和快感。他开始关注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特别是对当时中国教育现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渐上升为理性。幼时解海龙在自己的老家河北景县读过一段时间的乡村学校,但数十年后他再去,竟发现哪里的一切和他儿时灰蒙蒙的记忆没有两样。教学条件更加艰窘。后来他还在山西、内蒙,看到过用自己的头发换学费的孩子;站在学校门回不肯挪步的拾柴的孩子,感到强烈的震动和内心刺痛,对基础教育有了越来越深的思考。 他觉得传统的拍摄己不足以表达思想,便开始尝试用纪实性、报告式的摄影组图反映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在界内和社会上引起反响。 90年代初,当他的这些探索有相当积累之后,决定在这个领域“掘一口深井,不见水,不罢休”,毅然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出,义务为希望工程拍摄照片,走近那些穷乡僻壤的真实层面,为那些尚未享受教育权力的农村孩子寻求社会帮助。他的一句话“为了这些苦孩子,让我们都来做手背朝下的人(向社会募捐)”深深打动了青基会的秘书长徐永光。 用快门和爱纪录希望工程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战火还不够近”,这句世界著名摄影家卡帕的名言成了解海龙实践自己摄影创作理念的一个尺度。他在地图上凡是等高线密的地方他就划圈,大别山、太行山、沂蒙山、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全圈了进去。 这一划意味着从此把自己重新推向远离都市的艰苦生活,去过吃方便面,住廉价的招待所。乘坐慢车的日子。他曾在火车上过大年初一;曾在长途汽车上,对付过拿刀的劫匪。 但他的内心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充实,他常常流着泪来访,流着泪拍摄,用相机记录和讲述许多闻所未闻的故事,并在这样的采访拍摄中理解一个摄影家的真正使命,心灵一次次得到净化。这样的采访解海龙坚持了10年,行程数万公里,到了26个省的120多个县,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具有视觉感染的照片。 1992年,在中国摄影界艺术节华丽的展厅,解海龙临时挤进去的小小的展台挤挤挨挨放了40幅照片,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些照片让参加开幕式的2000多名中外嘉宾频频驻足,那沉重而苦涩的露天课堂;那个天天背砖换学费的女孩;倒塌的破窑教室里那些茫然的目光—……无数颗心被这些真实的瞬间撼动着。有的教师看后拉来了整个班级的学生;有的军人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有的外地观众急着联系把这个展览办到他们那里。没有台面,不知谁先在照片前的地上放了钱,结果很快堆成了一座钱山。那些天,有上万人在展板前捐款签字。那以后,“大眼睛苏明娟”抑郁而充满渴望的眼神,差不多成了希望工程的标识;与海内外亿万中国人的目光默默对视。 此后解海龙不停穿梭于城市乡村之间,应邀把展览办到了全国各地,办到了台湾,甚至办到了美国、加拿大。每一次展览都会引发一场倾情捐献……有人说解海龙是用相机的快门,推动了一场运动。 用良心和责任去淘沙里的金 当过兵,进过工厂的解海龙说他热衷于到基层去掏那些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作自己创作的源泉。他实实在在的觉得中国的国情现实不需要他去为某些人和事去锦上添花,而需要真正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一个摄影工作者的良心。 1998年的张北地震、内蒙古阿尔山大火、南方洪水,解海龙都风尘仆仆赶到现场。在湖北省监立县,解海龙经历了为全局利益放水淹田的揪心时刻,执行放水任务的一方和不能容忍毁灭自己家园的一方严重对峙,剑拔寄张。此时解海龙不知哪儿来的勇气、见他往高处一登,亮开嗓子,推心置腹讲了一番话,他深深的理解、朴素的表白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力,人们流着泪。渐渐把那些险些用作对抗武器的铁锹、镐头竟挥向堤坝……解海龙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这组《悲壮的弃守》被赋予强烈的感染力,出现在多家媒体上。 如果说遇到突发事件必到现场是出于职业摄影家的本能,那么,解海龙平时下基层更多追求的是静态中的深入,是平中见奇的功力、在一次几个部委组织的扶贫助残的活动中,解海龙和一伙儿摄影记者来到山东龙口,大家都在采访拍摄的时候,他一个人仍悄悄在村子里转悠。他走着,问着,看着,思索着,一户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特殊的家庭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个家庭多年来不屑寻常的故事被他挖掘出来,并敏锐判断出这里面所蕴含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这篇摄影纪实报道《亦真亦幻难取舍》感天动地,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女主人王淑英后来作为扶贫助残劳模被请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也是一次集体采访,解海龙发现了那个的唇腭裂患儿小落落和他被贫苦的农妇收养的曲折经历,跟踪拍下的非同寻常的《落落的故事》……在社会引起极大轰动,美国前总统布什亲切接见了手术后痊愈的落落。 因此每每到了基层群众当中,他心里就特别踏实,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来自与生俱来的贫民情结。也来自一个摄影工作者的社会良心和创作态度。每次下基层,特别是到农村,他就激动,就坐不住,思想就流畅和灵动起来。他觉得自己能够触摸到农民群众的呼吸和情感,听得懂他们的心声,无论那些男女老幼。在他们中间,新闻的、艺术的、摄影的感觉全找得到。他愿言其所难言,呼其所无力呼,想起所无法想。 2003年“非典”重袭北京的时候,已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的解海龙再次披挂上阵,进入北京佑安医院拍摄采访。除了身体力行,他还经常现身说法,利用一些机会,给他这个行当的青年朋友讲自己“三贴近”于一个摄影人的真正意义。 目前,他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依然如故的宣扬希望工程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继续发挥独特的贡献。 作为摄影传播到中国后影响力最大的摄影师,解海龙的摄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艺术行为或者新闻报道,他对摄影的运用,提示了照片的传播所带来的对社会影响力,这是在摄影早期先驱刘易斯·海因人道主义的摄影运用的榜样下,对关心人类弱小群体的直接继承,被誉为中国的刘易斯·海因、尤金·史密斯。而他的照片,在视觉上的均衡效果,又是传统的中国人的观看方式,所以在中国人的审视下,显得格外具有感染力。解海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温和善良,愿意帮助别人。在中国,众多的孩子正在领受他的照片所带来的恩惠。 相关专题:扶贫中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