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风窗专题 > 正文

顶层不足的防灾救灾体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0:55 南风窗

  今

  顶层不足的防灾、救灾体制

  □本刊记者 杨 军 发自北京

  今年,我国遭遇了进入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碧利斯”“格美”“桑美”接踵而至,台风带来的暴雨使浙江、福建等省份深受水灾困扰,与此同时,重庆、四川等省份却饱受高温干旱之苦。

  据有关统计,今年全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已达1.35亿亩,受灾人口1.36亿人,因灾死亡1738人,失踪549人,倒塌房屋77.3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165.5亿元。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11亿亩,有1765万人、165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全国有4819座水库及水电站损坏,损坏堤防5975公里,损坏灌溉设施182138处,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近174亿元。

  水旱灾情,再次拷问中国防救灾体制。目前汛期已过,是总结和反思的时候了。

  救灾体制日渐成熟

  去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2%,虽然和发达国家自然灾害损失只占GDP的千分之几相比还有差距,但纵向看,变化很快。上世纪90年代,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3%~6%,进入21世纪,约占GDP的2%以下。

  自解放后,中国就开始了对自然灾害的治理,陆续建立很多部门进行防灾减灾,并对容易造成危害的黄河、海河、淮河等进行重点治理。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口约1万人左右,到90年代降为5000人左右,近年每年死亡人数又降为3000人左右。

  近年,面对肆虐的自然灾害,中国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救助制度。

  2004年11月,民政部启动灾情每日监测制度,动态记录每日国内、国际灾害事件,民政部的灾情管理体制,为应急救灾系统的运行打下基础。

  经过一些省市和部门的探索和之前的非典冲击,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紧接着是《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日前民政部又起草了《灾害救助条例》,正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到现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制定并颁布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预案,初步建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联网的灾害信息平台。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民政部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得到灾情信息,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在某些点上,中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比西方还要健全。去年8月,美国新奥尔良遭遇卡特里娜飓风,政府提前宣布是5级飓风,动员人们撤离,但美国当时的救助仅仅是通知,需要自己撤离。新奥尔良50万人,只自己撤离了30万人,老弱病残和穷人无法撤离。这个城市平均低于海平面3米,飓风摧毁了防护堤,整座城市被淹,死亡1817人。而中国是政府帮助甚至强制撤离,在重大灾情面前,部队、武警和公安都会出动帮助百姓撤离。

  财政对自然灾害救助更是大力支持,今年以来,国家防总先是安排防汛抗旱资金14.31亿元,随后

财政部再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1亿元,支持旱区各地开展抗旱工作。8月11日,民政部、财政部下拨1.66亿元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16日,再次下拨1.2亿元中央救灾资金,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据悉,中央财政今年已安排补助地方各项救灾资金71亿元。

  但是,和发展迅速的救灾制度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虽然也有较大进展,除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外,其余还是显得乏善可陈。“目前国家的财政并不紧张,在救灾救助上花钱很多,也很大方,但是在预防这块花的钱却比较少,这些年,防灾用钱基本没有增长。”国家减灾委专家组组长王昂生如是说。

  在现代防灾救灾工作中,防灾的重要性远大于救助,在防灾上面投入1元钱,就可以在救灾方面省数元钱。我国重救助而轻防灾,有意识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

  部门割裂的困扰

  和世界各国的防灾减灾史类似,中国最初也是出现一个什么灾害,就成立相应部门来防,发水了,就成立水利部,气象问题多了,就成立气象局,所以最后形成的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防灾体制,90年代之前,我们都是按部门对付灾害,没有一个综合部门统一管理。

  单就水灾来说,也不是水利部门能管的,河道之外,救灾救济是民政部的职责,运输是铁路、公路的职能,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归口到国土资源部,大水若从湖南流到湖北,两个地方也只能各管一段。所以之前发生大灾大难都是由国家临时管起来,1998年大洪水的时候,国家主席和总理都成了“顾问”。

  因为没有统一的综合管理部门,每个部门各有自己的标准,“桑美”登陆,水利部门最多报了4级警报,因为水利部门的标准是看流域面、降水多少毫米,如果没有发生大面积洪涝,某地区洪水再大也只会报1级。气象部门是根据台风强度发出警报,民政部则根据受损情况报灾害级别。所以面对同一场灾情,出现水利部门报4级、气象部门报1级、民政部门报2级警报的情况并不意外。

  相对应的,中国的防灾管理体系也只能是以单项防灾为主。这也是目前我国有防洪法、防震减灾法、消防法等等很多有关单个灾害的法律,但还没有一部综合的防灾减灾法的根本原因。

  但是,大的自然灾害往往都很复杂,不是单纯的一种,台风往往引发洪灾,但是台风由气象部门预报,洪水则属水利部门管。专家指出,一个灾害往往引发出多种灾害隐患,需要有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权威的统一防灾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个部门。

  目前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比如日本,已经从一个灾种的防灾管理体系提高到多个灾种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后来又提升为“国家危机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防灾的科技研发;防灾系统、设施与设备的强化;营造计划设计规范的严格要求;紧急应急及复原运作;落实信息及通讯系统等方向。目前年预算已达到200亿美元以上。

  自然灾害可以归到城市紧急事件中,按照学者的研究,城市紧急事件的管理划分为四个环节:中、长期规划;在灾害可以预见发生时的短期规划;各种资源的动员;灾害发生后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这四个环节都需要一个统一管理协调的部门。我们现在就缺少这样一个在防灾救灾中进行综合管理的有效机构。

  应急办建设路漫漫

  国家减灾委专家组组长王昂生告诉记者,我们完全有可能掌握自然灾害的大量信息,并作出相应的预防,但我们缺少一个迅速处理这些问题的机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城市防灾减灾体制是单一模式,只能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决定谁来负责。

  同样作为重灾大国的日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防灾中心,作为防灾行动指挥部,针对随时可能发生的

地震等灾害,采取有效的应急行动。

  美国也是自然灾害很多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美国建立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专门管灾害和突发事件,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发展到现在,FEMA已有2300人,并有专门的培训基地。如果预测到灾害将发生或是面对重大灾害,FEMA可以直接报告总统,由总统发出总统令,总统令一旦下发,FEMA将拥有很大的权力,可以调动资金,可以调动州政府,甚至可以通过总统调动军队。

  15年来,王昂生已连续三届任中国减灾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他于1996、1997、1998年连续三年考察美国FEMA。也曾到日、韩等国考察当地的防灾减灾部门,并致力于对各国防灾减灾体制的研究。考察研究的结果,最直观的就是:美国有一个庞大的FEMA,日本有救灾省,韩国在总理府中专门有一层楼负责防灾减灾问题,俄罗斯成立了应急部,英法等有内务部的民事管理局。

  他告诉记者,在防灾减灾方面,美国是起步最早的,别的国家基本都是向美国学习。目前全球140多个国家都成立了相似机构。中国也于1989年成立了减灾委员会,但这个委员会不是实体,由34个部委联合成立,名义上由副总理管,委员都是各部的副部长,一年开一两次会,其余时间委员们都在忙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个委员会挂靠在民政部下,级别不够,也没有实际权力和实际运行机构,遇事只能在各部门间费力地“协调”。防灾救灾领域从业者有1000万,看上去人不少,但缺顶层,在中央没有专门统一管理的机构,大的方面没解决,小事情做起来就会很难,这也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今天在这儿开会,明天又跑那儿救火的根本原因。救火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是战略缺位。

  这些年,王昂生等一批专家一直希望中国建成一个有效的减灾中心,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千呼万唤之后,去年7月22日,国家终于成立了国家应急委员会,并且由温家宝总理宣布成立。这个应急委员会归在国办下面,级别很高,权力也比以前大了。王昂生说,应急办现有25人左右,但目前应急办和国务院总值班室其实是一套班子,实质上,仅相当于一个中转机构。

  应急办的成立是关键的一步。而这一步迈出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理顺,比如资金从哪儿来,编制如何解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等等。王昂生认为,应急办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做了不少事情,但是和想象的还有差距,所以在今年的水旱灾面前还是基本按照原来的模式行事,成立的机构还没有发挥全局作用。应急办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但必须加快速度。

  不久前,北京市已经把应急办和值班室分开了,使应急办成为单独的机构。出于各种考虑,有不少省市已经开始自行建设当地的应急办,已经有10个以上地方政府在投入上亿元做这件事情。但这些地方都是自行其是,做得五花八门,如果顶层组织建设落后,无疑会增加未来中央统一管理的难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南风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